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5郑勇飞
郑勇飞
【摘 要】新课改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不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的评估标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是否真正学到了知识,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86
由于小学生对课本上的文字理解能力比较低,不能够自行阅读,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防止他们产生排斥语文的心理,激发他们对该学科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谐地融入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当中来,教师就应该利用新兴技术来创设适宜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当中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情境教学法的定义和重要性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将课本中抽象的文字以影音或图片的方式进行展现,使得文字与图片形成交互的模式,二者相互促进,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当中来。这种创设有效情境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局限,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比较困难,而且对新增的课程内容也感到迷茫。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就应该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当中抽象的知识,增加他们的体验感,让他们将自己置身于语文的世界当中去感悟作者笔下的神奇。通过情境教学法,还可以帮助教师突破课堂沉闷的氛围,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课堂讲究的是效率而不是速度,教师不应该以灌注学生语文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为主要方向,以学生的课堂反应为主,及时调整教学方向,使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都能契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创设情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他们看到图片或听到音频时就能够想象出课文的内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帮助他们逐漸形成个人的语文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优势特长。
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教师所要培养的是在核心素养条件下具备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模拟演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是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的工具人。因此,教师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考试成绩的冰冷数字为主要审核标准。教师应该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出发,巧妙应用情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看到相关的图片时就会思考其中的内容,并将文章内容转化为自身的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库,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能够文思泉涌。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用音乐渲染课堂氛围
人类先天就具有一定的音乐律动感,如果外界给予规律且活跃的音律刺激,可以使人类的大脑健康且正常的发育。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将音乐元素加入到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中,是不是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渲染课堂的氛围呢?有教师以及科学家联合打造了该方向的实验,他们将同一水平段的学生分成了两个小组。这些学生的语文成绩水平相近。教师在A组每天的语文教学中都给予了一定的音乐刺激,而B组就不注重音乐元素使用。一个学期以后,科学家和教师们分析了两个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进步情况。科学家们发现A组学生由于结合了音乐元素的使用,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语文学科成绩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性格更加活泼,这与B组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音乐元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元素应用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结合情境教学进行使用。例如,在讲解《静夜思》这一古诗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李白在异乡孤身一人独处时,对家乡的思念。若教师仅为学生朗读诗句,则并不能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无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果教师加入悲凉的音乐渲染气氛,再结合教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就可以进一步营造课堂氛围,烘托出一种忧伤的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被这种忧伤的画面所吸引,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将这种体会牢记于脑海之中。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走进语文宝库
课堂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随着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随时改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充分地丰富了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打开了语文世界的大门。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对大多数作家的文学作品都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很多学生认为课文没有多大的意义,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十分不认真。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结合图片和文字故事给学生讲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们的经历,让学生在了解作者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而且这种给学生观看图片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深切体会到作者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写出这篇文章。情境教学法极大地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更应该培养他们对传承传统文化知识的责任感,让他们深切意识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秀的作者,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文化宝库。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到保护这些优秀作者的文化作品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渲染课堂教学氛围,结合文章作者的背景,帮助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殿堂,使得学生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该学科的学习当中。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麻建芬.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2(9):159.
[2]薛佳.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习体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智慧,2019(00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