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一种运气是偶然

2021-05-23似鸟昭雄

支点 2021年5期
关键词:家具店分店店铺

2020年,NITORI集团实现了连续33年的增收增益,全球店铺总数超过600家。经常有人问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在我看来,那就是心怀愿景与目标,以“比其他公司领先5年”的理念经营下去。对此,我丝毫不谦虚。

这么说可能会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头脑清晰的经营者,其实恰恰相反,我不但领悟力差,在孩提时代更是一名糟糕透顶的劣等生。至少到25岁前后还是一个毫无未来可言的男人。我的小学老师曾说:“我班上只有一名学生不会用汉字写自己的名字,那就是似鸟昭雄,无论怎么教也学不会。但就是这位似鸟君,却取得了成功。”

如果在工作中遭遇失败,或者没能获得意想的结果,人们往往会认为“自己运气不好”。的确,运气很重要。我自己也认为,NITORI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规模,80%靠的是运气。但运气并非来自于偶然。所谓运气,是由过去的人际关系、失败与挫折、冒着巨大风险挑战事业等深刻、漫長而严酷的经历所酝酿而成。

第一家家具店

1966年,我从北海学园大学毕业,进了父亲的似鸟混凝土工业公司,主要工作是建房。还没工作多久,我就得了盲肠炎,手术后医生嘱咐要静养,父亲却说:“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让你在家里玩。”因为父亲的态度,我选择离开。

我入职了一家总部设在东京的广告公司,工作是招揽印在巴士上的广告。每个月需要完成50万日元的任务,而我根本完成不了。6个月后,我被解雇了。走投无路,我只得回到札幌的家里。

父亲有30坪的土地和房屋,以前母亲曾在这里经营杂货店,后来这里遭了火灾,建筑物内部被烧坏。这一带是住宅区,经过一番观察,我发现在“衣、食、住”必需品中,这里只缺家具店。当时,只有札幌市中心才有家具店,不存在任何竞争。因此,我决定在这里卖家具。

拿着从父母和朋友那里借来的100万日元,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曾在家具店工作过的远房亲戚,请他为我介绍家具批发商,但没有一家批发商肯正眼看我。有一位批发商虽然见了我,却教导我说:“你才23岁吧?不要天真了,还是去别的公司工作吧。”我说:“不行啊,我就是在哪儿都没干成才开这个店。”但他最终还是不肯卖货给我。

四处碰壁后,一家名叫本多兴产的批发公司接待了我。在说明了迄今为止被拒绝的经过以后,我诚恳地说:“我很年轻,很有干劲。您这儿是我找的最后一家了,我什么条件都愿意答应。”对方回应道:“真的什么都愿意听吗?销售方式能否听我们的?”

于是,我和那家公司的负责人商量,把沙发、餐柜和餐桌之类的家具定了下来。他问我:“这样可以吗?”但我其实什么也不懂,只能说:“好,就要这一些吧!”就这样进好了货。广告单也是我自己设计的,极其粗糙,只是把商品名称和尺寸罗列一下,再用红笔写上价钱。1967年12月,我的第一家店在札幌市开张了。

招牌靠“骗”

我的店名是“似鸟家具批发中心北部分店”。用“批发”两字,是想给人便宜的印象,用“中心”是想给人大型的感觉,说“北部分店”是为了让人觉得别处还有总店。当有客人问“你们总店在哪里”时,我只要回答:“总店在这儿往南开车一个小时的地方,您要去吗?”问话基本就到此结束了。可别小看我,我也是有点小聪明的。

虽然只发了一些广告单,店铺开张那几天生意却非常火爆。但开业一个星期以后,突然又没生意了。按照成本核算,店铺的月销售额低于60万日元就会亏损,可我的月销售额只有40万日元,批发商也对我说:“这样下去要倒闭的,得赶紧想想办法。”采购资金捉襟见肘,我也雇不起兼职人员和职员。店铺甫一开业,就举步维艰。

就这样过了4个月,销售额依然没有增加。因为经营不善,我连吃饭也成了问题,不得不每顿靠15日元的方便面果腹。而且,我的店招牌上写着“似鸟”,偶尔还有客人误以为这是烤鸡肉串店。为此,我先后七易店名,最后将店名改为“NITORI”。

生意依然没有好转,问题出在我的性格上。我这人一紧张就会全身僵硬,汗水直冒,心跳加速,明明想好了怎么说,但遇到第一次见面的人,就完全不知道怎么谈下去。

1968年,24岁的我和20岁的百百代结婚了。我妻子真是做生意的一把好手,她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多亏有她在,我可以专心做好配送和进货。我们婚后第一年,门店销售额就从刚开店时的500万日元增加到1000万日元,第二年增加到了1500万日元。

