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晓华治疗脾胃病经验

2021-05-24郭晓华柳艾霞李福敏张敏王红新王丽霞李敏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郭晓华 柳艾霞 李福敏 张敏 王红新 王丽霞 李敏

摘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郭晓华主任医师认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是脾胃病的核心病机;土木不和导致脾胃气机壅滞;寒、食、湿、气是脾胃病的发病因素;辛开苦降、调和致中是脾胃病主要治法。对脾胃病的治疗提倡抓病机立治法,善用半夏泻心汤。在此基础上创制加减泻心汤,并随机应变灵活加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脾胃病;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辛开苦降;半夏泻心汤;加减泻心汤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340-01

郭晓华主任医师是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首届全国妇幼保健名中医、山东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学养深厚、经验丰富,临床以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见长,善于运用泻心汤类组方治疗脾胃病。现将其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自拟的加减泻心汤为主方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进行小结,以飨同道。

1.脾胃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

郭晓华主任医师非常重视脾胃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体通过脾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疏布气血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由脾胃化生的。研究脾胃的生理、病理机制,预防、治疗脾胃疾病,始于仲景,后代医家亦多有建树,如提出了“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等学说。李东垣进一步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善治病者,唯在调理脾胃”。

2.升降失调、寒热错杂是脾胃病的核心病机

脾胃病易见寒热错杂证。脾为阴土,其性喜燥而恶湿,主升,赖阳以煦之;胃为阳土,其性喜润而恶燥,主降,须阴以和之。脾病多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寒证多见;胃病多见阴液不足,阳气有余,热证居多。“脾胃不和,寒热错杂”是痞证的重要病机。

脾胃升降功能一旦失常,亦会诸症变生。脾气不升,影响胃的受纳和降,而见纳呆脘腹闷胀;胃气不降,影响脾的升清和运化,则发生腹胀泄泻等症。治疗之法,则以辛开苦降法,温脾清胃,两相结合,温而不耗胃阴,寒而不伤脾阳,互制互济。

3.土木不和导致脾胃气机壅滞

脾胃和肝胆之间关系极为密切,肝(胆)主疏泄,脾(胃)主运化;肝(胆)为木,脾(胃)属土。肝胆司气之开合,脾胃主气之升降。“土得木而达”,肝胆之疏泄正常,有助于脾胃之升清降浊和水谷之纳运;“木得土而疏”,脾胃的升降纳运功能正常不仅有助于肝胆之疏泄,也保证着肝血的充养。临床上常因肝胃(脾)不和导致胃肠病,如肝气犯胃或肝木乘土而致的胃痛或嘈杂、嗳气吞酸、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肠鸣腹泻等。另肝胆疏泄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依赖脾胃纳化功能的健旺。若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脾胃虚弱,失其健运。造成痰浊、积滞、瘀血内生。也可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发挥,形成“土壅木郁”。

4.寒、食、湿、气是脾胃病的发病因素

脾胃病的病因虽然多样,但临证表明,其主要病因为“寒”(胃脘受寒)、“食”(饮食失节)、湿(运化失常)、“气”(气机失调)。胃为阳土、多气多血,脾为阴土,喜温畏寒。贪凉嗜冷或素体阳虚,复感寒邪则易伤脾胃阳气,造成谷腐不熟,水液不化或气滞血瘀,或生痰聚湿;饮食不节(洁),或用药不当,首伤脾胃,或升降失调,或生痰生湿,或成积成滞,或郁热化火,损伤胃腑,戗伐正气;情志不遂,肝木不达,或气郁不疏,或横逆犯胃,可以影响脾胃升降纳化功能和气血运行而出现病证。气滞、血瘀、湿阻是脾胃病常见的病理产物。

5.辛开苦降、调和致中是脾胃病主要治法

和法的组方特点常是寒温并用、补泻同施、气血同调、辛开苦降。和法多用于肝胆、胃肠病的治疗,如调和肝脾、和解少阳等。郭晓华主任医师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创制的加减泻心汤正是体现了和法的内涵,和调矛盾双方使之达到平衡。方中有散与收、动与静、升与降、通与补、寒与热药物的相互配伍和作用,符合脾胃的生理特点和病理机制,故适用于多种脾胃病的治疗。

加减泻心汤的组合与临床应用体现了郭晓华主任医师对脾胃病生理病理的深刻认识和疾病本质的把握,也体现了对和法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提示加减泻心汤是一张组方合理、构思巧妙,疗效显著的脾胃病治疗方。

6.抓病机立治法,善用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治疗柴胡汤证误用下法,导致邪结心下,变为痞证的方剂。本方以辛苦合化、寒热并用、补泻兼施为其制方特点,临床用于包括脾胃病在内的多种疾病。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经方。寒热互结,气机不畅,是导致痞证的重要原因。脾胃受损、脾气亏虚,运化失常,胃气壅滞,痰湿内生,虚实夹杂也是脾胃疾病的特点。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半夏泻心汤又可治疗湿热内蕴,阻于中焦,气机不畅,脾胃升降失常而导致的多种脾胃病。本方以半夏为君,化痰和胃、降逆止呕;干姜辛温,温中暖脾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清热而和胃;人参、甘草、大枣甘温以补脾胃之虚,复脾胃升降之机。诸药相合共奏“辛开苦降甘调”之法,俾寒热去,脾胃健,中焦气机调畅,则痞气自消。本方乃“脾胃病证通用方”。

7.随机应变多加减,活用加减泻心汤

郭晓华主任医师在临床上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创制了加减泻心汤,集疏肝理气、燥湿化痰、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药为一炉,可谓法与理合,方与法切,药中病机。并以此为基本方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灵活加减运用,扩大了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

加减泻心汤是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合用四逆散、六君子汤等组成的方剂。药物组成为:半夏、干姜、黄连、黄芩、柴胡、白芍、枳实、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临床上胃气不降或上逆多见,表现为气滞、气壅,加减泻心汤以疏通降逆为主,方中半夏、枳实、陈皮苦溫降逆;黄连、黄芩苦寒降逆;干姜辛温开散;柴胡、枳实疏肝理气。临证中若见胃气不降明显,常加旋覆花、苏梗、厚朴等下气降逆;若见大便干结或便秘,则加大黄等泄腑通便,以使浊气糟粕下行;若见脾虚症状明显,则减柴胡、枳实,加重六君子汤用量。加减泻心汤随证加减亦适用于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调的多种脾胃病的治疗。

[基金项目]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鲁卫中发展字〔2018〕1号。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山东济南 271100

猜你喜欢

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在急诊胃病中的应用心得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疗效探讨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虚胃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疗效观察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西药结合半夏泻心汤用于脾胃虚弱证胃溃疡治疗临床分析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的Meta分析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