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闪耀灵动的光彩
2021-05-24张容秀
摘 要:语文教师只有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巧用精准的主问题、妙用精彩的过渡语才能让语文课堂闪耀灵动的光彩。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主问题 过渡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45
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没有绝对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有意义,即扎实;有效率,即充实;生成性,即丰实;常态性,即平实;有待完善,即真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效?如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闪耀灵动的光彩呢?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在教学设计时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是一节好课的最低标准,只有选择了适宜的教学内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该如何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呢?
第一,依据 “语文特性”确定教学内容。语文是言语教育课程,语文教学内容应该侧重言语形式,即以课文为例,学习言语表达的方式。第二,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
不同文体和不同风格的作品,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突出文体特征和作品风格。第三,依据“单元导读”确定教学内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单元导读”,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人文主题”是单元的内容类型,每个单元一个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外在线索。“语文要素”是指语言素养的基本要素,包含语文基本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明确地指明了本单元要培养和训练的语文能力,这个单元的几篇课文都围绕培养该能力而选择。第四,依据“预习提示”确定教学内容。统编教材讲读课文前有预习提示栏,它往往指向选文关键处,或概述课文主要内容,或指明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提出思考的问题,从课文的层面提示了“教什么”。第五,依据“课后练习”确定教学内容。“课后练习”包含“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两部分,“思考探究”重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落实单元目标,这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依据;“积累拓展”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另一方面拓展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是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依据。
例:如何确定《驿路梨花》教学目标
依据一:单元导读
《驿路梨花》是七下第四单元的一篇小说,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美德,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净化學生心灵,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略读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二:文本体式
《驿路梨花》这篇小说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通过记叙与之相关的几件小事,描绘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精神。据此,要根据小说这种文体特征,让学生掌握小说描写人物、情节和环境的特点。
依据三:预习提示
《驿路梨花》预习提示有两条,其中跟确定教学内容有关的是第二条:“略读课文,注意这个故事写到了哪些人物,看看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事。之后再细读课文,想一想‘梨花有什么象征意思”,据此提示,要让学生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和文章的主旨。
依据四:课后练习
一、下面的人物分别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
解放军战士梨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重点人物概括内容,粗知文章大意。
二、本文构思巧妙,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这种写法,说说其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学习文章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
三、“梨花”在文中多次出现,所指不尽相同,请找出来,解释各自的含义,并说说这几次出现对全篇结构的作用。再想一想,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设计意图:理解关键词语的不同含义和标题的精妙之处。
四、这篇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是否让你感动?读完后,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想法?联系现实,和同学讨论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关注作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综合以上四个依据,教师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略读,掌握故事梗概;理清记叙的顺序和结构的特点;品味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文章主旨。教学目标归纳为:
1.进一步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粗知故事梗概。(依据:单元导读和课后练习一)
2.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依据:课后练习二)
3.细读课文,品味、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及作用(依据:课后练习三)
根据学情,可以把此目标细化,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1.理清故事情节。2.理解文章巧妙
构思。
教学难点:1.学习文章层层设疑的构思方法。2.理解“梨花”的多层含意及作用。
二、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确定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着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准备,即上课要准备的教学材料;二是课时安排:这个教学设计安排几个课时完成;三是教学环节: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导入、新授、总结、拓展延伸等;四是作业:根据教学目标给学生的课堂和课后作业;五是板书设计:根据教学的过程和重难点设计一个有机联系的板书;六是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这里着重介绍一下“教学内容和过程的设计”,即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要紧扣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命名要突出重点,简练雅致。
例:《驿路梨花》教学环节
一、诵读诗歌,导入新课
二、了解目标,检测预习
三、略读课文,了解情节(完成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
1.提示略读口诀,齐读
2.提出思考问题
本文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围绕这个问题,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为小茅屋做了什么事?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呢?
四、细读课文,学习构思(完成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巧妙构思)
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作者设置了两次误会,三次悬念?请你找出来。
五、精读课文,感悟主旨 (完成教学难点:理解“梨花”的多层含意及作用)
1.“梨花”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有何含意和作用?标题“驿路梨花”,包含哪几层含意?
2.你能为“驿路梨花处处开”写出下联,为这篇文章点题吗?