第一家店步入正轨后,我也渐渐萌发了事业心。不过,因为小店旁边没有停车场,所以买卖做不大。于是,我打算在父亲关掉的公司原址上开第二家店,为此需要1500万日元左右的资金。父亲说:“你这么年轻肯定借不到钱。如果能借到,我就把土地借给你。”

我去找了北洋相互银行,融资负责人说:“我可以贷给你一半,另一半请向别的金融机构借。”过后我才知道,这是他拒绝我的借口,因为他觉得凭我的信用是不可能借到钱的。我竭尽全力到处求金融机构,但没有一家理我。

在此期间,我无意中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脸色苍白憔悴,心想:“换成是我,也不愿意把钱贷给这样的人。”于是我涂上腮红,装作脸色红润的样子,满脸堆笑来到当地的信用金库——这是最后一家了。

我向信用金库的分店店长就资金的使用计划进行说明,结果他让我把资料准备齐全之后再去。这时我耍了个花招,说:“希望您今天能有决定,因为北洋银行和北海道拓殖银行都愿意贷款给我。我来找你们谈,只是因为你们最近,有种亲近感。”当时,融资超过500万日元是非常大的金额,但对方看我自信满满的样子,让我等一等。最后,这位店长赶到总店帮我争取到了融资。

父亲虽然十分惊讶,但还是遵守了诺言。1971年,北荣店作为NITORI的第二家分店开张,占地250坪,是北海道第一家开在郊外的家具店。因为它有当时最大家具店的两倍大,周边可以停6辆车,因此生意出奇地好。

抓住救命稻草

1972年,我以300万日元本金成立了股份公司。此后不久,就在距离我的二号分店500米处,出现了一家1200坪的家具店。我的店铺销售额瞬间直线下降,财务出现赤字,金融机构也停止放贷,给批发商的货款只得延期。

正在忧愁之际,一位家具业界的顾问提出组团去美国考察家具店。我闻讯后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筹措了40万日元的考察费用,参加了这个由50多位同业者组成的考察团,那年我27岁。

飞机降落在美国西海岸,我们参观了希尔斯百货公司的家具卖场和专营家具的连锁店Levitz。光是这些店铺和样板房,已经让我无比震惊。在这里看不到大衣柜和抽屜柜这类日本常见的箱式家具——它们都被组装进了壁橱。同行的参观者纷纷感叹:“美国和日本真是两个世界啊!”然而我并不这么认为,日本人一定也想追求更方便、更便宜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想,我所看到的一切都成了非常宝贵的信息。

优良的品质和性能、周全的用途和便宜的价格——美国的家具无论色彩和款式都十分讲究,厨房和客厅豪华漂亮。而日本的家具店仅仅是把厂家生产出来的商品陈列销售,摆放的效果也经常被客人评价说不搭调,毫无品位。

同时,美国的家具价格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我第一次领悟到,美国的富裕其实也来源于物价的便宜。“我要在日本实现美国的富裕。虽然我不能以一己之力把工资提高3倍,但也许可以把东西的价格降到现价的三分之一。”这样的想法在我心中变得越来越强烈,企业的发展目标清晰地在我心中发芽。

1973年,三号分店麻生店在札幌开业了,但企业仍未步入轨道,当时的年销售额仅有4 亿日元,公司仍然是弱不禁风的小企业。要提升NITORI的知名度,只有走低价路线。但是,当时批发商的力量强大,我很难以低于其他公司的价格进到货。

为了走低价路线,我在创业后不久就把视线转向了破产企业的产品。听说札幌市北区有一个处理破产企业产品的地方,我就马上赶了过去。那里的进货价比平常低三至五成,所以我当场就和对方成交了。渐渐地,因为“NITORI买东西爽快”这个口碑,不断有破产企业主动找上门来。收的家具无处堆放,我就租了札幌市内数个仓库,不断地收集商品。从那之后,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30年规划

1979年是公司的巨大转折期。

此前一年,我加入了天马俱乐部——一个致力于普及连锁店经营理论的经营和研究团体,所以,我开始制订长期规划。当时NITORI只有7家分店,年营业总额不足30亿日元,所以我很有自知之明地制订了一个100亿日元左右的规划。但俱乐部的主导者说:“再把规划做大点!” 于是我就制订了一个30年后达到100家分店、1000亿日元年营业总额的令人咋舌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NITORI每年至少开一家分店,并且开始了拆旧造新。20世纪80年代成为公司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札幌市手稻区,我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了5000坪农田,每坪约5万日元,因为那里将来会铺设一条很宽的马路。恰好在那时,我去参观了位于关东的日产汽车厂。看到零件在高层结构中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传送的仓库,我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念头:“这个模式能不能运用在家具仓库?”

