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
2021-05-24周文杰
周文杰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为了践行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各高职院校作为为社会输入人才的主要渠道之一,开始组织教育工作者调整教育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社会的就业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内容,除了传授学生的基础知识之外,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高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学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等现象,导致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得不顺利,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的有效教学提出个人意见或者看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规划;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4.020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不同人才的重要来源,在当前社会就业压力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单位缺少员工,但是学生仍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制约了学生的就业面。而且,当今社会大部分单位不仅对员工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员工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行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解学的正确职业理念,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寻求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和支持。那么,如何将思想政治课本的内容和学生自身的思想品质的提升结合在一起,是高职每一位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成果不应是局限在应试教育中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成绩上,更多的应该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上。
一、高职思想政治的教育现状
(一)任职教师的整体水平较低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学科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而在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师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教学经验,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并没有专门的任教教师,这种情况难以达成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虽然,近几年我国大力倡导素质教学,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大部分思政教师对待教育改革浅尝辄止,高职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单一,过于古板,教师还是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教育目标,重在提高学生应付考试的技巧,而忽略了以学生为教学课堂的主体,忽视了在思政课对于学生职业规划的作用。
(二)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
一些高职院校对思政课程并没有重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缩短思政课程的学时,将更多的学时分到学生的专业课上,将教学精力主要投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上面;其次,学校对思政课程教师不重视,不注重对思政课程教师的能力,认为随便一个教师都可以教授思想政治课程;最后,学校向教师提供的教學资源少之又少,将重要的教学资源都投入其他专业学科上面。以上几点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的整体情况,对高职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是不利的。
(三)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教育不够重视
随着高等教育变成社会的普遍现象,高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思想素质偏低,对于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一直停留在被动地学习阶段。在市场就业压力下,学生认为学习专业技能比学习思想政治都要重要得多,再加上学校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学生体会不到思政教育在其未来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专业技能的学习上面,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得不到提高。
(四)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挑战了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阶段的黄金期,其思想开放,愿意接受新事物,被当今的流行文化影响颇深。而当今的流行文化来源和表达形式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受到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搞盲目崇拜,穿奇装异服,对网络的虚拟世界过分依赖,结交没有正能量的朋友,对是非失去明确的辨别能力。长此以往,部分高职学生很容易价值观扭曲,这对未来就业是非常不利的,当学生沉浸在社会上不良的流行文化时,就会对院校的思政课程有很大的抵触情绪,这不仅增加了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教学难度,还和正确的职业规划反驰道而行,甚至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职业规划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的脑海中没有职业规划的概念,导致规划能力较差,对职业规划重视度不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计划没有充分地认识,对社会的就业情况不了解。另外,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很少普及职业教育规划,缺乏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知识构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重视程度偏低,缺乏引导。高职院校并没有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制,没有专门的学生咨询就业的教学分支,缺少专门的职业规划方面的机构分支。经研究探讨发现,思政课程对待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有实际性的辅助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上岗有很大的帮助。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明确职业规划的教育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为了落实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各个企事业单位除了对应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之外,更对应聘学生的政治取向和道德观念有很高的要求。而现在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的阶段,他们在就业和今后的发展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迷茫与困惑。高职的思政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中国法治教育,在思政课堂上会学到中国政治的发展史,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等,这都有利于高职学生增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提高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的决策能力和辨别能力。而且思想政治教育能明确学生的职业规划目标,规范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念。
(二)有利于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这句话深刻地阐述出,思政教育对人一生的重要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健全的品格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职业规划的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趋向。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政教育、积极参加思政教育活动,与外界不正当的流行文化相抗衡。在思政课程中,高职学生可以多维度地了解中国社会取得的伟大成绩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等,将这些思政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完美地结合,可以增加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对工作的使命感,可以激发学生艰苦奋斗的斗志,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执行,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目前,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懵懂的,而思政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今后工作中将要面临的难题,有助于在以后的职业规划中树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实现个人理想,所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政治素养,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职业计划,优化学生自身的就业方案,提高高职学生在社会生存的能力。
三、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高职为了突出政治教育在职业规划教育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堂自主性,丰富学生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作为思政教师,可以将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结合到一起。比如,教师在教会计专业的学生时,可以将思政教育中的诚实守信文化和会计的职业操守结合到一起,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作为一个会计徇私舞弊,不诚实守信会对公司和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引导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原则、诚信做账,不能因为个人利益做假账,做违背就业单位利益的事情,引导学生以后不管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有道德底线。通过这样的课程,学生既学到了关于诚实守信的文化课程内容,还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开展教学活动,增加社会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以辩论赛的形式探讨“构建和谐社会是加强思想道德更加重要,还是严格法律法规更重要”;也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讨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利用新闻的时事热点,引发学生思考和分享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也可以举办“职业道德征文比赛”,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梳理利用,增强了学生对于和谐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形态,有利于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从而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成果。
(三)健全相关的机制,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为了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规范教师的职业素养,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完善思政教育的体系,督促教师更好的投身于教育当中。另外,要提升思政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加大对思政课堂的资源投入。学校要和教师及时沟通,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陈旧的考试体制,调整思政学生的考试内容,除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有一部分考核以外,还要增加对学生日常学习和行为规范的考核,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合理的考查,将学生的职业素养成绩纳入学生的学习成绩中,以便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对于职业素质有欠缺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地对该学生进行指导,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方向。另外,学校还要健全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体制,设立相关部门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指导,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咨询服务,以便提升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思政教师还要和相关的职业规划教育部门紧密沟通,完美地将思政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相结合,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找出学生的共性问题,并且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创新更多的教育方法,力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中颇为重要的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是学生未来寻找工作岗位的“指明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提高道德素质提供了正确方向。从上文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高职院校有责任强化思政课程在学校各学科的作用,为思政课程提供强大的后盾支持。教师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规范自己的行为作风,给学生做一个优秀的带头作用。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并且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政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领悟到思政课程知识,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并且要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贯穿到思政课程当中。将思政教育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以提高学生自我职业教育规划的意识,规范学生的职业操守,提高学生在社会的就业竞争力,争取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屾.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职业教育规划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2020(8):39-40.
[2]钱晓蓉,蔡小红.关于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思考[J].職业,2021(24):86-88.
[3]方春英.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困境与路径[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27-29.
[4]代小玲.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4):62-64.
[5]周梦霓.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的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1-72;81
[6]戴航.浅论思政教育对高职学生职业规划的影响[J].南方农机,2020,51(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