六、教师总结,升华感悟
此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命名简洁、对称、雅致,不仅给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三、巧用精准的主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提问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问题问得太细、太碎,太浅,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问题太大、太深、太模糊,学生找不到答题的切入口,无法回答,结果是启而不发,课堂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精确提问,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精心设计一到两个主问题,串起整堂课的教学,使得课堂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主问题的设计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要有针对性、启发性、灵活性,做到精准提问,把握时机,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如:七下第五单元《一棵小桃树》教学环节的主问题为: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能梳理小桃树成长的五个过程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
此问题(活动)紧扣该教学环节,让学生梳理课文,了解内容,整体感知,为下文体会作者情感作铺垫。
二、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这是一棵怎样的小桃树?请品读文中描写小桃树的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此问题(活动)紧扣单元目标:体会散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托作者的情感。
三、悟读课文,深层理解
1.作者仅仅是在写花吗?
2.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
此问题紧扣该教学环节,完成单元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领会文章的主旨。
四、妙用精彩的过渡语
“课堂过渡语”是指前后两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的语言,在课堂上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有魅力的课堂过渡语,不仅能使各个知识点、知识面之间联系自然紧密,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过渡语的使用是老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教学中巧妙使用过渡语不仅体现了一节课的结构严谨,也能够提高一节课的艺术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根据教学主要内容,巧妙設计过渡语,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热情。课堂教学过渡语的方式很多,如:承上启下过渡、激趣性过渡、评价式过渡、悬念式过渡等。通过巧妙地运用课堂过渡语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和精神在优美的过渡语中得到浸润、感染。
例:《卖油翁》过渡语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宋代有一位官员陈尧咨擅长射箭十中八九,并因此而自夸,而有一位卖油的老人却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呢?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宋代欧阳修的《卖油翁》。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打开文言文学习的一把金钥匙。文言文朗读首要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过渡语:通过朗读课文,同学们对文章的故事内容有了大概了解,要想知道短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塑造怎样的人物形象,需要我们翻译课文,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文意。
2.疏通文义
过渡语:刚刚我们翻译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文章塑造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康肃公,一个是没名没地位的卖油翁,他们的性格会一样吗?两个人说话的语气会是相同吗?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两个人不同的语气,读出感情。
3.再读课文,读出感情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感情。
三、研读课文,走进文本
过渡语:通过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我们感知了文意。短短一篇133字的短文讲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情节如何?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概括情节的内容通常可以用“人物+事件”的模式。老师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加上“结果+心理”。请同学们以“人物+事件+结果+心理”句式概括课文内容。这篇短文有两个人物,请用两句话概括,构成对联或对偶句的形式。
1.梳理情节
提示:人物+事件+结果+心理
康肃公 射箭(发矢) 十中八九(当世无双) 以此自矜
卖油翁 酌油(沥油) 钱眼不湿(铜钱不湿) 惟手熟尔
过渡语:同样是身怀绝技,一个是“以此自矜”,一个是“惟手熟尔”,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欧阳修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用语极其简洁、生动。往往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呢?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康肃公、卖油翁这两个人物形象)
过渡语:课文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两个人物:一个骄傲自大、盛气凌人、豁达爽快的陈康肃;一个不卑不亢、技艺高超、自信谦虚的卖油翁。两个人物中哪个是刻画重点?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四、悟读课文,理解内涵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讲的道理
结束语:同学们,卖油翁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一门技艺要想从生到熟,从熟到巧都需要我们虚心学习,吸取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板书:虚心);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板书:专心);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恒心),当然还要有吃苦精神(苦心)。陈康肃的练箭、卖油翁的酌油、我们的学习都是如此。请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拥有这四颗心,那么,你的学习和生活必将更上一层楼!经典美文,诵吟千古,让我们在“品味语言之美,感受古人之趣”中结束今天愉快的学习吧,全班一起配乐诵读课文。
精彩的过渡语既总结上一环节的内容,又开启下一环节的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让整堂课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需要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的意识,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巧设精准的主问题,妙用精彩的过渡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语文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参考文献: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张容秀,南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南平市骨干教师,南平市学科带头人,南平市初中教学研究指导组语文学科组长,南平市第三批市属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享受市政府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