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研究:现状、演进、热点与前沿
2021-05-24李端英
杨 群,李端英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100)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简称CUBA)是首个面向全国高校和社会的单项篮球赛事,始终以“立足学校,育人为本”为初心,以发展篮球后备人才为使命。CUBA 给中国篮坛和高校体育注入了“新鲜血液”,也是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助推器”。学术界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研究也在不断跟进,经过20余年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虽硕果丰盈,但鲜有对于研究宏观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以量化和定性双结合的方法运用Citespace5.3 软件构建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知识结构,从而揭示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前沿热点与演进路径,有助相关研究者准确把握CUBA 联赛发展规律和新方向,从而推动CUBA联赛朝着更加持续、科学的方向迈进。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表1 文献检索信息一览表
1.2 研究方法
1.2.1 知识图谱法
知识图谱是在科学计量学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科学、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1],这一方法将研究领域内的大数据信息通过可视化、图谱化的形式挖掘出来,客观地呈现出研究领域发展轨迹、研究前沿、结构特征以及总体概况等[2]。主要借用研究工具 CitespaceV,进行数据处理、功能规划、制图等运行操作,如图1 所示。
图1 技术路径图
1.2.2 数理统计法
借助Microsoft2020 对年发文量、核心作者、关键词、中介中心性等主要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趋势分析
某研究领域的发文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整体发展概况[3]。对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的发文量(图2)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整体上呈波浪式增长态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初期、高速发展、缓慢平稳发展3 个发展区段。2002年之前 (初期阶段),CUBA 联赛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较少,年均发文量均少于6 篇,表明在这一阶段对CUBA 联赛研究关注度不够,相关论文的研究多是技、 战术的统计分析。2002~2006 年,此阶段年发文量渐增,CUBA 联赛研究受到进一步的关注,相关研究就此展开。2006 以后(高速发展阶段),年发文量开始出现大幅增加,在2010 年达到阶段性峰值点,表明CUBA 联赛在相关领域中成为热门研究主题。2011 年后(缓慢发展阶段),CUBA 联赛研究相关论文的年发文量增速渐慢,自2010 年达到峰值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是年均发文量仍然保持在20 篇以上,CUBA 联赛研究进入平稳发展期。
图2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研究年发文量
某一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年发文量不具备累积型变量的特性,所以在不同年份的年发文量增长量的起伏变化,规律性差,因此对该领域学术趋势的反映有误差[4]。为更真实地反映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学术发展趋势,笔者对CUBA 联赛发展研究相关论文的年累积发文量进行统计,并尝试用Spss 和Excel 对其进行函数曲线拟合,测试后发现,其与二次曲线的拟合程度较好,拟合度R2=0.984。据图3中的拟合曲线可以清晰地看出,未来5 年内,CUBA 联赛研究的累计发文量曲线预计会有明显的拐点下行趋势,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度在逐渐减弱。若近几年内没有找到新的研究突破口,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研究热情将会逐渐消退,相关发文量也会逐年减少。
图3 CUBA 研究学术发展趋势拟合曲线图
2.2 作者合作分析
在同一研究领域内,作者发文数量与该领域研究成果成正比,选用作者发文量作为某一研究领域科研表现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普莱斯定律规定[5],核心作者计算式:J=0.749(Mmax)1/2,依据表2 数据,计算得出 J≈1.7(篇),取整后为 2篇,即只有发文量≥2 篇才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统计后共20 位,占总体的18%。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共为53 篇,总篇数的11%,作者所属的单位主要是集中在师范类、体院类、综合类3 类高校。
从作者的发文量看,图中每个节点大小与作者的发文量成正相关,节点间连线数量与作者之间的合作紧密度成正比。如表3 和图4 所示,宋振镇(华侨大学)发表7 篇,处于榜首,李慧林(华中师范大学)和周勇(杭州师范大学)位处其二,发文量均为4 篇,第3 名共有4 位,分别是翁荔(杭州师范大学)、张剑珍(华侨大学)、孙辉(华东师范大学)、李正贤(浙江林学院)。
从作者合作现状看,周勇-翁荔-汪玲玲-陈南生这一研究团队主要以CUBA 联赛发展状况、 借助技术指标分析大学生球员竞赛能力; 探究CUBA 联赛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为主要关注点; 孙辉-李树旺-尹博-刘刚他们关注领域集中在CUBA 赛制研究,分析技术指标量化反映技战术水准; 李慧林-郭民-冀抗印这一组学术团体则围绕着CUBA 联赛管理体制,联赛发展优势,联赛竞赛水平等方面展开。综上而言,近20年CUBA 联赛发展研究主要是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整体概况,仅形成少数学术共同体,学者们主要是依托同一地域、师生间的合作方式居多,相反跨行业、跨领域的横向合作颇少,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
