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1-05-24阮献玲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传统节日传统初中语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如今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有策略地对学生进行渗透,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十分悠久,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精髓数不胜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两千多年历史的变迁,也依然被时代传承,一定是有其精妙之处的。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积极正面的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三观和对事物客观的正确认知态度。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在课前预习中渗透传统文化

预习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预习是在一堂课开始学习之前让学生形成对知识大致的了解,有效的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预习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自主预习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从而可以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学习过程。教师要充分地将课前预习的环节把握好,可以在预习之前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展开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可以有效提高预习的效率。为了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建立教材内容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就将传统文化掌握,而且可以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了解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用传统文化传递过来的感悟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中心思想,会更好地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加强文化建设,在生活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文化是有很多元素构成的,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就要加強文化体系的建设,传统文化的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体系构成,将其有策略地渗透给学生,就需要教师带着对学习过程的分析来逐步实现。要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身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地创新自己对教育的认识,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不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努力为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将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融合到一起,教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承者,更是文化知识的探索者,教师要时时刻刻将创新的理念植入学生的心中,要将我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素养。引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只有学生在思想上对传统文化的领会越深,在行为上的效仿才会越强,从而使传统文化起到对学生生活的有效指导作用。

(三)加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如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实现了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能够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手段也逐渐增多,教师的教学方案也不断地向多元化的方向拓展。因此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形势下,教师也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拓展,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思维,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为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用开拓性的目光对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加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将传统文化无形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知识与教材知识结合在一起,产生相互作用的关系,达到学生既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更好地形成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吸取文化的精华。

(四)借助传统节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一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带着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才能够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呢,教师可以借助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例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这都是具有久远历史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在中国的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如写端午节的,苏轼的《浣溪沙·端午》,与中秋节相关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清明节的,杜牧的《清明》,写春节的,王安石的《元日》。诗人常借助传统节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或是思念家乡、亲人,或是寄托对节日的美好祝愿和憧憬。很多古代诗词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古代诗词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诗词作品来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同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

(五)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师要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对语文教学环节设计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其中。首先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筛选一些带有趣味性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是寓言,也可以是故事或者小笑话,题材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内容而定,会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与互动中。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调整,不要一味地只运用一种教学方法,这会很快使学生感到枯燥,要多种教学方式穿插变换地进行,从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住,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现课堂教学的效果都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简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策略地渗透传统文化,不仅使学生对汉语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传统文化,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语教学内容的要求,将教学与传统文化的继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文圩中学 阮献玲

猜你喜欢

传统节日传统初中语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传统节日礼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