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过世俗偏见这条河
2021-05-24陈双媚
陈双媚
1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部剧,爱情是主题曲,婆媳关系就是全剧当之无愧的最经典的插曲,一不留神插曲还能盖过主题曲的魅力,演绎出另一番传奇,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婚姻里,在陆游与唐婉的爱情里,婆婆都成了主角,婆媳关系不佳成了婚姻破碎、爱情支离的主要动因。电视剧《婆婆来了》《新结婚时代》《双面胶》《当婆婆遇上妈》《媳妇的美好时代》《欢喜婆婆俏媳妇》等等,更是把现代婆媳关系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何婆媳关系难以调和?孰是孰非,谁对谁错?古往今来,认为婆媳不好相处的俗话数不胜数,比如“一个婆婆歪嘴,十个婆婆嘴歪”“婆婆嘴碎,媳妇耳背”“媳妇公婆两条心,要亲还是娘家人”“提起闺女笑盈盈,提起媳妇牙根疼”,等等。在民间故事里,在茶余饭后的谈资中,有恶婆婆,也有刁媳妇,实难一锤定音。
滇剧《水莽草》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婆媳关系的故事,虽是老调重弹,但我们不去评判婆婆恶还是媳妇刁,而是蹚过世俗这条河来重新认识婆媳关系。
2
儿媳丽仙生于书香世家,双亲染病过世后,抱着成亲也是投亲的心态嫁给了老实厚道暖心的茂壮。婆婆本是一位寡母,辛辛苦苦拉扯儿子长大,日子过得很是清苦,但这次没出彩礼就迎娶了一位天仙一样的儿媳妇。所以,不管是儿媳还是婆婆,对这门亲事都是欢喜的,对未来的生活是充满期待的。恶变源于世俗。世俗的儿媳在婆婆眼中:“贪吃贪睡不勤劳,讲穿讲用乱花销。与男人撒娇不害臊,目中无人屁股翘。”世俗的婆婆在媳妇眼中:“脑筋古板眼光老,油盐不进嘴巴挑。掏心掏肝都焐不热,兴风作浪搅波涛。”世俗的刻板印象,再由世俗之人加以传播,从中挑拨,威力无穷,伤人于无形。
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虽然我们一直秉承“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的传承之道,但不可否认,高尚一直伴随着世俗存在,前者精髓,后者杂碎。在现实中,世俗的杂碎往往影响我们的生活趣味和品味,还能左右我们的审美和价值取向,甚至局限我们的眼光和境界,多少人在世俗的浸染中丧失了本真,成为一个市侩丑恶之人。
粗鄙的世俗,在丽仙和婆婆之间硬生生劈出了一道鸿沟,让她们失去纯真的本色,善良随性的婆婆学会了狠、恶、踹三招,知书达礼的丽仙学会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婆婆事事挑剔,丽仙处处委屈;婆婆越来越不满意,丽仙越来越多怨气;婆婆使计分离新婚夫妇,丽仙含恨要喝水莽草……世俗的恶、怨越积越深,让她们失去了理智和判断,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不见了,善良随和的寡母消失了,她们在世俗的染缸里活成了恶婆婆和刁媳妇。
3
在世俗的观念里,面子是芸芸众生遮掩灵魂的一张皮,荣辱得失皆在这张皮上。面子文化可谓世俗文化的精髓。中国是人情社会,面子至上。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都视面子为信仰。以面子为荣,可为面子一掷千金,亦可为面子两肋插刀;为面子所累,因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因面子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有人为面子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人为面子铤而走险,挑战规矩。多少人因面子积怨,多少人为面子作恶。面子文化如充满欲望的契机,在世风的酝酿中蠢蠢欲动,随时喷薄而出。
剧中,婆婆本为儿子娶到丽仙这个大家闺秀而欢喜,偷偷攒钱要为她买个手镯,可世俗的偏见却告诉她,进门立规矩,方显婆婆之威信,有威信的婆婆在村里才有面子。
为了面子,之前不挑嘴的婆婆要求丽仙,蛋得炒得“不老不生不碎不焦不咸不淡不腥不泡”, 像一块金黄色的云彩。为了面子,之前不講究的婆婆挑剔丽仙,光爱打扮不会做事,做事粗糙不显精致,精致花哨不堪实用。婆婆在和儿媳丽仙的相处中,不断地迎合世俗中关于婆婆面子的价值评判,在世俗的偏见中大行其道,丢失了善良的本性,吞噬了做人的良知,婆媳关系日益恶化。
