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培育讲述中国故事“他者”主体的策略
2021-05-24宋海燕
宋海燕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以来华留学生为代表的国际学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他者”主体,其对中国故事的认知评价及讲述意愿体现出“知信行”动态促升的内在机制。重视国际学生这一重要国际传播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社会情境及媒介传播合力拓展其中国故事之知,激发其中国故事之信,助力其中国故事讲述之行,对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大有裨益。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 讲好中国故事 “他者”传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5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中国故事的讲述要注重展现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这其中以来华留学生为代表的国际学生正是应该重视交往的知华、友华的朋友。根据1945年美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William Benton)提出的国际传播的“两种媒介说”,留学生属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慢媒介”,其身份具有受众与主体的双重属性,一方面,留学生是留学目的国国际传播的受众,另一方面,留学生在对其本国亲友进行关于留学目的国故事的讲述时又承担着留学目的国传播主体的角色。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历程有亲身体验,他们对于中国的认知评价及讲述意愿对于理解来华留学生中国故事讲述者角色的激发及行动机制有着重要的启示,有利于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据此开展面向国际学生的教育及传播活动,有效助推国际学生对于中国故事的讲述及传播。
一、研究设计及调查基本情况
研究问题主要聚焦于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发生机制,以特定中国故事为调研主题,来华留学生为调研对象,从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实践的基础认知、信念评价和讲述意愿三个方面构建分析框架。调查问卷分为五个主要部分:一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国籍、来华时间、汉语水平等;二是调查对象在中国期间的心理情绪;三是调查对象对特定中国故事的感知情况,主要从政策、行动等角度来考察;四是调查对象对中国故事及中国形象的总体评价;五是调查对象对中国故事的讲述意愿及对中国的推介意愿。
调查问卷面向国内高校华留学生发放,主要通过相关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留学生辅导员、留学生线下课教师等进行便利抽样发放,同时通过在华留学生进行滚雪球抽样发放给他们熟知的在华留学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3份,其中男生67人,女生56人。在中国时间不到1年的有10人,占8.13%;大部分在中國时间为1到3年的共87人,占70.73%;在中国3到5年的有17人,占13.82%;5年以上的9人,占7.32%。综合来看,在中国时长超过1年的调查对象占到总调查人数的91.87%,这有利于他们较为全面深入地感知体验中国,对中国的认识和评价也会更趋稳定理性。以国家汉语水平考试(HSK)级别划分为依据,本次调查所有对象的汉语水平集中在4级,共67人,占54.47%;其次是3级24人,占19.51%;5级18人,占14.63%;6级5人,占4.07%;3级以下的只有9人,占7.32%。汉语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调查对象对于中国的理解程度,总体来看,调查对象的汉语水平处于中高阶段,有利于他们对相关内容的正确理解。从国籍来看,调查对象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泰国、巴西、俄罗斯、波兰、印度、埃及、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坦桑尼亚、喀麦隆等45个国家和地区,在地域分布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国际学生对特定中国故事的认知状况
从来华留学生对于中国情境的感受来看,整体情绪感受表现为从担忧到放心。调查通过两个关于在华留学生来中国初期和当前不同情境中的感受,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形式让调查对象选择自己情况的匹配度。结果显示,大约57%(完全同意=24.39%,同意=32.52%)的在华留学生表示起初有一定的担忧,而随着在中国体验的加深,高达94%(完全同意=58.54%,同意=35.77%)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在中国感觉比较放心。讲述者自身的沉浸式体验能为其在故事讲述中提供可资信赖的情绪支撑,来华留学生的自身情绪正向积极的走向变化是其讲述中国故事的心理动力。
关于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期间的媒介使用倾向,问卷设立了中国教师、中国朋友、中国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父母亲戚、本国朋友、脸书、推特、外国网站等选项来考察。从媒介区域来看,中国媒介成为在华留学生获取所需知识及信息的主要来源,排在前4位的都是中国媒介,依次是微信、中国教师、中国网站、中国朋友。从媒介性质来看,社交媒介、人际媒介和网络媒介共同发挥着信息传播的作用,其中微信这一社交媒介是在华留学生的主要选择,中国教师和中国朋友是留学生比较信赖的人际媒介,其中88.62%(完全同意=34.15%,同意=54.47%)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中国期间学校教师及时给学生介绍了所需知识和信息。中国网站也是在华留学生先于外国网站及父母亲戚和国外社交媒体的优先选择。
三、国际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发生机制:知信行的分析视角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Model,KAP/KABP)是个体健康知识发展及健康行为改变研究常用的理论模型,是具有影响力的行为干预理论之一。该模式将人类行为改变分为知识、态度/信念、行为三个连续体,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行为改变过程)是目标。该模式也被应用到大学生健康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等研究领域,因为都涉及个体的知识积累、信念态度的树立及行为的改变。这一模型也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触发机制。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深度沉浸式体验为其了解中国建构、自己对中国的认知提供了客观基础,自身经历、媒介传播和教学获得共同构成其中国认知建构的信息来源,其对中国政策、行动及具体事件等的认知是其形成对中国实践评价的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基于对中国实践的认知而形成的对中国发展的肯定及其他国家借鉴的必要性的评价均以积极正向的为多,这种积极评价内化为其讲述中国故事的动力,促成其积极主动的讲述意愿及讲述行动。