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土大地上的梨园之花

2021-05-24王敬东

剧作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京剧院京剧艺术

王敬东

熟悉马佳的人都说:“她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她就是为京剧而生的。”1983年出生的她,十岁开始学习京剧,工青衣、花衫,十八岁进入国家十大重点京剧院团——黑龙江省京剧院工作,快速成长并迅速成为单位的生力军。2003年以来,她先后斩获了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文华奖、白玉兰戏剧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四十余个,成功地塑造了白素贞、王宝钏、穆桂英、柯湘、无容、赵一曼等诸多角色,确立了省级京剧领军人才地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不一样的童年

儿时的马佳,聪明伶俐,能歌善舞。一天,当地业余京剧学校的刘老师与马佳的母亲在闲谈中说道:“这孩子嗓子好,长得水灵,让她去学京剧吧,说不定将来能成角儿呢!”母亲见马佳对京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就真的把她送去学习京剧了。从此,马佳便走进了京剧艺术的大门,开始了她的艺术人生。那一年,马佳十歲。多年后,刘老师的话应验了,她真的成了国家重点院团的台柱子。

每当回想起童年学戏的经历,马佳都会感叹:“京剧艺术给了我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童年,给了我非比寻常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1993年,黑龙江省京剧院委托佳木斯艺校向全市招生,马佳前去应试。她凭借清亮、甜润的嗓音,从六百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录取进入佳木斯戏校学习,从此,开始了专业化训练。

当年,马佳是京剧学习班里年龄最小的,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吃过的苦可想而知。京剧是综合表演艺术,开蒙训练的苦是一般人体会不到的。跑圆场、压腿、踢腿、拿顶、虎跳、小翻、吊嗓等,每一个项目都不是轻而易举能做好的,不仅需要刻苦的训练,还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永不言弃的毅力。

马佳从开始住校学戏就遇到了很多难题。因为年龄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洗衣服等小事儿对她来说都是难题。她凭着极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加上对京剧艺术的热爱,才能始终秉持初心,努力刻苦地坚持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单调、乏味的学戏生活,她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七年。

在那段日子里,马佳的身上时刻透着刻苦进取的精神,刻苦地练基功、学唱腔、学武功。每天天没亮,她就起床到院子里练“私功”,练完再学习洗衣服等日常生活的技能,然后再进入课堂学习。每逢周日放假回家时,母亲就骑上自行车,带着她到松花江畔吊嗓子、跑圆场。时间久了,很多人都认识了这个刻苦、上进的小姑娘,都很喜欢她。有的人会给她带吃的,会对她说鼓励的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马佳完成了从懵懵懂懂到知书达理、从乖巧伶俐到亭亭玉立的蜕变,也真正开启了京剧艺术之路。

“我是幸运的”

“我是幸运的”是马佳常常说的一句话。在她看来,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会遇到贵人,或指导她提高技艺,或给她展示的机会,或帮助她渡过难关。这些贵人让她的艺术生涯充满了各种机缘巧合,引导她、扶持她、帮助她,使她走向一次又一次成功。马佳为人坦白谦和,在她身上始终有一种刻苦向上的劲头,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赢得了领导、老师和同事的信任和钦佩。看似是机缘巧合的贵人相帮,实则是她拼搏进取的必然结果。

2000年,马佳刚刚从戏校毕业,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成了她命运的一次重要转折。她参赛时表现突出,引起了时任黑龙江省京剧院院长张新民的注意。张新民说:“这姑娘唱念做舞俱佳,是块好材料,是可造之才。”赛后第二天,张院长就亲自给马佳打电话:“我们黑龙江省京剧院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想不想来?”马佳惊喜地当即表态:“我愿意来,能到省级京剧院唱戏,是我的幸运。”

