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2021-05-24马琳娜
马琳娜
(确山县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河南 驻马店 463100)
黄疸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及其他器官黄染,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1]。目前,临床上针对病理性黄疸主要采取光照、药物手段治疗,其中以蓝光照射最常见。蓝光照射见效快,疗效确切,备受临床认可[2]。但仍有部分患儿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出现复发,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因此,寻找影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的意义重大[3]。本研究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确山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9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19例患儿包括男61例,女58例,胎龄28~42周,平均(33.16±2.81)周,足月76例,早产43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科学》[4]中有关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②出生后24 h出现黄疸,胆红素>102 μmol·L-1;③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85 μmol·L-1;④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0.6 μmol·L-1;⑤早产儿血清胆红素>225 μmol·L-1;⑥黄疸持续时间>2~4周或进行性加重;⑦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严重先天性疾病;②严重病毒、真菌感染;③肝功能障碍;④遗传性疾病导致的黄疸。
1.3 治疗方法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肝酶诱导剂、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按照光疗指征[5]进行蓝光照射。使用双面蓝光管,每管20 W,照射前需提前预热,待照射温度为30 ℃开始实施治疗。治疗过程中利用黑色不透光衣布遮盖患儿双眼及生殖器,之后再给予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8~12 h,后间隔时间为12~16 h。实施照射治疗过程中每隔1 d进行1次胆红素检测(正常值<220.6 μmol·L-1)。
1.4 收集指标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仔细查阅患儿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新生儿性别、体质量、出生孕周(早产或足月产)、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妊娠高血压情况,以及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等情况。妊娠高血压:在新生儿发病前有明确的高血压史,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19)》[6]中的诊断标准。新生儿Apgar评分包括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呼吸、运动及反射共6项评分,总分为10分,7~10分为正常,4~6分为中度窒息,<4分为重度窒息。参照《儿科学》[4]中的相关标准评估患儿治疗后是否复发黄疸。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119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在综合对症治疗后黄疸减退,血清胆红素已恢复至正常水平(109.6~123.5 μmol·L-1)。根据治疗后是否复发将患儿分为复发组(39例)与未复发组(80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不受性别、体质量、出生孕周、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新生儿肺炎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妊娠高血压、母乳喂养不当、感染的影响(P<0.05)。见表1。
表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n)
2.2 多因素分析将表1中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是否复发作为因变量(复发=1,未复发=0),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妊娠高血压、母乳喂养不当、感染均可能是诱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表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科的常见疾病。针对病理性黄疸,临床上普遍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以促使胆红素转化为水溶性异构体,促进血液中胆红素的排出。但在光照过程中患儿容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腹泻、发热、食欲下降、呕奶等,且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因此,需要早期有效识别可能诱发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针对性防治,以降低复发风险[7]。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母乳喂养不当、感染均可能是诱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因素。针对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妇,胎儿在宫内长期处于慢性低氧状态,致使胎儿胆红素生成过多或排泄能力下降,导致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胎儿在宫内缺血低氧的程度与疾病发生时间和病程有关,发病越早,病情越严重,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因排泄功能不佳,易导致机体产生的胆红素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增加治疗后复发风险[8]。母乳内β-葡萄糖醛酸酶可增加肠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抑制肝参与胆红素代谢。病理性黄疸患儿需要接受8~12 h的蓝光照射,在此期间母乳喂养不足。尽管患儿治疗后黄疸消失,但因母乳摄入量不足而导致排尿及排便减少,不利于血清胆红素的排出,继而增加治疗后复发风险[9]。因此,临床中应在患儿治疗期间给予必要的母乳补充,以促进患儿正常排尿、排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与新生儿体内细菌感染未得到控制,使得红细胞受损加快或破坏新生儿肝细胞排泄系统有关[10]。若未持续给予患儿抗感染药物治疗以及定期保肝、退黄,新生儿肝功能和代谢功能均会逐渐下降,使黄疸治疗后反复发作。蓝光照射仅作用于患儿皮肤浅表组织,虽然能够使黄疸消退,但较难起到减轻感染及改善肝代谢功能的作用。这导致机体内胆红素水平排泄异常,胆红素水平升高,最终再发黄疸。
妊娠高血压、母乳喂养不当、感染均是诱发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后复发的因素。因此,临床中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积极制定早期预防对策,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