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2021-05-23王芳亮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机构改革专业化高职院校

摘 要 教学督导机制作为学校内部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对高校内涵式发展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在高职院校实践工作中,教学督导机制的有效运行还面临诸多困境,普遍存在督导“无位”、督导“无本”、督导内容固定、督导方式单一、督导无度等问题。走出困境,实现教学督导核心价值,应寻求相应的出路:重塑督导理念,促进发展为本;改革督导机构,保障督导“有位”;重视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督导“有本”;深化督导内容,突出学术型督导;丰富督导方式,实现渐进发展;把握督导尺度,尊重教学学术自由。

关键词 教学督导运行机制;高职院校;机构改革;专业化;督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8-0021-05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各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教学督导制度,成为学校内部保障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形式。特别是2005年教育部实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后,各校教学督导工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引申自基础教育的教育督导制度,历史短,尚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法规依据,没有可参照借鉴的标准,各校的办学特点和实际情况又不同,其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从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来看,教学督导制度的实施,在保障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出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其在运行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和问题,制约着教学督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和其预期目标的实现。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现实困境

(一)机构困境:督导“无位”,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教学督导是“由教学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科学理论和国家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过程”[1]。督导工作内容通常包含“督教”“督学”和“督管”。教学督导机构是实施督导工作的组织保障,它的设置模式决定了督导的地位、权力运行范围和作用发挥的程度。目前,各高职院校设立的教学督导机构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依附于教学职能部门模式,其职能是配合教务处工作,经费由教务处提供。调查显示,作为非独立机构的教学督导机构隶属于教务处的占76%,也就是说,目前实践中教学督导组织模式以依附于教务处为主流形式[2]。二是职能处室模式。教学督导部门和教务处一样,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有人事编制,由学校全额拨款经费。这两种督导组织模式各有利弊。依附教学职能部门模式中,教学督导机构服从于教务处的统一领导与安排,两者关系较易处理,但教学督导“独立性”不足,地位边缘化,作用受到影响,较难客观公正地监督和评价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其“督管”职能难以发挥有效作用;职能处室模式中,教学督导机构能独立行使教学质量监督职能,但因与教务处是平行的管理机构,难以协调与教务处的关系,常常出现督导反馈的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不被教务处重视或采用的情况,导致“督管”工作流于形式。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决策—执行—监督”系统中,教务处是执行系统,而教学督导机构属于监督系统,它是一个由专家组成的指导性、咨询性组织。教学督导人员作为指导专业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和教学研究的专家,其具有学术权威性,同时督导的监督、检查等工作职责属于教学管理范畴,也就是说督导同时具有行政权力,但这与教务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权是不同的,教学督导对督导对象没有直接处置权力,只有建议权[3]。根据督导的工作职责,他们只能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提供反馈和建议,而没有决策权和惩戒权,这种定位就决定了教学督导权天生的弱势。由于没有实质性行政权力,自然易造成无位、无威的现状。

(二)人力资源困境:督导“无本”,失去专业认同感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队伍大致可归结为三种构成:一是全部由离退休的教授或专家组成的专职队伍;二是由在职的教学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院长与在职或已退休的教授组成的专兼职队伍;三是由在职的教学管理干部、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或专家组成的兼职队伍[4]。这些构成模式各有优劣,但从当前实践来看,教学督导队伍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督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欠缺,导致其无法对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提供针对性改进意见、促进其专业发展[5]。知识结构、实践背景和教学评价能力的局限使得督导人员在专业指导和引领方面还起不到有效作用,其评价结果和建议也难以让教学人员信服。特别是有的高校甚至将校内专职督导岗位用于安置机构改革分流人员或退二线领导。

所谓“有本”就是要有从事教学督导工作的资本和资质。教学督导是一种“专业性、技术性的服务,主要目的是研究教学和改进教学的条件”[6],是一种具有学术权威性的教学管理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学术背景、实践技能经历、教学评价能力、管理素质的“资本”作为支撑,缺乏指导、研究、评价、咨询和服务于教学的“资质”,就很難对教学学术质量、创新点、有效教学行为等作出准确的评判和引导,不能胜任此项工作,更会让被督导者对其失去专业认同感。教学督导员一般年龄较大,而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他们进行再提高、再培训的机制,致使教学督导员自身工作理念、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和知识储备等得不到及时的调整、补充与更新[7],无法跟上新时代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三)任务困境:督导内容固定,缺乏深层次拓展