表2 CUBA 联赛发展累计发文量的曲线拟合结果
表3 核心作者信息一览表
图4 作者合作图谱
2.3 机构合作共现分析
对某一领域的科研机构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呈现出研究力量分布,更加清晰地掌握其科研水准以及影响力度[6]。运行软件,生成CUBA 篮球联赛机构合作图谱(图5)。从机构的发文量角度看,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部所在节点最大,该机构发文量10 篇,排在首位;排名第2 的是华侨大学,共发文9 篇;排名第3 的是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发文8 篇。前10 位科研机构主要是综合类院校、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一方面表明综合类院校(5 所)及师范类院(3 所)是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主要力量,对该领域研究专注度高;另一方面看,体育专业院校(2 所)研究的贡献相对较少。进一步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机构整体上呈现散点状分布,稳态合作单位未形成。这也使得学术资源流动受阻,学术单位间无法形成合力。因此,要实现CUBA 联赛快速稳定发展,需要相关研究机构之间强化合作与交流,努力搭建起良好的学术研究平台,实现多方渠道的科研资源共享进而促进理论层面进步,为CUBA 联赛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图5 机构共现图谱
2.4 研究热点分析
2.4.1 高频关键词和高中介中心性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高度浓缩,可反映文献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和研究者感兴趣的学术话题[7],借助关键词可准确地捕捉到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出现频次与中介中心性的高低都与其所包含的研究热点关注度成正比。从高频关键词角度看,该研究领域关键词出现频次前5 位的分别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330 次)、篮球(72 次),大学生(58 次)、高校(27次)、发展(26 次);从中介中心性角度看,中心度值排在前5 位的依次是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0.75)、大学生(0.31)、篮球(0.30)、篮球比赛(0.14)、高校(0.13)。两者呈现高度吻合。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热点主要是以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为中心,向高校、大学生、篮球、篮球比赛4 个子研究方向延伸。
表4 关键词及中心度一览表(频次≥10)
图6 关键词共现图谱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行程序,得到关键词共现图,在此基础上进行聚类后生成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发展研究的聚类图7。结合高频关键词分为5 个研究知识群。
C0 知识群: 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市场营销与赛事发展。该聚类主要对联赛市场运行和营销进行研究。CUBA 联赛是仅次于CBA(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的第二大篮球赛事,赛事整体发展势头向好,赛事营销宣传前景良好,但是在赛事运行发展中也呈现出诸多问题。诸如,联赛市场开发、营销;品牌开发;资金来源等。许传宝在针对联赛市场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大学生篮球联赛定位跨度过大,目标定位从大学逐渐地转移到职业市场领域,这与“以人为本,与人第一”的建赛的初心相矛盾,他进一步总结了联赛市场开发呈现联赛创新力不够强、个性不鲜明;品牌联想效果不突出;市场不够集中的特征[5]。王嘉锘从市场营销要素视角对CUBA 赛事进行剖析,提出了将高校篮球赛事资源进行整合、 积极引进著名媒体搭建高质量赛事推广渠道、 尝试开发周边体育产品设计等3 种策略来进一步促进联赛市场运行[8]。同样顾茜从关系销售的新视角入手对联赛市场营销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指出CUBA 有必要借鉴当前先进的关系营销理论,引入新型的关系营销概念,在对新市场不断考量的基础上去分析群众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吸引顾客关注[9]。网络社区、微众号、短视频等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给联赛市场化的推广提供了新途径。郭华认为要借助互联网这一媒介实现多元化的联赛宣传[10],同样也有学者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下,要依靠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管理优化体育内外环境、 建立以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机制、 找准市场定位明确市场消费人群这3 种方式来推动赛事更好地发展[11]。另外,张易、叶毅等人则从品牌学的角度来阐释了CUBA 品牌的价值所在,借助品牌“桥梁”可以提升学校无形产值,扩大高校体育市场[12]。还有学者更是将CUBA赛事定位到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展市场。
C1 知识群:关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技战术内容的相关研究。比赛质量是联赛发展之本。比赛质量对联赛的发展有质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于技、战术水平和整体竞技水平的表现力。主要是以个别CUBA 强队和邻届参赛队伍为研究对象,采用基本的统计研究方法,研究攻守技战术特点、分析优缺点等,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应解决措施,为提升联赛竞技水平,促进联赛发展打下基础。宋鸽、李芃松[13]运用SPSS 统计分析,以4 个分区参赛的男女队伍为研究对象,将12 届的技术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数据显示,4 个分区间的差距在逐渐减小,但东北赛区还是多面领先。鲁传玲、邢少琴[14]等,将第 4 届和第 5 届的12 项攻守指标统计对比发现,女篮有6 项指标都取得进步,主要是体现在得分;男篮有5 项指标也得到提高,尤其是在抢断球方面。但从失误率方面来看,培养技、战术能力和意识强,传、 控球能力较强的核心队员是CUBA 人才培养的重点。还有些研究是针对于某一队伍自身比较[15-17]。在比赛中,篮板球是攻守转化及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控制篮板球是篮球运动当代化的重要特征。陈哲夫,陈世雄在对比中日大学生球员后发现,我国外线球员拼抢意识差,过分依靠内线拼抢、进攻节奏慢、打法单一,内外线结合能力差、身体对抗性弱[18]。
