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厂路:百年前的辉煌之地
2021-05-24李石
李石
提起香厂路,老宣武的许多人都知道,老天桥人就更别说了。香厂路在天桥西面,先农坛的北面。但现在,这里的人对香厂路已经没有什么过多的印象。何谓香厂路?该路位于现在的西城区东南部,东起留学路,西至阡儿胡同。明清时期,胡同附近为低洼之地,称为香厂,传说是由于此地多有制作香贩香者而得名。而香厂路在北京城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如今的年轻人恐怕知道的不多。
印证北京最早的市政建设历史
香厂路, 曾是明朝的废园。据考证,清朝末年和平门外的南北新华街的马路工程因故一直没有竣工,曾经将当时红火的厂甸庙会临时迁移到此,所以香厂也曾有在正月里,商贩聚棚,丛集于此的盛事。今天我们回忆香厂路,是源于香厂路在北京城市建设历史档案中有着独特记录,是北京的城市建设中有着独特历史价值的一个标本。因为最早的香厂路的街巷道路改造,印证了北京最早的市政建设的历史。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欧美各国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造就了民国初年相对平稳的和平时期,北京的城市建设有了一个相对的发展时期。当时的京城市政公所修建了香厂路、华严路、永安路、大川路、留学路、永定路、虎坊路、阡儿路等14 条马路,这几条马路现在也是北京交通的主要干线。
当时的香厂路地区被誉为“模范市区”。历史曾这样记载:“查香厂地面,虽偏处西南,而自前朝之季,已为新正游览之区。一时士女骈集,较之厂甸或且过之,是可验位置之适宜,人心之趋向,遂于民国三年,悉心计划,着手进行,计南抵先农坛,北至虎坊桥大街,西达虎坊路, 东尽留学路, 区为十四路,经纬纵横,各建马路,络绎兴修,以利交通。其区内旧有街道尚未修理,则分年赓续行之。路旁基地,编列号次,招商租赁。凡有建筑,规定年限,限制程式,以示美观,约计放出各地,迄今四载,已占全数之九,而次第建筑,在八年度底均可竣工。揆之开放初意,尚属相符,迩年以来,商市渐盛,南部一带民居颓败,公所亦拟从事收用再行暂拓……”
据当时的《市政通告》记载,香厂有个“中央广场”,清理广场,拔掉了大量木橛……张恨水的一些小说里,提到过这个广场。就是现在的天桥剧场前的那个广场。
留学路
“新世界”与城南游艺园带来的辉煌
1917年,新世界游乐城开张。当时北京的达官贵人,外地的富商、游客甚至外国人,都喜欢在这里看电影、听歌曲、看杂耍和曲艺,同时,这里还提供餐饮服务。这种模仿上海大世界的做法,作为当时西方文明的象征,轰动了北京。一时间,香厂路一带车水马龙、游人如织。1918年,在现在的友谊医院的位置上建起了城南游艺园,香厂路一带迎来了它最辉煌的时期。城南游艺园开张后,曾在京城轰动一时,京中无论士女还是官吏,倾城来游。尤其是住在前门一带的人,来往近便,更以此为唯一的游憩胜地,有时一日数至。游艺园的园门向西,循走廊即入游艺场。这是一个南北东西曲折相连的大厅,唱京剧场在北面,电影场在南面,皆不出厅内,唯杂耍( 即曲艺杂技) 场在大厅西边门外院内,坐南朝北。许多京剧名演员,如余叔岩、梅兰芳、杨小楼等都曾在此演出过。最后嫁给杜月笙的孟小冬也曾在梨园界作为女须生中之佼佼者,时常在城南游藝园演出。
逛城南游艺园,只要用两角钱买一张门票进入大门,就可以在里面痛痛快快地玩一天;看完日场,不愿出来,还可以连着看夜场。京戏、文明戏、电影、杂耍等场,皆随意入观,不再收费。唯京戏、文明戏两场,设有包厢,在此入座,须另交座位钱。所谓包厢,是在场中楼上下的前面,用木板隔开的特座,每厢可容纳四五人。
记得我认识的老爷子回忆:“当时最爱到园里打台球,特别爱打那地球,感觉特新鲜(其实就是最早进入中国的保龄球)。”当时许多纨绔弟子,想玩气枪或嘴馋了想吃糖,就偷拿家里两角钱来打这里的气枪房,连续多次打中,又得糖果,还能得玩具等奖品。游艺园的前半部,还有为人治牙、看相、算命,等等。
其实,香厂路周边还有许多至今都非常著名的建筑,比如东方饭店,当时为三层楼,它的北侧应该是已经消失的宝吉路,现在那里至今还遗留着一些二层楼的民居,多为那个时代的建筑。附近的万明路上曾记载还有新丰楼等,现已无遗迹。北京最早的出租汽车公司——小小汽车行,也距香厂路很近。
1927年北伐后,国民政府南迁,北平市面萧条,城南游艺园亦渐不能支,苦撑数载,终于倒闭。“七·七事变”前,一度重张,仍难复振,不久即又关门。从此城南游艺园与“新世界”俱成历史名词,渐渐被人忘却。现在,北京前门外珠市口西南的香厂路上,北京香厂路小学分校所在,即“新世界”旧址,楼宇依然,风貌未变。城南游艺园,则在“七·七事变”后,改为屠宰场。嗣又迭经变迁,其旧址久已夷为平地,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了。
香厂路曾经被誉为老北京民国初期最好的马路,今天,这里已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次的改造,仅剩几个古色古香的窗户和古朴的楼梯还可以唤起老北京人的记忆,但亲历者恐已年逾古稀或已故去,只有曾经的故事还遗留在宣南作家们的文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