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共情陪伴对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影响的实效性研究
2021-05-24郑凌婕
摘要:人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幼年阶段构成了黄金期,即0-6岁能够影响儿童后续成长境况。他们一方面需要开发智能,另一方面也需领悟各类情感,懂得社交技巧,成功打造属于自身的依恋网格,抒发内在思绪,包容他人,管理自身,克服各类考验。本文将立足于共情陪伴,对提高幼儿心理社会能力进行探究。
关键词:共情;陪伴;心理社会能力
一、基本概念
心理社会能力,代表着个体妥当解决常态情境下各项任务的水平,也是其满足自身基本诉求的水平,这一能力可被简要概述为“心力”。共情,我们通常以同理心予以形容,这一概念来自于罗杰斯主张之中,他以人本主义理论为世人所知晓。共情意味着个体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体会其心境、诉求,且促使对方认识到其“支持、认可、鼓励”等积极看法。古语有言,“推己及人”,这一品格实则指代着共情能力。
二、共情陪伴对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影响的实效性探究
(一)幼儿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现状
数年来,各界普遍开始重视共情培养进度,并对相关培训任务加以跟进了解。据研究结果所示,当幼儿未能建立该类能力时更容易存在自私意识,他们无法深入把握他人想法,甚至难以从其他人的视角解读事件、领会情感。因此,从远期视角分析,这类人在步入社会之后,难以和其他人建立良好互动关联,整体协作水准将被拉低,团队往往无法获得更佳成绩。
陪伴是诉说情感的良机,但家长和教师不能只关注陪伴幼儿的时长问题,更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共情陪伴水平。幼儿平时活动期间很可能出现不当举止,他们学习过程中同样不可能总是顺利。若是遇到阻力,他们还会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自身的不满情绪,幼儿冲突事件也时常发生。对此,教师队伍需认真分析幼儿心力建设情形。现阶段,我们可将其心理社会能力归为三类:首先,幼儿携带着两极化的自我定位,在家中耀武扬威或表现的听从规则,但对外则是畏手畏脚或不守规矩。第二,部分幼儿难以控制自身情绪。他们无法包容他人,也无法根据既定场合进入适宜的情绪状态。比方说,图书馆内,他们很可能大声喧哗;若是其他人不配合其提议,则当即发脾气,产生不当举止。第三,幼儿对话过程不具备技巧性,也缺乏胆量。他们往往畏惧社交活动,不懂得如何社交,于是倾向于以拉拽方式引起他人注意,甚至直接动粗,反而不利于其人际对话的顺利开展。
(二)共情陪伴下幼儿心理社会能力提高对策
事实上,围绕幼儿群体推行“心力”教学课程服务期间,教师应当排除说教等强制策略,要尊重儿童诉求,遵照儿童天性,设置利于其产生共情体验的平台,规划活动,引导儿童逐步建构心理社会能力,争取儿童形成完整人格。教师应当将趣味性元素代入课堂之中,从学习、生活、游戏三类环节中贯彻趣味原则。规划教学方案期间,教师应当根据幼儿年龄段属性,赋予教学活动以体验性、游戏性特征。在此列出基本板块内容:
依托视频场景的共情教学活动。以特定活动形式可以拉近老师与幼儿直接的距离,让老师更能走进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一言一行所包含的意义。以“小老虎丹尼尔”共情课程为例,幼儿通过观看视频理解视频内容,既能增加幼儿间的互动交流,又能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信心与解决困难的能力。
体验式园本微课程。教师务必以建设心理建设能力为基本任務之一。比方说,当主题是“集体庆生”时,教师可安排“展示亮点、自我介绍”等活动,带动幼儿群体积极看待自身,也积极评价他人。通过“交换礼品”等过程,幼儿可同班内其他同龄人建立协作的关系,深化协作意识,强化协作能力。
在幼儿综合能力培养上,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情绪管理、自我认知、人际沟通、社会适应等。以情绪管理为例,幼儿需要先认识到情绪的种类及特征,然后在日常生活中识别情绪,最后再学会如何管理情绪。对于小班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情绪管理的第一课就是融入集体,老师开展生活情景小课堂,让幼儿在设定情境下学习,如与家长分别的情景、高兴的情景等,让幼儿通过一个又一个情景融入到班级集体中去;对于中班阶段的幼儿来说,情绪管理课程的重点在于情绪管理方法,设定遇到困难、问题的情景,如弄坏了东西、被朋友拒绝等情景,让幼儿去面对、思考和解决,引导他们反思情绪,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对。此外,老师还可以设置“情绪驿站”、“坏心情树洞”等环节,逐步提升幼儿情绪管理能力。基于此,幼儿的情绪波动与变化都可以被老师感知到,幼儿心理得到照顾。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绘画、唱歌、跳舞等,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开心愉悦……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培养幼儿融入集体的积极性,从被动融入转变为主动融入,并于同学建立良好的友情。基于小班幼儿视角,可开展“好朋友互相帮助”系列活动,增进同学间的沟通交往;基于中班幼儿视角,可开展“被拒绝怎么办”“关心他人”等活动,让幼儿对朋友的认识更加深刻,促进他们友谊的建立;基于大班幼儿视角,可开展“换位思考”、“学会说对不起”等活动,逐渐提升他们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学会说对不起”活动课程为例,为幼儿播放特定情景视频,引发幼儿的讨论,最后总结做法,让他们明白如果意识到是自己错了,必须要勇敢站出来说“对不起”,并想办法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弥补。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幼儿面对困难的信心、解决困难的能力。通过让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城市中的社会角色,如记者、警察、摄影师等,每个角色都有相应任务,以任务的形式,让幼儿主动去沟通,既完成任务、提升能力,又更加深刻认识这个城市、这个世界。
结语:
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所有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们发现幼儿在性格方面都具有显著成效,他们既乐观又自信,懂得主动表达自己的新想法,可以和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同时,老师也更加理解幼儿的心理,更加关注“特殊儿童”。在此,我们在未来会更加重视情境教学,以此提升培养策略,为幼儿一生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怡铭. 运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J]. 甘肃教育, 2019, 628(08):128.
[2]丁月, 麦共兴. 共情陪伴视域下幼儿自主性发展策略[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8(12):46-48.
[3]张甜.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 000(002):85.
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幼儿园 郑凌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