APP下载

纯棉针织物的拒油抗菌整理工艺研究

2021-05-25

中国纤检 2021年5期
关键词:整理剂透气性白度

纯棉织物由于手感柔软,透气透湿性好,被人们喜爱,在化学纤维愈加盛行的今天,棉织物依然是普遍使用的服装原料[1]。但传统纯棉面料易沾湿沾污,也不能抑制受到污染后产生的有害细菌,容易产生发黄、发霉、异味等现象[2]。随着人们健康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浓厚,对纺织品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种功能性整理的面料被不断研发出来。比如20世纪以来,人们对拒水拒油整理剂进行了大量研究,先后研发出固体石蜡和有机硅整理剂。而含氟织物整理剂自1956年正式推出后,因其高效、稳定、耐腐蚀性和耐摩擦性等优势不断发展[3]。纳米载银抗菌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而且无耐药性、对皮肤无刺激,因此广泛应用到纺织服装领域[4]。目前,国内外对于抗菌防臭和防止沾污面料的生产技术研究较多,而对于结合两种功能的面料研发较少。本文采用特殊处理方法,将原料的抗菌防臭功能和吸湿快干性能充分结合起来,设计出一款功能新颖、穿着舒适、手感柔和的针织产品。本文以含氟烷基丙烯酸聚合物作为拒油剂、纳米载银抗菌材料作为抗菌剂,用“浸轧法”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拒油抗菌整理,使织物具备拒油抗菌功能的同时透气性能不受较大影响。最终通过对织物基本性能、拒油性和抗菌性的测试及评定,优化出最佳的整理工艺。

1 试验

1.1 材料、药品、仪器

材料:精梳棉针织物(纱支:26支精梳紧赛纺纱,克重160g/m2,幅宽160cm)。

药品:渗透剂(Aqueous Polymer Solution)、交联剂(Complex Polymer Emulsion)、柔软剂(Silicone Emulsion)、拒油剂(Perfluoro alkyl acrylic polymer emulsion)、抗菌剂(纳米载银抗菌材料和表面活性剂)。

仪器:JM-A10002 电子天平(余姚纪铭称重校验设备公司),H.H.S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P-AO立式气动小轧车(宁波纺织仪器厂),R-3定型焙烘机(宁波纺织仪器厂),YG461E 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南通宏大实验仪器),WSD-Ⅲ全自动型白度仪(温州鹿东仪器厂)等。

1.2 整理工艺

工艺配方:渗透剂1 %、交联剂10 %、柔软剂9 %、拒油剂40 %、抗菌剂40 %,浴比为1∶30。

工厂实际整理流程是先对棉织物进行预处理(退浆、精炼),再用8节/10节定型机过浆、定型焙烘,故设定试验整理工艺为:纯棉针织物→预处理→两浸两轧→定型焙烘。

1.3 正交试验法试验设计

采用浸轧法对全棉针织物进行整理,通过改变整理剂应用各阶段的工艺参数,得到各因素对织物的拒油抗菌性能的影响,优化出该整理剂的最佳应用工艺。本次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大量的试验方案中挑选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方案,通过适量的试验次数找到较好的整理工艺条件,以达到最好的拒油抗菌效果。

初步分析,拒油抗菌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样品因素与水平

根据正交试验法,该试验为典型的三水平三因素试验,按照L9(34)正交表,本次试样规格安排如表2所示。

表2 试样规格表

1.4 性能测试

1.4.1 基本性能测试

织物经正交试验法确定的不同工艺参数整理后,分别测试其白度、断裂强度和透气性,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织物基本性能的影响。根据GB/T 8424.2—200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相对白度的仪器评定方法》测定织物白度;根据GB/T 3923.1—2013测试织物断裂强度,确定不同整理工艺条件对织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根据GB/ T 5453—1997《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测试织物的透气性。

1.4.2 拒油性能测试

根据GB/T 19977—2014的规定,选取一系列碳氢化合物标准试液滴加在各样品表面,通过观察表面张力不同的各试液在织物表面的情况,评定织物的拒油性能。

1.4.3 抗菌性能测试

分别选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3种菌种,参照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洗涤50次后采用振荡法测定抑菌率,对织物的抑菌效果定量分析。

2 整理工艺条件的优化

2.1 基本性能测试

织物白度、断裂强度和透气性测试结果见表3,各因素对织物基本性能影响的极差见表4。结合表1设定的因素水平和表3得到的测试结果数据,绘制各因素水平与白度、断裂强度、透气性的趋势图,分别见图1、图2、图3。