丽仙无法忍受婆婆的百般刁难,想以死了之,在喝下水莽草之前,她想象自己死后世人的态度:丈夫茂壮后悔没有向着媳妇;旁人骂恶婆婆不是人,赞她这样的媳妇打着灯笼也找不着;阎王爷也为她讨公道,让逼死儿媳的婆婆罪有应得;婆婆向她认错赔不是。一个大家闺秀,竟想以死换得丈夫的悔意。至于世人的夸赞,阎王爷的审判,婆婆的赔罪,这些想象简直是石破天惊,让人大跌眼镜。其实,归根结底不过是面子作祟。以面子为荣,不惜以死求得几分脸面。在与世俗的抗争中,丽仙书香世家的理智和学识缴械投降,大家闺秀的修养和情怀不堪一击。她斤斤计较,她目光短浅,她冲动又愚昧,她自我又自私,最终沦为世俗眼中的刁媳妇。
4
在大千世界中,《水莽草》的故事绝对不是个案,我们从中看到了世俗偏见可怕的浸染力,它潜移默化,误人细无声。可世界本是大俗之物,如何警惕世俗偏见的侵蚀?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炼,通过修炼得到成长,懂得以善为基底,坚守做人的良知,在世俗中取舍有度。
今年年初,贵州一迎亲队在迎亲当天因男方给女方购买的内衣尺码不合适而遭拒,4 年的感情一拍而散,婚宴变成新年亲友联欢会。此事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不少人认为,男方母亲是故意把内衣尺码买小的,结合当地风俗,要给新娘一个下马威,让她嫁过去后做小伏低,还没过门已为婆媳相处埋下了隐患。
新娘母亲在采访中也明确表示,她不希望女儿嫁过去受气,因为从男方母亲购买的内衣尺码、质量来看,并没有对自己的女儿多重视,以后必然受委屈。在这件事中,不管是男女双方的亲友还是网上的吃瓜群众,都把注意力聚焦在未来婆婆购买内衣背后的心思和关于内衣的风俗文化上,有谁关注过新郎新娘的性格是否合适,感情是否稳固,对未来的期待是否一致?又有谁在看热闹的同时,反思过风俗文化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4年的感情,精心筹备的婚礼,最终输给了世俗偏见的价值评判,实在可惜。一群局外人,没看清迷局,反而成为世俗陋习的推手,实在可悲。
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好友与男友相恋7年,随着结婚被提上日程,她反倒忐忑不安,犹豫不决,原因在男友的母亲身上。男友年幼时父亲因病过世,母亲独自把他拉扯大,母子俩感情极好,男友从小到大习惯事无巨细都向母亲汇报,母亲也习惯大事小事替儿子统揽。她虽然能理解男友和母亲之间的感情,但这些习惯却严重影响自己和男友的相处,婚后大家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恐怕摩擦会更多。但是她的担心被未来婆婆的一句话化解,她说:“儿子结婚前我管着,结婚后你老公就交给你了。”婚后,婆婆说到做到,不掺和小两口的事,对媳妇很尊重,好友也放下芥蒂,孝顺婆婆,婆媳关系融洽,家庭和睦。
5
世俗偏见如此之丑恶,危害极大,破坏力极强,是否有一天能逆流而上,成为主导?当然不会!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是经过历史淘洗的精华,既能塑民族之魂,亦能净人之心灵,还能化凡尘之俗念。
在滇剧《水莽草》的后半部分中,丽仙为自己准备的水莽草被婆婆误食,丽仙第一个念头是寻老草医要解药,此时千般委屈万般误解也没有婆婆的性命重要。她可以斤斤计较,可以哭闹撒泼,可以愚昧寻死,但不能危害他人性命,这是她做人的底线。在得知水莽草之毒无解,七七四十九天后必命丧黄泉后,她承受着灵魂的拷问,心灵的煎熬,哪怕对婆婆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依然不能缓释内心的负疚。在第四十九天,她勇闯阎罗殿,求判官更改生死簿,毅然喝下加倍剂量的水莽草,欲以己之身抵,婆婆之命。善良的本性、做人的良知最终战胜了世俗偏见,丽仙回来了,那个出身书香世家的大家闺秀回来了。
纵观全剧,丽仙的这番际遇源于水莽草,是水莽草害了她,也是水莽草救了她,唤醒了迷失的自己。水莽草到底是一种什么药,有没有毒?剧中没有交代,我想也无须交代了。在文明的传承中,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唯有蹚过世俗偏见这条河,才能看清自己,看清他人,看清世道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