进入黑龙江省京剧院后,因为马佳的天赋和刻苦,很快就成了院里重点培养的对象。剧院也为她的成长和提高全力投入。张新民院长亲自安排聘请张派名家林桂兰教授马佳《凤还巢》和《二进宫》。不久,马佳第一出打炮戏《凤还巢》公演,演出获得了成功。通过不断地学习,马佳的技艺不但得到了提升,更增强了信心。从那时起,她更加坚定、虚心地学戏,刻苦练功,全身心地投入京剧艺术,向各路大师求艺,走向了新的历程。

梅兰芳大师曾经说过:“京剧演员学好昆曲,才能更好地演好京剧。”2002年,上海剧协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京昆艺术研修班。马佳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主动要求参加。学习期间,上海昆剧团梁谷音老师向马佳传授了《思凡》《说亲》《痴梦》三出戏。马佳从梁谷音老师身上看到了昆曲名家的艺术气质和韵味,汲取了昆曲的丰厚营养,领悟到三个不同角色的差异化表演。在日后的表演中,她更加注重在韵味上下功夫,发扬昆曲唱腔优雅、表演细腻、身段柔美等特色,使她的表演风格耳目一新。

2005年,她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期间,观看了刘秀荣主演的《白蛇传》《战洪州》资料片,对王派唱腔和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秀荣是“通天教主”王瑶卿、赵桐珊(艺名芙蓉草)的弟子,是王派最杰出的传人。由于王派表演难度较高,所以传人较少。善于思考的马佳在研究分析了各个流派的表演特点后,认为王派表演擅长青衣、花衫兼刀马旦,技艺全面,很有独到之处,便萌生了学习王派的念头,并开始了拜师之路。

经过长期考验、考核,2009年,马佳终于圆了自己的拜师梦。74岁高龄的刘秀荣先生将她收为入室弟子,并开始了悉心的教授。最初,刘先生一周只给她上两天课,随着师徒感情的加深,加之马佳自身天资过人、刻苦努力,她的进步神速。师徒二人都铆足了劲儿,刘秀荣先生准许马佳每天到家里学戏。刘先生家的客厅、小区庭院成了马佳的教室和排练场。在四年的时间里,马佳不仅谙熟了全部《王宝钏》以及《白蛇传》《战洪州》《游龙戏凤》《百花赠剑》《霸王别姬》等多个剧目,还在把握人物、刻画人物方面有了较大提升。水袖、圆场、打出手等武功技艺也成为她表演中的亮点。

对于学习,马佳始终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学习也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她始终认为,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需要用一辈子来学习,汲取多方面营养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马佳在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排练和演出时,利用排练的休息时间,隔天就去京剧名家沈健瑾老师家请教,直到演出任务完成。

在京剧名家沈健瑾老师眼中,马佳是一个很争气的学生——她台缘好,人品正,有艺德,对京剧艺术充满敬畏之心,对艺术有追求,对自己有要求。

黑龙江省京剧院党委书记李跃鹏在评价马佳时说:“马佳是一个时常能够给人带来惊喜的演员,在她的身上有那么一股子狠劲儿。她对京剧艺术有坚持,有追求。”

黑龙江省京剧院院长李钟说:“自从迈进京剧艺术的大门后,她一直秉持着对京剧艺术的敬畏之心,对观众的尊重之心,传承国粹的责任之心。”

这些评价反映出马佳对京剧艺术的态度,她把京剧艺术当成了她的生命,把汗水洒在苦苦追求的路上。马佳是幸运的。她生在尊重艺术的新时代,工作在关注人才发展的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受教于德艺双馨的京剧艺术家们。她的幸运又何尝不是用自己的优秀品格和刻苦精神赢得的呢?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老师、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马佳性格坚毅,好学上进,对待专业始终保持着以苦为乐的态度。这正是马佳成长进步的主要原因。京剧行当里的人常说:“要想出来,要想成事,就得吃得了这个苦。”开蒙期的基功训练,戏校七年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工作后的伤病苦痛都没能让她停止前进的脚步。在遇到瓶颈期时,在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她从不退缩,从来都没停止对更高目标的追求,始终都行走在学艺的路上,上进的学习态度和刻苦拼搏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位身边人。