C2 知识群:篮球联赛中运动员发展以及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联赛的发展是第一要义,后备人才既是推动联赛不断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我国篮球发展的重要一环。张崇民从职业体育角度对CUBA 成为篮球人才库进行论述,高校作为篮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条件虽已具备,但联赛体制仍需改善[19]。周勇认为高校是优秀篮球后备力量的资源库; 篮球强国的篮球人才也是集中在高校,美国的NBA 和NCAA 就是很好的范例[20]。只有“新鲜血液”源源不断涌入才能使联赛不断向前乃至为中国篮球发展蓄力,但是“血液”注入的困难也是十分突出的。优秀大学生球员进军CBA 的产出比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双轨并行的管理体制势必会产生矛盾[21]。
C3 知识群:CUBA 联赛发展对学校教育及校园文化影响的相关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中介,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展现,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郭时萍认为CUBA 联赛对大学生的塑造不仅仅体现在身心素质方面,还包括文化科学、思想道德、审美素质这 3 方面[22]。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任晋军、 郭兆霞两人从校园文化的本质出发认为校园本就是联赛发展的“沃土”,具有浓厚的“校园底色”[23],联赛借助篮球运动特有的“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多元化、立体化搭建平台。同样,还有学者基于文化视角对联赛发展进行探究,CUBA 联赛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24],包括物质、精神、制度3 个维度。
C4 知识群: 经典范式研究;CUBA 联赛发展-现状-对策。CUBA 联赛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末中国篮球出现严重滑坡、国家队在国际赛场连续败北、 后备人才紧缺的历史背景下成立,CUBA 联赛是体教结合、融合之路下“里程碑”式的尝试,CUBA 联赛的出现给中国篮球的发展注入新动力。CUBA 联赛虽规模宏大,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22],但也存在管理体制层面职权不明确,机构间相互矛盾,双轨运行模式;竞赛制度层面赛制设置不合理,场次少,基层比赛规模小[25]。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视角也不断细化,如:以赛制改革为切入点分析对联赛发展的影响。蔡莉、王连聪将高度提升到中美对比层面,采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了中美大学生篮球联赛之间异同[26]。还有学者利用 TOP K Ranking 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归纳出影响联赛发展的五大因子群分别是竞技、体制、经营、品牌文化和法制监督,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现状类研究为CUBA 联赛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这对于深入了解CUBA 联赛发展状况有重大的意义。
图7 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2.5 研究前沿分析
结合关键词的时区图变化,可以更加直观显示CUBA 联赛研究在某一时期的研究轨迹及发展趋势[27]。从整体趋势来看,CUBA 联赛发展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中前期,后期研究热点的分化度不高。从研究内容的演化来看,早期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对技战术统计分析、 联赛整体发展现状及竞赛层面对策研究。随着时间推移和研究维度逐渐向纵深延伸,中期研究范围越来越细化,从最初针对联赛本身慢慢演化到篮球文化、体育文化等文化层面和联赛产业化、品牌建立、市场化、体育产业的发展等经济层面的研究。新媒体涌现,数字化时代,研究领域也逐渐延伸到互联网、新媒体宣传等体育舆情的研究。另外,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运动员。研究主题随着时间推移更加趋向多样化,研究领域整体上趋于综合化。
图8 关键词的时区图
3 结论
通过对462 篇CUBA 联赛发展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发现:1)CUBA 联赛发展研究发文量从2000 年开始逐渐增多,并呈现出波浪式演变的趋势,进入到2003 年以后,该领域相关研究更是进入到一个繁荣期。2)研究机构主要以首都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为代表,综合性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为主要生力军,专业体育类院校对其关注度较低。同时,科研机构间的合作较少,尚未形成稳固的学术平台。3)核心研究人员以宋振镇、李慧林、翁荔、周勇、孙辉等为主要代表。目前,虽已形成了小部分合作团体,但合作紧密度不够高。4)研究热点与前沿主要是集中在技战术水平、后备人才培养、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对策等方面,具有系统化、多元化和创新性。CUBA 联赛发展现已有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但结合文献研读该研究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科研机构、作者间合作机制尚未建立;2)研究范式、路径、视角已有一定突破,但研究领域维度需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