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学生劳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5-23黄钜光

教育·校长参考 2021年2期
关键词:观念劳动青少年

黄钜光

勞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劳动教育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教育观念。在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劳动教育,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校及高校劳动教育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来推动劳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使得各个学校在落实劳动教育时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唯分数论、唯升学率论的教育观念让学校忽视了对青少年劳动品质的培养。如今,我们国家步入了新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社会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所以,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长、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有效率地推动劳动教育不断向前。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内涵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劳动贯穿到教育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劳动的认识、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习惯的养成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劳动教育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尤其是“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提出以后,劳动教育成为与德智体美并驾齐驱、同等重要的一门教育学科,与其他四个范畴的教育相互推进、相融并促。笔者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劳动观念的养成。由于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很多学生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这种劳动观念是错误的。所以开展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劳动观念的养成,这种观念包括对劳动意义、劳动价值、劳动目的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是劳动技能的培养。劳动技能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方法和技术,只有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才会实现良好的劳动成果。这种劳动技能主要体现在对劳动工具的使用上,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工具向着智能化发展,这就更加需要青少年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实践来提升劳动技能。再次是劳动精神的教育。劳动精神主要体现在青少年学生对劳动的认可上,具体可以分为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吃苦精神,以及殚精竭虑、苦心钻研的科研精神等。这些劳动精神是提升劳动技能、催生劳动成果的催化剂,所以对劳动精神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最后是劳动法规的认识。这是劳动教育的基本方面,主要是指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只有掌握了劳动法规、树立了牢固的法制意识,才能维护自身利益,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才能遵守劳动法规,推动形成有秩有序的劳动秩序。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是培养学生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在劳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让青少年学生懂得攻坚克难的价值和意义,养成克服困难的精神,并且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其次是激发学生创新创造的好奇心。青少年学生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心中有很多不解之谜,将劳动融入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劳动中探索未知的世界。最后是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好品格。劳动教育往往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常常伴随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劳动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切身体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人生哲理,从而养成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新时代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是思想意识上认识不充分。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投入精力不足;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行使权力不充分;三是学校观念转变不彻底;四是家长主观上不在乎。其次是劳动教育方面的教师匮乏。从目前各地区各学校的师资力量配备来看,只有小部分学校配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方面的老师,很多学校的劳动教育老师都是由其他任课老师兼任,在专业能力上存在不足。而且学校不注重劳动教育方面老师的培育,很少有学校会对劳动教育老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得劳动教育老师的专业素养不能很好地满足劳动教育的实际需求。再次是缺乏劳动教育成果的评价体系。大部分学校没有良好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劳动教育的好坏。而且即使制定了衡量保准,在学校年终考评中,劳动教育成果也不纳入考评项,这样就激发不了学校和老师投入劳动教育的积极性。

解决劳动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是营造全民重视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劳动教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过程中,无论是教育部门、社会、学校、家长,都要摒弃“重分数、轻劳动”的错误理念,携手共进,共同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其次是加大对劳动教育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当从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面加大对劳动教育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层层推进,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再次是提升对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中小学的课程方案,同时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理念,要把小学、中学、大学连贯起来进行系统化的设计。第四是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及内容。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指标及内容,以此来提升学生及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如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成果做出客观评价,并且让有突出成绩的学生在升学考试、奖学金评比等重大事件中享受一定的待遇等。第五是强化劳动教育老师的配备。要把完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作为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第一要务,一方面要加大对劳动教育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劳动教育老师的培育力度。

(作者单位: 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观念劳动青少年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钓鱼的观念
当观念成为艺术
热爱劳动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