图1 各因素水平与白度趋势图

图2 各因素水平与断裂强度趋势图

图3 各因素水平与透气性趋势图

表3 基本性能测试结果

表4 正交极差分析表

从表2和图1可以看出,织物白度受定型温度影响较大,随着温度升高,织物白度下降明显;而整理剂浓度和定型焙烘时间对白度也有影响,但作用效果不及定型温度明显。织物处理后断裂强度有所下降,但整体影响不大;根据表4极差分析,定型温度对断裂强度影响也比助剂浓度和定型时间影响稍大。从图3各因素水平与透气性关系图和表4可以看出,织物透气性受整理剂浓度影响较大。根据织物的基本性能测试结果,宜选择编号1#、2# 和6#3组对织物基本性能影响较小的整理工艺条件。

织物拒油性测试结果见表5。 从表5能明显看出,当整理剂浓度为60 g/L、定型时间2 min、定型温度为180℃时,织物的拒油性能已经达到6级,具有优异的拒油效果。随着整理剂浓度、定型时间和定型温度进一步增加,拒油性能并没有太大提高。

2.2 拒油性能测试

表5 拒油性测试结果

2.3 抗菌性能测试

采用振荡法测定抗菌效果,织物整理后的抑菌率见表6。

表6 抗菌性测试结果

根据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的规定,测定洗涤50次后的抑菌率,从表6来看,织物抗菌效果较好,均达到FZ/T 73023的AAA级抗菌针织品的级别要求,随着整理剂浓度、定型时间和定型温度的提高,织物抗菌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4 最佳工艺条件确定

利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共9组试验,对不同整理工艺条件下织物白度、断裂强度和透气性测试以及抗菌、拒油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以及节约成本的原则,选择整理剂浓度为60 g/L、定型焙烘时间2min、焙烘温度为180℃的整理工艺。在此工艺条件下,织物外观和基本物理性能影响较小,同时织物拒油性优异、抗菌性能也达到AAA级。

3 拒油抗菌针织物的整理效果评定

3.1 防水性能测试

以含氟烷基丙烯酸聚合物作为整理剂使织物具有较好的拒水性能,测试织物的接触角为137.6°,如图4。根据GB/T 4745—2012用沾水法测试织物的防水效果,整理后织物表面没有润湿沾有少量水珠,沾水等级达到4~5级,具有优异的防水效果。

图4 织物整理后的防水效果

3.2 拒油、耐液态污物沾污性能测试

根据GB/T 19977—2014的规定,选取一系列碳氢化合物标准试液滴加在织物表面,如图5(a)为正癸烷液滴在织物表面的接触情况,以此可判定织物经拒油整理后拒油效果可达6级。

如图5,食用油、老抽和牛奶在织物表面没有芯吸现象,均呈现清晰的圆状。根据耐沾污性能的等级判定标准,可认为织物具备优异的耐液态污物沾污性能。

图5 织物整理后的拒油、耐液态污物沾污性能

3.3 抗菌性能测试

图6为织物整理前后抑菌效果的对比,织物经纳米载银抗菌材料整理后,抑菌效果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0%、81%和73%以上。用此拒油抗菌织物制成服装,在日常穿着中防止污物的侵入更能促进抗菌效果。

图6 织物整理前后的抗菌效果对比

4 结论

以含氟烷基丙烯酸聚合物作为拒油剂、纳米载银抗菌材料作为抗菌剂,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拒油抗菌整理,通过对基本性能、拒油、抗菌性能的测试,优化出最佳的应用工艺为:棉→预处理→两浸两轧( 整理剂用量 60g /L)→定型焙烘( 180℃,2min) 。

纯棉针织物经整理后,对水的接触角为137. 6°,沾水等级可达4~5级,表面抗湿性能 4 级,拒油性能6级,具备优异的耐液态污物沾污性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可达90%、81%和73%。

猜你喜欢

整理剂透气性白度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の稲作限界地帯におけるもち米の精米蛋白質含有率および米粒白度の年次間地域間差異とその発生要因 (日语原文)
基于荧光增白织物的白度公式评价
陶氏化学:织物耐久防水整理
不同防水剂在涤纶速干面料上的应用
为什么有些织物透气性好?
嵌段型聚醚聚酰胺耐久亲水整理剂的应用研究
多次洗涤对面料白度的影响分析
都市丽人肩带更不易滑落,但透气性较差
影响小麦粉白度的主要因素
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透气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