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5-25蒋榆宏
蒋榆宏
【摘要】小学音乐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在现代教学创新发展中,音乐课堂上的体态律动备受教育工作者瞩目。小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是一般很强,动态有趣的课堂是他们所向往的,能使其尽情感受音乐魅力。但以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音乐课堂的改革之路向多元化转变显得尤为迫切。在体态律动教学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提高,在师生和生生和谐互动下,有利于减轻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负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关键字】体态律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前言:
体态律动是指身体跟随音乐节奏摇摆,将肢体动作和节奏韵律巧妙联结。小学生非常喜欢音乐课,音乐世界的丰富性让他们更富表现力,自主参与的热情高涨,教师在运用体态律动组织教学时,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让他们的进步空间更为广阔,也能培养学生感知音乐的能力,体会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并让他们喜爱音乐这门课程,体现艺术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贴切实际生活,精心选择题材
体态律动是根据人们日常行为表现进行的有规律的肢体运动,而这种表现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洗澡、起床、吃饭,体育课上的运动等[1]。但学生缺乏将生活和体态律动结合的意识,也自然不能在生活中深入探究。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致观察,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和体态律动教学相结合,并精心选择能吸引学生注意、容易记忆的音乐题材,这样既让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在生活中发现一些有用题材。
例如,在學习《健康歌》时,让小学生在学习完这首歌曲后在生活中实践,可以让学生在家真正做运动时唱歌,并观察爷爷、姥爷等长辈在运动中的状态,配合肢体运动的同时,也让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更强,对体育运动也不会有抵触情绪。在课堂表演阶段,小学生也能根据歌词中唱的“学爷爷唱唱跳跳,你才不会老”、“爷爷说的容易,早上起床哈啾哈啾”,惟妙惟肖的学习爷爷在跟着音乐运动时的场景,这样就调动学生极大的模仿兴趣,也让学生明白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能用体态律动表达的题材。教师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生活的歌曲,让小学生更乐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情感,继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结合现代技术,提高学生乐感
单一乏味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过去式,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有更广阔的应用天地。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打造生动、形象、有趣的课堂,让小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和动态的视频下,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引进体态律动教学中,以此实现整体提高学生乐感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音乐。
例如,在《忆江南》这首歌曲学习中,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江南美景图片,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状态下领略江南美景,激发学生对江南的无限向往。这是白居易晚年时期回忆江南美景所作的词,让学生欣赏名家配乐朗诵这首词的视频,学生都对朗诵名家的技巧所深深折服。之后让学生复听这首歌曲,体会音乐在情绪、速度和音色上有何特点。教师在范唱时可以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肢体运动,由于有了前期多媒体教学的铺垫,学生很快理解歌曲内涵,并能准确做出相应有规律的动作。教师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手段,让体态律动教学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三、借助游戏律动,感受音乐节奏
节奏方面的训练相对较难掌握,这也是小学生抗拒的原因。如果能将节奏律动融入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教学中感受音乐的节拍、节奏,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将游戏教学引入音乐体态律动教学中,通过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来发挥音乐学科的感染力,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互动得以加强,而且还能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进而更身心愉悦的学习音乐知识[2]。
例如,在学习《数蛤蟆》歌曲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游戏,把学生围成一圈,从中选出在中间扮演蛤蟆的学生在圈内当主角,当音乐响起时,这位扮演蛤蟆的学生要站到圈内做出即兴表演,圈外的学生要随音乐节奏做出荷花和荷叶的律动。然后学生蒙眼转圈,手指方向选出另一名扮演蛤蟆的学生,教师此时可以增加游戏难度,让他们自编有关动物歌词并做即兴表演。教师借助游戏进行体态律动的形式,既使学生轻松感知音乐节奏,又让课堂气氛就会达到空前活跃状态,让每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都能获得知识和快乐。
结论: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进体态律动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综合能力、增强音乐素养等方面有关键的指导作用。体态律动是非常符合小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在音乐教学中不断转变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感悟,真正在音乐学习中丰富自身情感,以此实现体态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上运用的更加娴熟。
参考文献:
[1]曹群.探究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小学生(上旬刊),2022(03):76-78.
[2]王甜.浅谈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天津教育,2021(32):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