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急救患者一体化急救护理效果

2021-05-24魏东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效果

魏东娅

摘要:目的 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在重症急救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救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重症急救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给前者应用常规的急救护理,给后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最后分析两组的实际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患者抢救成功率97.87%要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7.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抢救总时间以及在急诊室停留的时间等都要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重症急救患者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能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值得尝试推广应用。

关键词:一体化急救护理;重症急救患者;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182-01

引言

一体化急救护理是在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的各种干预性措施,能够起到迅速稳定患者病情,避免进一步恶化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重症急救患者来说,其起病突然,发展快,一旦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就可能会延误最佳抢救时机,而给其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则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升抢救成功性。本研究就重点对这一措施的具体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以本院急救中心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重症急救患者为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常规组中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在16-72岁之间,平均(43.81±3.62)岁;研究组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在14-69岁之间,平均(42.54±3.1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常规组应用一般的急救护理措施,即患者入院之后马上建立生命体征监护,依照其实际症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给研究组则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1)院前干预。在接到急救电话之后,所有相关人员立即依照电话中的患者病情描述,再根据自身经验对急救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设备、药品和相关工具进行预估,做好充足准备之后马上出发[1]。在抵达患者所在地之后立即建立生命体征监护,同时以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给予相应的呼吸支持。另外,还需及时进行常规急救,如果患者有外伤,则应及时止血包扎,如果患者突发心脏病,则需使用硝酸甘油或者强心药物等[2]。2)评估病情。把患者送诊的过程中,必须全方位评估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依照病情及时和急救中心取得联系,确保对方做好充足的接诊准备。3)抢救准备。在送诊及分诊时必须加强护理干预,并构建风险预警机制,时刻关注患者的所有指标变化情况,划分危险等级,通常必须优先抢救危险等级较高的患者[3]。

1.3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数据统计分析都是采用软件。其中表示计数资料,进行检验。标准差±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当时,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对

经过分析比较发现,研究组中的47例患者,成功抢救46例,成功率达97.87%;常规组中的47例患者,成功抢救41例,成功率达87.23%。研究组其抢救成功率要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比对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研究组的抢救总时间以及在急诊室停留的时间等都要少于常规组,抢救效果良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在医院当中,急诊科是一项重要的科室,重症患者的急救工作基本都是在这之中完成的。一般在对重症患者进行急救时,为保证抢救效率和成功率,往往需要做好中分的急救护理工作,对其中的具体急救流程实施进一步优化。一体化急救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急救护理流程,主要是对急救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梳理和完善,尽可能缩减急救时间[4]。这一模式本身极具规范性和程序化,在入院前通过合理划分各人员职责,能够防止出现分工不明确引起的混乱问题,从而为抢救争取更多时间,保证成功率。另外,该模式在时空方面还具有极强的整体性,通过入院前和入院后的相关急救措施,能夠使常规的被动抢救转为主动抢救,不但有利于提升抢救效率,还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由于其中设置了紧急预警,所以能有效针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各项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尽可能降低了抢救风险,便于对患者开展后续治疗。

在本次研究当中,给研究组中使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之后,其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7.87%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87.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抢救总时间以及在急诊室停留的时间等效果指标都要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充分表明,这一急救护理模式可以尽可能提升重症急救患者的抢救效率,缩减抢救时间,减少死亡率。

综上所述,在对重症急救患者实施抢救的过程中,通过采用一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尽可能提升患者的救治率,减少时间耗费,帮助其稳定生命体征,促进后续恢复,因此可以尝试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岳海荣.探讨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效果[J].人人健康,2020,No.523(14):478-478.

[2]谢丽花.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应用的效果[J].黑龙江医药,2020,v.33;No.190(01):216-218.

[3]马瑞.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229+235.

[4]魏鑫燚.无缝连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v.26(12):122-124.

武汉市优抚医院 430023

猜你喜欢

效果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当上课忘了带笔……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小画匠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慢跑是有成果的
巧手DIY家用吊灯
事关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