调查中超过84%的对象表示曾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和经验的分享即是印证。对一个国家的印象和形象认知来源于认知主体自身的一系列具体感受及其接触或了解的具体事件和人物,这些不同侧面的认知印象构成其对一国形象的总体感知,正向的经验认知有助于形成总体的积极评价,也正因此,高达92.68(完全同意=45.53%,同意=47.15%)的被调查者同意“总的来说,在中国期间,我对中国的印象变好了。”与此同时,85.37%(完全同意=37.40%,同意=47.97%)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有机会,会介绍朋友来中国留学。因此,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知信行向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建立在其对中国故事真知真信的基础之上,是其真知真信之后积极主动的内生行为,在这种知信行统一中的中国故事讲述才会有真正的积极效力。
四、培育国际学生作为讲好中国故事“他者”主体的策略
新中国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国际学生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1年)和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2年)拉开了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帷幕。此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世界逐渐出现“汉语热”,来华留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学生教育的层次、专业等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开放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留学中国计划”的来华留学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双一流”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方向,留学交流、国际学生招收教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此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国际学生作为中介群体在中国面向外国受众的国际传播之中的中介作用,认识到通过国际学生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及认同的积极作用,为此,需要更新并统一理念,落实到具体有效的实践中。
在实践方面,教育实践、社会情境及媒介传播应合力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国的认知,激发其中国认知的正向信念,从而促动其讲好中国故事的积极行动。面向国际学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方面合力推进。
首先,各高校在面向国际学生的培养中应树立助力促进国际学生知华爱华的教学理念,主动结合当前课程思政全课程育人的新模式,探索面向国际学生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在此理念指引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及社会实践中,应相应地多向国际学生介绍全面的中国,多带领来华留学生体验立体、真实的中国,多帮助國际学生理解中国所处的现实情境、中国历史现在的发展逻辑及未来发展方向,使国际学生能够真正客观看待中国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帮助其真正深度理解中国。
其次,来华留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是其中国故事知信行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他们看来,每天间接或直接听到或看到的人和事都是其形成中国认知的重要信息源,因此在提升社会环境质量及个体公众素养的基础上应适当宣传树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全民传播理念,使其接触到的每一个个体都成为中国形象的积极“代言人”。中国一直有对待国外友人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随着国内国际人士群体规模的扩大,因为个别极端事件的传播使这一群体的形象及国内公众接受度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面向国际学生的教育国际化事业的整体形象。为此,应从源头上把握国际学生的生源素质,提升国际学生相关制度及政策的合理化、公开化,对内加强面向国际学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事业对国家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深远意义的宣传,激发国内公众的积极认知,进而转化为全民传播的积极行动。
第三,传播媒介在频道开发和内容生产上应主动关注国际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创造面向国际学生的多方位介绍中国的媒介产品,吸引并培养国际学生的媒介使用偏好,使其对中国的认知源以中国输出的信息为主,避免国外媒介因各种因素形成的拟态环境所可能造成的认知偏差。国际学生中国认知的知信行互动机制与学校教育的引导、真实中国情境的体验和媒介传播信息的浸润密切相关,在多方共识的基础上多元途径形成合力,国际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中“他者”的角色就能得以有效发挥。【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规划项目(2020BXW014)、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2020年度科学研究课题(CAFSA2020-Y019)、郑州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示范课程(2020ZZUKCSZ062)、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中国概况(留学生)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教高〔2020〕531号)建设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智.国际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72
[2]郭可.讲好中国故事 传好中国声音[J].学习月刊,2013(19):12-13.
[3]范勇鹏.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多元主体”[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5(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