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021-05-25马提宝吴蕾
马提宝 吴蕾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线和离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教师接受。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在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实现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在线与线下混合模式下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探索空间。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 改革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2.027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逐步深入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学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课堂教学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相结合,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等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进行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使学习成本和学习效果最优化。
作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幼儿数学教育的设计与指导》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就业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内涵,利用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相结合,以实现最佳学习效果和经济效益。其实质是将自主学习与课堂合作学习相结合,将结构化学习内容与非结构化学习内容相结合,并融合各种儿童数学教育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
一、《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特色及现状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是儿童发展理论健康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这是一门综合理论与实践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主要涵盖了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与教育、儿童收集概念与统计的发展与教育、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与教育、儿童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儿童数量与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几何概念以及时空概念、发展与教育,等等。通过课程教学,学生可以掌握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掌握儿童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通过学习和培训,学生具有更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设计数学课、讲数学课、教授数学课以及评估儿童小、中、大班的数学课。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专业培训目标的实现有重要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模式落后、理论与实践脱节、评价体系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因此,针对当前《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引入混合式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符合社会需求和课程目标要求,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努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对象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混合学习模式应用研究的对象是高职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大学一年级的学习,学生逐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方式,摆脱了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协作学习,同时,通过对计算机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够顺利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为混合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构建“一心二融三环四变”教学新模式
针对幼儿园五大领域新发展、新要求,基于混合式课程教学理念,构建“一心二融三环四实”课程教学新模式,“一心”是指坚持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二融”是指融通线上、线下两个空间,推进课程的混合式学习;“三环”是指学习过程中要经历课前慕课自学、课中能力内化、课后强化巩固三个环节;“四实”是指通过课程改革,力求实现“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的转变,“以理论为主”到“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转变,“终结性评价为主”到“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到重“素质提升”的转变。
(二)以能力为重点,重构课程目标和内容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出发点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因此,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础,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设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過教学,使学生掌握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掌握幼儿数学概念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点,从而使学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素养。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组织和实施数学教育活动的能力;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如何针对幼儿小班、中班、大班,初步学会设计数学课、说数学课、讲数学课、评数学课。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基于课程目标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逆向设计
为了适应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要求,将课程“学习成果”与知识点相关联,并分配知识点的任务。按照“专业能力—工作任务—学习任务—学习项目—知识点”的逆向设计模型进行重新组织。对于模块化教学单元,设计小组协作学习任务,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训练学生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此外,继续丰富教学内容,及时补充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并及时将新知识和新技能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同时与时俱进。紧跟幼儿教育行业的最新发展,开放学生的视野,如增加蒙台梭利数学、逻辑狗等教学内容。
(四)线上线下整合,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们将线上线下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强调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的优势。根据课程中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单位的知识目标,设计了一种以问题为核心、任务为动力的翻转课堂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上课前,学生使用在线教学平台的资源来独立学习,完成对知识的初步认识并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实行“主体为主”的教学原则。教师注重指导、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要作用,并通过启发性、互动性和探索性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将从教室内延伸到教室外。首先,在“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中问题的讨论会更加激烈,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可以让学生在课程讨论区的“课后讨论”平台上进行讨论;其次,通过“项目教学”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可以在平台上开设专门的展示区,使学生可以互相观察,达到“同伴学习”的效果。第三,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整理单元知识点,并将其上传到平台的学习笔记区域,供其他学生学习和参考。
1.基于项目的教学是针对教学单位的能力和质量目标而设计的。通过实施完整的教学计划,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可以获得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比如,对儿童收集概念和统计数据的开发和教育,对儿童数字概念和教育培训的开发,整合设计概念、理论知识和标准化内容,以满足增强教育和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
2.案例教学是针对教学单位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而设计的。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了解知识及其应用环境。例如,在每个教学单元中,选择儿童数量和几何形状概念的发展和教育以及儿童时空概念的发展和教育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对此进行课堂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结构设计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项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幼儿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在线和离线融合要求教师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计,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高质量教学设计和指导。在录制在线和离线混合课程视频之前,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地安排教學计划,并反复阅读教学内容。课后使用视频处理技术完善课堂教学的精髓。【项目来源:本论文为黑龙江教育厅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课题《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GZY2020125。】
参考文献
[1]曾育松,刘保兄.后MOOC时代推进高校SPOC发展的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4):1-4.
[2]苏小红.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