如果采用平房当仓库,员工在里面来来回回,既花时间,人工费也贵。而改成高层自动仓库,只需要电费就行。虽说初期投入大,但这相当于购买宝贵的时间和劳动力。我觉得这实在是一个独特的好主意,但公司内的反应却是不理解,大家说:“把那种东西建在札幌的乡下,能管什么用呢?”

但我决心付诸行动。我一如既往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告诉机械生产商:“我们公司会成为这种仓库的样板,造价一定要便宜点。”当然,这话起了作用。1980年,NITORI在手稻区建成了日本最早的家具专用自动仓库,一共6层。自动仓库启用以后,我们可以从厂家批量购买商品,为降低价格和扩张分店发挥了极大作用。1982年,企业的销售额突破了50亿日元。

1983年,随着函馆分店的成功运营,NITORI的家具占比下降到了70%,店铺转变为家具和家庭用品相结合的家居时尚店,店名改为“Home Furnishing NITORI”,具有了现在公司的雏形。此后,我们相继把店铺扩张到了整个北海道地区。

进军东京

进军东京一直是我的梦想。1998年,公司发现了位于町田市的一块空地。“我希望能在东京开一家店,并以此为中心,开始我们向整个日本的扩张。”我向空地的所有者展示了开店计划,获得了对方的认可。我们借到了600坪的建筑用地和旁边400坪的停车场。有赖于这1000坪土地,属于公司的一幢六层大型店铺终于在我心心念念的东京诞生了。这家分店一年的销售额超过了20亿日元,NITORI终于迎来了展翅高飞的时机。

2002年,NITORI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上市。上市那天,我带着大部分公司干部在交易所敲响纪念之钟,同行的妻子感慨万分地说:“从札幌的第一家店铺到东京,仿佛做梦一样。”在创业期,公司几次落到了破产的边缘,想到这些,我自己也激动不已。

接着在2003年,NITORI的第100家店铺在宇都宫市开业,这真可谓是我朝思暮想的第100家店。这家店铺的开设其实也是无心插柳,分店的这块土地被多家企业看中,上门拜访土地主人时,我讲了自己前半辈子的人生,磨破嘴皮子终于说服了他,就差没说“把我自己抵押给您吧”。

从本地连锁店到区域连锁店,再到国际连锁店,公司经历了一系列蜕变。但我的经营指导老师说:“从欧美的成功经验来看,要达到划时代的经营效益,至少需要200家店铺。”当然我自己也并没有满足于此,第100家店开业时公司并没有庆祝,而是立刻开始瞄准下一个目标。

此后,从100家店铺到第200家、第300家,公司一路顺利发展,现在,NITORI的门店数量正以每年50家的速度增加。为了适应公司的规模,我必须改变“容器”。虽说我们是北海道的公司,但与国外的交易在不断增加,店铺也分散于本国各地,于是,公司于2006年把总部迁至首都圈,地点位于拥有大型物流中心的埼玉县。

在武汉开店

迁移总部时,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地位已坚如磐石。从那时起,国外陆续发来了开分店的邀请。最早提出的是韩国,但NITORI从韩国进货很少,同样要开店的话,还是进货渠道多的中国台湾更合适。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我于2007年在中国台湾开了第一家国外分店。

在中国台湾开店5年,累计亏损达到20亿日元,企业元气大伤,我甚至有过完全退出的想法。但是随着店铺网的扩大,公司终于实现了从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直接进口商品,商品价格得以进一步降低,2012年终于扭亏为盈。2015年,NITORI在中国台湾地区已经有21家店铺,营业利润率达到8%。

2014年,NITORI在中国大陆也开了店。其实,这个动作源于我不知道在哪里一边喝酒一边不小心对记者说漏了嘴:“2014年我想在中国大陆开店。”记者把这事捅了出去,于是,我的秘密愿望变成了公司正式的经营目标。

我决定先在中国武汉开店,这个地点是当地开发商和NITORI的开发部门找的,我自己并没有去过武汉。听说当地人口有1200万,简直把我嚇了一跳。虽然是走到哪儿算哪儿,但我认为这也是缘分。

据我的估算,2032年的家具和家居时尚的世界市场,中国、欧洲和美国各为32兆日元。 在2032年前,我打算先在美国和中国分别开1000家店铺,在中南美洲和非洲建立制造据点,做些史无前例的事情。我计划用卫星监测全世界的汽车运行状态,从制造、物流到销售,提供一个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的模式。

人生是一场冒险,也是一场奇遇。今后,工作仍然是我的全部。

(此文摘自《没有一种运气是偶然》,作者:似鸟昭雄,译者:王建英)

猜你喜欢

家具店分店店铺
老店铺杂事
沈阳分店
宁波分店
贵阳分店
沈阳分店
2015五道口店铺回访
打瞌睡
两条腿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