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有所诵 一诵一得

2021-05-25成晓宇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策略

成晓宇

【摘要】弘扬传统文化,做中国人,树立文化自信。让学生了解传统经典,让诵读回归语文教学,感悟经典,传诵中国经典,爱上经典。本文结合部编版语文教材和教学实践,着重从四个方面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分别为:诵读经典的意义、确认经典诵读的篇目、有效吟诵的策略、多元化的诵读活动让诵读国之经典,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人生前进的力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诵读经典  策略

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经典,诵读中感悟,感悟中提升,树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自信。为了不让优秀傳统文化的诵读仅停留在学校要求的层面,让诵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生长、壮大。真正的树立起文化自信,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滋养心性。需要明确诵读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的开展诵读等问题。

一、诵读经典的意义

1.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结合目前学生的情况和教材的特点,识字不能局限在所学的教材中,因此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学生运用识字方法、积累经典诗词的同时、可以认识大量的生字,有利于学习中的阅读和后面的生字学习。

2.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记忆的“黄金期”。借助有韵律、有规则、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古诗,能够使小学生养成主动记忆的良好习惯并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记忆力的速度和广度。消除后面学习当中遇到难且多的内容时的为难情绪。

3.可以增加学生的快乐。

互联网的种种信息充斥的快速时代,剥夺了孩子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每日诵读的内容有着新鲜丰富的语言,和学生的生活、趣味密切相关,有趣的经典诗歌滋养学生的大脑和心灵,感受语言文字的趣味儿、新颖的同时教会学生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赢得周围同学的共鸣,从而真正增加内心的快乐。

4.可以实现活学活用。

诵读的过程当中新鲜、丰富的语言有着规律,通过吟诵、背诵、感悟、理解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沟通和交流上,自然而然的运用熟读成诵的内容,学生语言表达丰富、流畅的基础上,也赢得了掌握语言的自豪感。

二、确认经典诵读的篇目

所谓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世界各族文化的根本,是全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经典蕴含堂理常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国之经典并非全部都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依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规律并结合时代背景和教材特点要有计划、针对性的对经典诵读内容进行挑选、整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敢说敢想、可塑性强。结合国风盛行的时代背景以及部编版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可以诵读的内容有《晨读对韵》、《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韵律强、句子短、有规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经典,感受国之经典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当然不能仅仅局限于道德伦理的滋养,要让诵读走近学生,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人,要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让学生打心底里真正的“快乐”起来。还可以适当加入现当代优秀诗歌集和优秀作家的诗歌作品。例如:《民间童谣》、《古诗源·帝王世纪》、叶圣陶、金波、白冰、(中国台湾)林良等。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蘅塘退士),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有优秀诗文背诵的推荐篇目。中国优秀诗文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反复诵读也能让学生体味到浓厚的文化意蕴。

三、有效吟诵的策略

1.掌握节奏划分和平仄规律。

教师通过范读让学生感受节奏美,学生通过模仿读、点名指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进一步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教师通过形象生动的引导,让学生五言诗、七言绝句的节奏划分规律。例如:《春晓》五言绝句可以划分的节奏为“二二一”;《赠汪伦》七言绝句可以划分的节奏为“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其次,可以通过古时的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结合拼音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体会古诗的平仄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例如:拼音中的“一二声”为古声调的“平声”,“三声、四声”为古声的仄声,遇到平声要读的长一些,遇到仄声要读的短而急促。把握诗歌抑扬顿挫之美。

2.走进吟诵理解感悟。

一味的无目的诵读,不近一步走近诗歌的含义和语境,只能是粗狂、囫囵吞枣、机械地重复朗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前后语境然后加以引导,更能提升诵读的趣味和深度。例如:《夜色》一课中。第一小节“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理解里面的“胆小”,是害怕、退缩的意思,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放小声音读一读,读出胆怯、怯懦的感觉,深入其境。后两句“妈妈把勇敢地故事讲了又讲,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抓住“勇敢、乱跳”两个词语理解,并和前两句形成比较,后两句的诵读的声音就要大一些,读出勇敢的语气。

3.加强示范朗读。

教师有示范引领的作用,只有教师做出高水平的示范,做好榜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增强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4.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教师借助图片,学生发挥想象。在学习《动物儿歌》一课中“蝴蝶花间捉迷藏”出示蝴蝶在花间玩儿捉迷藏的图片,然后学生发挥想象,想出玩儿的过程,再带着有趣的语调去读,别有一番风味。

四、多元化的诵读活动

1、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把经典诵读变成语文学习中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规范化、系统化,达到诵中有所思,思中有所悟,提升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从而实现德智美全面发展。那么可以开展的诵读活动有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经典诵读活动、举办古诗文知识竞赛活动、朗读比赛活动。

2.把握时间的边边角角。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天建议》中明确指出,想要诵读的好至少花费200个小时在朗读上。可见想要诵读有效,要利用好平时琐碎的时间。俗话数的好:“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诵读的最佳时间,学生采用领读、齐读、轮流读、点名读、分角色度、比赛读、快读、慢读、或吟或唱等多种形式交替进行,让诵读的声音回荡在校园之中。还可以利用课前两分钟、排队放学、早自习上、体育课休息时、午间休息等时间,展开短小诗歌的吟诵,潜移默化中学会诵读,接手诵读,爱上诵读,领悟诵读的意义。

3.诗歌小组转转转

教师安排小组成员,一起诵读,轮流诵读、接龙诵读,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和方式中耳濡目染,养成诵读的习惯,对经典诵读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独有的热情。

4、创新诵读方式

结合信息发达的时代,教师主动积极录制诵读视频、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合适的诵读材料,进行资源共享。利用家长会传达亲子诵读的活动,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诵读活动中来,锻炼学生诵读能力的同时,增强家长对国学经典的重视程度。拉近学生、国之经典和家长三者的距离。

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典诵读也是如此。想要真正的开花、结果就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学习吟诵和朗读。结合各种各样、的吟诵策略,开展多元化的吟诵活动,与时俱进,整合资源,更好的传授诵读技巧和方法。让诵读国之经典,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能力,成为一种人生前进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爱莲.语文教学诵读策略浅探[J].教学研究,2013(06):95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