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5-24王书民

河南医学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罗非班溶栓班组

王书民

(内乡县中医院 急诊科,河南 南阳 474350)

脑梗死临床发病率高,常起病急骤,进展迅速,且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临床应及时恢复灌注血流,缩小脑梗死面积[1]。临床多采用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能激活纤溶酶原,有效再通血管,但溶栓后血管可能再次闭塞[2]。替罗非班属于一种非多肽类物质,能抑制血栓生长与扩散,抗血栓形成,于溶栓后早期静脉注射可预防血栓再次形成,缓解病情进展过程[3]。本研究探讨在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内乡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溶栓组(42例)和替罗非班组(44例)。本研究经内乡县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溶栓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2~78岁,平均(59.62±8.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4.5 h,平均(2.41±0.93)h;22例梗死部位为基底核,6例为脑干,7例为脑室旁,4例为小脑,3例为丘脑。替罗非班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43~79岁,平均(60.21±8.2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6~4.5 h,平均(2.54±0.86)h;23例梗死部位为基底核,7例为脑干,7例为脑室旁,3例为小脑,4例为丘脑。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脑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经脑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梗死;(2)符合静脉溶栓标准;(3)伴有神经缺损症状。

1.2.2排除标准 (1)需血管介入治疗;(2)脑出血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3)严重凝血功能障碍;(4)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5)伴有颅内动脉瘤等高危出血风险;(6)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1.3.1溶栓组 患者接受脱水、活血化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采用rt-PA(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国药准字S20160055)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9 mg·kg-1,10%静脉推注后剩下90%静脉滴注,24 h后行颅脑CT。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口服,每次100 mg,每日1次。氯吡格雷首次口服300 mg,之后每次75 mg,每日1次。

1.3.2替罗非班组 基础治疗、rt-PA静脉溶栓、溶栓后双抗治疗同溶栓组。溶栓后24 h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199),剂量为5 μg·kg-1,然后静脉持续泵注24 h,剂量为每分钟0.1 μg·kg-1,连续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

1.4.1神经缺损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 d、治疗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情况。总分0~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其中,0~1分为正常,2~4分为轻度,5~15分为中度,16~20分为中重度,21~42分为重度。

1.4.2疗效 根据患者症状和NIHSS评分评估疗效。显效:症状完全消失,NIHSS评分降低90%~100%。有效:症状明显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89%。无效:症状未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3生活能力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采用Rankin修订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总分0~6分,分数越高生活能力越差。

1.4.4血小板功能 治疗前、治疗7 d后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包括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最大聚集时间。

2 结果

2.1 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 d后,替罗非班组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2.2 疗效溶栓组无效7例,有效14例,显效21例;替罗非班组无效2例,有效17例,显效25例。替罗非班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42/44)]较溶栓组[83.33%(35/42)]高(P<0.05)。

2.3 mRS评分治疗前,两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月后,替罗非班组mRS评分低于溶栓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mRS评分比较分)

2.4 血小板功能治疗前,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最大聚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低于溶栓组,最大聚集时间短于溶栓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功能比较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性疾病,脑组织缺血、低氧引起缺血性坏死,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rt-PA静脉溶栓能尽快疏通闭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但溶栓后血管再通患者中16%~34%易再次发生闭塞,导致病情恶化,临床症状加重。吴佳逢等[5]研究表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缺血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替罗非班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溶栓组,治疗1、7 d后NIHSS评分低于溶栓组。这说明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脑梗死的效果较好,能改善神经缺损情况。替罗非班是新型抗血栓药物,能拮抗血小板膜糖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且对于血管中新形成的血栓具有明确的溶解作用,可以进一步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疗效显著[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7 d后替罗非班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低于溶栓组,最大聚集时间短于溶栓组。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起效迅速,能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再次发生脑梗死[7],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8]。

综上所述,rt-PA静脉溶栓后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进一步提高脑梗死的疗效,改善血小板功能及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提高生活能力。

猜你喜欢

罗非班溶栓班组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替罗非班规范化给药流程的临床实践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HPLC法测定盐酸替罗非班注射液中光学异构体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