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2021-05-24佘曼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佘曼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懂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把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从而更好地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我的语文课堂也尝试着将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这种多媒体手段来辅助自己的教学,使我的语文课堂由枯燥乏味变得栩栩如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谈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与教学体会:

一、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媒介,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形式来创设情境,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来快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他们对学习的渴望,促使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而富有生机。

二、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运用图画、投影、录像、电影及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创设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使他们获得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突破学习上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科普知识短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对于文中的“超声波”、“无线电波”、“反射”、“障碍物”等较为抽象的词汇,学生难以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动感的画面和直观的指示图形,并配以文字说明,让学生理解蝙蝠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原因,以及超声波与无线电波的联系,学生在视觉形象和听觉理解的共同作用下,思路豁然开朗,从而突破了学习的重难点。

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训练听力,提高朗读能力

听力和朗读能力是语文学习中所运用的重要能力,以信息技术为训练载体,练习学生的听力和朗读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秋天的雨》、《珍珠泉》、《荷花》、《鸟的天堂》等优美散文时,我会使用课文朗读录音、磁带或者“数字化校园”等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听范读资料,训练听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体悟作者的感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朗读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进度进行跟读、自读、有感情地朗读,结合范读中语速、节奏的变化,体会作者的感情,从而真正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四、以信息技术为抓手,拓宽知识面,加强思维训练

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由传统的封闭式学习环境转入到极其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通过在网上查阅学习资料,在线学习和交流、讨论,拓宽学习视野,拓展知识面。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其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愿望,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造机会,为他们开发创新思维提供有效的空间。

我在教学《蟋蟀的住宅》课文时,利用网络这一多元化的媒介,结合教学目标,编辑整合了网络“资源库”,这给学生提供了开拓视野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和拓展知识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上阅读“资料库”中的相关信息,以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比较、综合的过程,进一步加强了创新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五、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阅读训练,提升理解能力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研究与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将更具个性化、多样化、情境化、综合化,我在尝试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同时,也尝试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阅读训练,以此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1.美文精读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精读方法,用多媒体或“数字化校园”出示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并交流阅读所得。

2.主题研读

学生围绕教师提供的主题,自由阅读大量有关文本。教师可建立“主题阅读资源库”,学生从资源库中获取相关资源,并在班级交流阅读心得。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围绕“我爱家乡”这一主题,阅读相关文章,体会其中的乐趣,并从中交流、总结阅读的方法。

3.个性阅读:学生根据需要大量地、快速地阅读,并从中自主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阅读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所得通过语言文字,即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还可以在班级主页或论坛上交流收获和感想。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必将为小学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更好的传授知识提高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新课程改革”这朵红花在“信息技術”这片绿叶的衬托下,必将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育改革的推进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帆.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

[2]高小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

黑龙江省讷河市红五月学校 佘 曼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