纵观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内容,主要是听课评教,进行日常规范化“常规督导”,关注点往往停留在检查师生到课情况、教师是否携带纸质版教案、是否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否有师生互动、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玩手机等;或只是简单指出教师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或对教学秩序、教学实验环境和设备等进行时段性监控;或依附教务部门完成常规检查性任务,如期中教学检查等。基本是以“找问题查漏洞”为主要形式的“浅表化”教学督导,而对于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教学及管理中的学术性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索和引导,给出的建议仅仅停留在规范化教学及管理层面。特别是对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缺乏对相关督导标准和督导行为的深入研究。

教学督导的工作内容一般可分为三类:常规督导、专项督导和专题调研[8]。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研究是教学督导工作的应有内容。然而,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机制运行情况来看,一些院校在教学督导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重管理轻研究,重督轻导,致使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局限于当前现状,督导职能止于监督、检查的“常规督导”,而无法使其在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模式困境:督导方式单一,影响督导有效性

在教学督导的“三督”(“督教”“督学”和“督管”)工作中,教师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是影响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督教”必然成为教学督导的工作重点。“督教”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而在实践中,有些高职院校督教工作方式基本是“督而不导”或“重督轻导”,存在止于指出问题、不注重精准帮扶,一味对照标准打分、不注重引导改进,着眼于现实表现、不注重未来发展等问题。调查显示,70.77%的教师认为,督导评教未深入专业和学科内涵,流于表面形式;61.54%的教师认为,督导评教过分强调外在的规范性和仪式感[9]。督导者基本是听课评教,课后很少与教师交流或根本没有交流,评教结果仅源于几次甚至一次听课,并将结果用于教师评优、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

这种“简单督导”方式,一是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真实情况,评价结果缺少公正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二是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对督导者的排斥和抵触,造成教师与督导者之间关系的对立紧张;三是督导只侧重督促检查职能,而没有发挥指导、引导、帮助和服务职能,评价和督导方式简单粗放,缺乏人文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关照,失去了督导促进教学改进、提高教师能力的真正价值。

(五)文化困境:督导无度,限制教学学术追求

博耶“教学学术”理念的提出,改变和扭转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形成的传统大学教学观和学术观。从学术的视角看,教学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播和传授活动,它还是一种学术活动,呈现出一般学术所具有的专业性、探究性、创造性和交流性等基本特征。对于高职教学也一样,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课程教学,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富有个性的工作,所形成的是各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和教学学术倾向[10]。而有的高校教学督导在诸如教案格式、试卷评分、教学方法、PPT使用和学生评教结果利用等方面过于强调形式主义的统一规定和过于功利的做法,对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教学学术文化构成了挑战[11]。教学管理条例变得越来越细,忙于抓“小”而无暇抓“大”,這种督导导向的无度执行,势必对学校教学学术文化造成影响,致使教学人员按照统一要求设计和从事教学,渐渐适应着来自外界的干预、限制和规定,失去对教学自主思考意识,对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尝试,不敢或惰于研究探索,进而失去对教学学术性的追求精神和创新精神。有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采取统一程式化的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虽然便于相互比较,也有利于实现对教学的规范化引导,却忽视了不同教师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不能真实反映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扼制了教师教学改革的热情和教学学术能力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实践出路

(一)重塑督导理念,促进发展为本

教学督导应在执行教学的业务单位、检查教学的教学管理部门之外,以第三方视角对学校教学、管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特别是师资培养有着独特的指导和引导价值。针对教学督导的重点工作——“督教”,其宗旨是引导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此,“督教”的立足点和核心价值不应止于检查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评价与反馈、咨询与指导、推广与激励,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激发教师自我效能的提高,引导其主动进步,通过教师的发展创造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

所以,教学督导工作必须秉持“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督导理念,以“督”为手段,以“导”为目的,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实现自我价值。在督导原则上,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仅注重教师的现实表现,更加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在督导方式上,采取形成性评价,注重过程诊断,保证听课观察、分析反馈和交流探讨的频度,实现针对性的评价指导,避免终结性评价带来的弊端;在督导评价标准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动态化的质性评价,而非统一的、静态的量化评价,给予教师具体的肯定和建议、更多的关爱和包容,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在督导关系上,是参与式督导,督导与教师是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督导者与督导对象共同建构“评价—反馈—交流—改进”过程,双方在共同切磋中,增进彼此了解并达成共识,形成相互信任的“对话—协商”氛围,使督导过程成为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

