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课堂生命教育的思考

2021-05-25彭成

南北桥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德育生命教育思考

彭成

【摘    要】生命教育是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人文、价值观等培养的教育。生命教育应具有独特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化解焦虑、丰富情感,体验生命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德育  生命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140

一、目前我国中学生生命意识的困惑及原因

(一)学生的个体焦虑及原因

焦虑是一种略带负面的情緒,是“个体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是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焦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学业压力。有人对北京市两所普通中学的学生进行测试发现:当代学生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学业压力、父母压力、教师或同伴压力以及环境压力等。深思之下不难发现,当代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来自于父母“望子成龙”,来自于教师的“一分压倒一个军”的教导,来自于考试成绩的“自尊威胁”,来自于他们自身所面对的压力等。第二,交往困惑。目前,父母因工作等原因与子女的沟通十分缺乏,亲子关系紧张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父母说现在孩子难教;孩子说父母从来不理解自己,从来不尊重自己的隐私和选择。第三,青春萌动。中学生绝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主要有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情绪紧张、困惑;对异性同伴的关注倾向产生的焦虑、恐惧;对友情爱情界限的迷惑;早期恋情的焦虑迷茫等。虽然这些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但因种种原因,实际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二)感情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由于中学生感情的缺失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非常深远的影响,现阶段感情缺失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的:第一,教育现实。在教育实践上,情感教育作为一种主观性较强的教育内容,往往缺乏一个规范性的课程指导,所以很难实施。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与升学有关的课程,忽视了情感教育。另外,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其他相关课程没有起到其应有的对于感情教育的重要作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特征和个体差异,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第二,家庭教育。虽然很多家长都认为孩子幸福是他们的心愿,但实际生活中两代人常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家长只看重孩子的成绩,不注重道德的培养和情感的沟通。由于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与此相关的教育或知识,或者是受他们那一代“棍棒底下出孝子”思想的影响,他们不理解孩子的感情,更不注重尊重和满足孩子的感情需要。第三,大环境的影响。中国人口基数大,教育资源有限。家长、教师只有紧抓学生成绩,才能在各种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势,进而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在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效用的维度十分关注,这从根本上导致了情感教育的缺失。

(三)幸福失落及其原因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描述的,人类有一种追求精神价值的超越性的需要,这种拟“本能”往往因为极容易被忽略而走向衰微,因此生命教育就需要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本真意义上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一个人的能力,当然包括幸福能力。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当今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它本应有的轨道,存在着大量背离幸福的教育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教育本身。

二、德育课堂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化解焦虑

其一,开展青春期教育。面对青少年青春期的变化,应开展必要的青春期教育。设置与青春期有关的课程,让他们了解有关青少年成长的问题,在面对青少年身体变化时不会出现焦虑。很多女孩在面对青春变化时不能冷静应对,出现恐慌等就是由于对事情的不了解而引起的。

其二,进行情感教育。人们的生存压力同样体现在学生身上,学习焦虑、考试焦虑、升学焦虑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果这些压力调节得当就会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在过去,教育重视发展智力,忽略了情感的教育。如今,教师要对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加强情感沟通和教育,用耐心和爱心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更好地面对各种生活的压力。

其三,生命智慧教育。生命智慧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知识、生存技能的教育,而是在对生命的整体观念中哺育人性的力量,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使个体珍惜生命本体的存在价值。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是人的生命价值存在的根基,脱离了它一切就变得毫无意义。要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丰富和可贵,尽可能实现他们用爱心去经营、思考生命,建立自尊和自信,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失落和不如意。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肯定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任何伤害别人和自己的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对人生命的践踏。

(二)体验生命

只有在对生命的体验的理解中,才更能贴近生命本身;只有在生命体验中,每一个生命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教育不仅是传递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幸福感觉,使学生被它吸引。因为在体验中,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另外,教育途径要突破传统的教条式教育。比如,对学生进行珍惜生命教育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有计划的参观烈士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体验生命庄严的地方;让学生参加老人葬礼等生死气氛浓重的活动,这样的活动给学生带来的体验远远大于灌输。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个体作为一个具体的存在,在生活中必然要经历忧郁、孤独等状态,这也是一个个增强生命力的考验,只要抓住机会,突破层层考验就能完成人生的蜕变,可以用古今中外的伟人事例加以辅助教学等。

参考文献

[1]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我的教育思想[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高中德育生命教育思考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