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21-05-24陈筱胜

南北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活动特殊教育情感教育

陈筱胜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相关部门越发重视学校教学工作,并关注每一位学生受教育的情况,因此,几乎每个地区都创办有公立学校和一些特殊学校。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特殊学校教学工作为例,浅议小学语文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  特殊教育  简单化  情感教育  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1.085

近些年,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学校教育,几乎每个地区都创办有特殊学校。一般情况下,特殊学校的学生主要由一些身体发育有缺陷、智力不正常的学生组成,由于他们和正常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别,导致特殊学校的教师无法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为教学过程的执行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特殊学校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将在此篇文章中简要阐述教师可通过为学生提供简单化的教学内容、重视情感教育以及可组织丰富的语文活动等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简单化的教学内容

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教师热议的话题之一,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确保学生高效地接受学校教育。而在开展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表示,即使他们使出渾身解数都难以导出高效的教学过程。据了解,绝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都将其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主要体现在很多学生都不能跟上教师的授课步伐,他们学习的过程较为吃力,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已丧失学习的兴趣,会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甚至早已脱离学习的轨道。

特殊儿童和正常学生不同的是,他们并不能以正常思维学习语文,然而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提供诸多语文内容,而且很多语文内容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或许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语文内容对于正常学生而言较为简单,但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并不能基于自己的认知结构高效地学习,有些学生甚至会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尽管教师在讲台为学生呈现精彩的语文教学内容,但真正融入在教学状态中的学生少之又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简单化内容的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简单化的教学内容更易于被特殊学生接受,特殊学生本就存在智力不正常的特点,他们只能先打好语文学习基础,才能接受更为繁难的内容。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特殊学生而言,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不及正常学生,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特殊学生的不同之处并接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缓慢进度,这样才能促使教师以耐心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语文内容,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侧重于教学拼音和字词句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特殊学生并没有扎实地掌握这部分基础内容,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其他内容的效率和兴趣。基础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铺垫,学生所积累的基础知识越扎实,其学习效率越高且学习兴趣越浓烈。基于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基于基础知识开展教学工作,即教师应根据《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材大纲》要求为学生提供他们必须重点掌握以及他们能接受的基础内容。由于部分特殊学生存在身体发育缺陷,即他们并不能看见或是听见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因此,教师不宜采用传统的方式,也就是说,教师采用语言讲解的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通过手势、肢体语言或是图片以及音频信息为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引导学生高效接受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狗”字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狗叫声,在生活常识的协助下,很多学生都能明晓这个汉字的含义,并且播放音频的方式还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为了引导学生能将其注意力定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创新的方式为学生呈现精彩的内容,使得学生基于趣味性的课堂中学习,这样不仅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无论教学哪个阶段,教师都应该始终基于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即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等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不重视情感态度这一教学目标,尤其是特殊教育教师。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据了解,很多特殊学生存在身心不健康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说,身心不健康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大的方面来说,其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因此,每一位特殊教育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虽然部分教师也能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都会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教学这部分内容,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刚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结构,一味地采用说服教育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得学生置于繁难的环境中学习,压抑学生的学习天性。近些年,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和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这部分内容为素材开展情感教育,使得学生深受教师的感化,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师可组织丰富的语文活动

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能只将教学目光局限在课本内容上,而应该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基于相关活动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饶有兴趣地学习语文。并且据相关心理学资料显示,绝大多数特殊学生都具有自卑的心理,在班上组织语文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还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锻炼平台。虽然校内活动形式很多,但要想促进学生融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组织和语文相关的活动,例如:话剧表演活动、演讲活动等。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做足准备工作,即教师应提前设计好相关活动并给学生强调活动的规则,避免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尽管部分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得不够理想,教师都应该始终以鼓励的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作为一名小学阶段的特殊教育教师,其肩负着较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个人成长。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不宜盲目地开展教学工作,而应该针对特殊学生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吴权.小学语文特殊教育方法[J].特殊教育论坛,2010,000(002):201-223.

[2]朱正.小学阶段特殊儿童活动设计[J].语文教学研究,2009(07).

猜你喜欢

语文活动特殊教育情感教育
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