她倾情投入多个行当,努力钻研,将各流派的艺术特色融会贯通。一个动作,一个亮相,十遍不行就练习百遍,甚至千遍,在这一遍一遍的重复中达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在学习和排演《白蛇传》之前,马佳从来没有接触过武戏,院领导和同事们都很担心她是否能完成高难度动作“踢出手”。导演考虑到马佳的本行,想让小青来完成该动作,马佳却坚持要由她自己来完成。她反复琢磨动作要领,加紧训练,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重复踢槍的动作,直到符合要求,能够登台演出。

在参加梅花奖比赛之前,马佳胯伤发作,疼得根本无法睡觉,走路都是瘸的,可她依然坚持排练。她践行和传承着“戏比天大”的行规,忍着剧痛登台演出,全身心投入,忘却了伤痛。同事们都说她是拼命三郎,不像个女生。

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马佳从不满足于一个阶段的成绩,始终保持上进心,在艺术上寻求突破,攀登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峰。在向李玉芙、阎桂祥、沈健瑾、刘秀荣等国内京剧名家学戏的过程中,她更加认识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需要不辍的刻苦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也越来越宽,她更渴望在艺术上的不断突破,她不再满足于省内而是放眼全国。马佳就是在不停的感悟和苦学中一次次地进步和提升的。

马佳说:“观众对演员是有要求的,而且会越来越高。观众喜欢你,更喜欢看到你的进步和变化,希望你展示更多的东西。眼界不能有局限,要始终眼光向前,争取更高的平台、更大的舞台。”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我就是戏里的那个人

马佳喜欢京剧。她在舞台上饰演的每一个角色都会给她带来新的感受和体验,能够在舞台上塑造不同的人物对她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贫贱不移、勇于追求纯真爱情的王宝钏,贤淑温柔、为爱甘愿付出一切的白素贞,坚守信仰、甘用热血沃中华的赵一曼,树立于美丑妍媸间的正确价值观与爱国情怀的奇女子无容……这些角色让她感动,让她痴迷。

在马佳的性格中开朗豁达占主导地位,但也不缺乏女性的心思细腻,感性重于理性。在她看来京剧表演正是感性人做感性的事。在京剧程式化表演中,更要注重细节处理,才能为角色增色,才能展示出自己的风格。

2015年,马佳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角逐。她凭借细腻的表演、精湛的武功,最终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殊荣。

刘秀荣先生亲授给马佳的这出《白蛇传》唱念做打繁重,毫无歇工,既有感情细腻的文戏,又有“剑套子”“云帚”“踢出手”等高难度的武戏,若非拥有扎实过硬的基本功难以驾驭。白素贞是马佳最喜欢的人物。她关注白素贞温柔、坚贞、刚毅的性格,通过对细节的巧妙处理展示人物性格。《游湖》一折的唱段着重抒情、流水对唱,她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完美地唱出了花衫特有的韵致,表达出白素贞初到人间无法抑制的激动与好奇;有意温柔、无意失神的语气转换,似自言自语般表现出白素贞的爱慕之情;临别时的一句清唱“莫叫我望穿秋水,想断肠”,音色清润甘甜,柔情似水,准确表达了白素贞内心的矛盾和复杂,让观众不禁为她情牵一线。在《盗仙草》《水斗》中,又一改形象,柔中见刚,踢枪快如闪电,满台飞舞,让人眼花缭乱。

角色不是空壳,不但要注重围绕人物的细节刻画人物,也要靠武功技艺来展示人物。表演中既要塑造好角色,也要充分展现个人的艺术魅力。以人为本是塑造角色的根基。要想塑造好一个角色,首先是理解人物,其次是体现人物。近几年,马佳主演了《赵一曼》《月照塞北》《奇女无容》等剧目。她根据戏情、戏理,依托传统戏的基本功,深入理解和把握角色,成功地塑造了赵一曼、王竹青、无容等不同时代、性格迥异的人物。

京剧演员的台前幕后是两个世界。台上光鲜、幕后艰辛是京剧演员的真实人生。光鲜亮丽的背后是千百次的锤炼。对戏曲的坚守需要有超人的毅力,耐得住寂寞,摒弃杂念,要沉下心刻苦用功和认真演出。马佳是一个性格开朗,内心细腻、感性的女性,每塑造一个人物,就要使自己变成那个人。她注重在表演中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境遇,体味人物的人生,表演中与观众有感情的交流,有忘我的精神,让人物丰满、真实。

绽放的梨园之花

有着七十一年历史的黑龙江省京剧院是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剧院始终坚持把培养人才作为保障京剧事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为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和丰富的营养,常年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选送青年业务骨干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习,聘请国内知名京剧艺术家来剧院给演员们现场说戏、传艺。因此,马佳等一批青年人才迅速成长。以马佳为代表的黑龙江省京剧院领军人才梯队,依托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这个大平台,创造了不菲的佳绩。

自2003年以来,马佳先后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戏曲红梅大赛等全国大奖十四个,“宏达杯”京剧表演一等奖、“丁香奖”京剧表演一等奖等省级奖项三十余个,逐渐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优秀青年京剧表演人才中的佼佼者,常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空中剧院》《名段欣赏》《点播时间》《戏曲采风》《青春戏苑》等栏目。

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马佳时刻不忘把传承京剧文化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她的心里有个信念,京剧艺术是中华文化珍贵的组成部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在咱这代给丢了,一定要传承好,发展好。

在送文化下乡中,她把京剧演到田间地头,演给农民兄弟;在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她把京剧送到大学校园,演给莘莘学子;在疫情暴发时,她把京剧演到网络上,演给千万网友。经年顶风冒雨,跋山涉水,加班加点,毫不懈怠;常年累月,皮膚被油彩拿掉了一层层皮,舞枪弄棒,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每年都有几个月吃住在乡下,父母有病不能床前尽孝,爱人远隔不能慰以温存,她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戏比天大!

2011年,由马佳领衔主演、讴歌抗联女英雄的剧目《赵一曼》屡获国家大奖,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每年都会在国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期间展播此剧。马佳为讴歌英雄,宣传黑龙江四大精神之一的抗联精神,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4年,体现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剧目《月照塞北》荣获第七届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8年,她排演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关东那座山》以解放后黑龙江剿匪为背景,讴歌了黑土地人可歌可泣的关东魂。2019年,她领衔主演的原创剧目《奇女无容》代表黑龙江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入围文华大奖竞赛单元。守国爱家的思想内涵和马佳细腻而富有张力的表演,得到业内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认可。2020年疫情期间,她创作京歌《平安回家》《共克时艰》等作品,经多家国家级媒体转载,总点击量达三千万次。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她又积极到一线慰问演出,受到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的热烈欢迎。

在近二十年的从艺道路上,马佳凭借优异的天赋和对京剧艺术的不辍研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她注重“待到情来意自生”的表演内涵,在表演上力求声情并茂;演唱惯用以情带声,信奉“情、美、真是所有艺术的真谛”。马佳有一个愿望,她希望有一出能留得住的经典剧目,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

二十八年的从艺之路让马佳树立了自己的文化理想,坚定了京剧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她已经把传承和发展好京剧艺术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她正忙于省文旅厅喜迎建党100周年重点剧目《血沃冰花》的排练,她在剧中担纲主演,饰演抗联战士李敏。新的角色、新的精神使她再一次兴奋和投入,黑土大地上的梨园之花将再一次绽放在历史的舞台上。

责任编辑 王彩君

猜你喜欢

京剧院京剧艺术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京剧的起源
上海京剧院半年挣了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