(二)改革督导机构,保障督导“有位”

教学督导的本质是一种学术性的工作,但要发挥好这种学术权力的作用,行政管理力量所赋予的基础作用与支持是不可或缺的[12]。所谓的“有位”就是要有明确的位置和重要的工作地位。针对目前督教、督学、督管职能定位的现状,应注重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要革新组织机构,建立相对独立的督导和咨询模式,摆脱依附地位。为了区分督导监督指导权与教务管理部门行政管理权,避免这两种不同权力主体之间职责的交叉与重叠,可成立校级教学督导委员会,下设督导办公室,统管全校教学督导工作,并赋予其相应的责权。重视督导检查结果和反馈意见的落实和利用,加强督导评价教学质量的话语权,增强对督导提出的关于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等建议的支持力度。可引入教学督导监督问责的权力,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执法性”,这既与教育管理体制的特点相适应,也能强化督导反馈整改工作的实效性,实现监督、反馈和整改的合一,形成学术治理和行政管理相互融合的教学督导运行机制。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督导规章制度。包括工作责任制度、考核激励制度、选拔培训制度、督导评价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问责制度等,明确督导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权利和义务、评价标准和程序、考核和奖惩、报酬和待遇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既规范督导人员的权力运行,防止越位,使督导工作规范、专业、高效、有度;也可以借此激发督导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他们投入工作的热情,让他们获得工作带来的责任感、改善学校教学质量的成就感、通过督导研究工作成果獲得同行尊重的荣誉感[13]。

(三)重视队伍专业化建设,保证督导“有本”

首先,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督导专家队伍。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教学督导必然要走向职能的专门化、手段的现代化和队伍的专业化。督导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评价的科学性、指导的有效性、帮助的技术性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灵活性等方面。“专业化督导”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者,能够进行政策咨询、技术指导、难题解惑和心理帮助等[14]。因此,要重视教学督导人员的选拔聘用,建立相关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任用条件由“资历型”向“专业化”转变。督导队伍的构成要考虑到年龄层次、专业背景、知识能力、素质品性、实践经历、专职兼职等因素,构建一支乐于奉献、精于教学、善于管理的复合型督导专家队伍。重视教学督导联盟的建立以及校际督导资源的共享,使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督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其次,要建立激励约束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等,增强督导履职尽责的学术能力、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有效保证督导队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推动督导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深化督导内容,突出学术型督导

要深化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任务内涵,拓宽督导内容,不仅要提升“常规督导”的质量,更要突出督导学术性特点,研究解决教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难点问题,发挥督导的咨询与决策建议功能。由此,要加强对“专项督导”和“专题调研”工作的研究。“专项督导”是对教学或管理中的某些内容或环节,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掌握整体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经过集体诊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建议。如对高校实训建设项目的跟踪督导、全校实验(实训)课程教学成效的督导、实践环节督导标准的制订等。“专题调研”是针对学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专门立项研究,提出实施建议,形成研究报告,供学校决策参考。如对全校实验课程教学和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调研、对学生实践能力训练环节中存在问题的调研等。对于高职院校,尤其要对教学内容实用性和应用性、能力培养操作性等方面的研究有所侧重,突出其应用型特色。

这种研究性的“专项督导”和“专题调研”,使教学督导从“浅表化”督导走向深层次督导,从依附于行政权力走向运用以学术性问题为主要关注点的学术权力,从“以督为主”走向“以导为主”,从被动辅助地位走向自主独立,从建设性角度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中一些瓶颈问题、共性问题、难点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更容易为学校决策者接受,也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支持和认可。

(五)丰富督导方式,实现渐进发展

经验数据表明,教师对教学督导的认可程度与督导员对教师上课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15]。对一种现象、一门课程或一位教师,要跟踪调查研究、持续听课和互动交流,注意其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然后才能作出较客观的评价,给出针对性、有效性的指导建议,也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服。因此,应加强教学督导评价、诊断、指导和改进工作的形成性过程,坚守“渐进发展”的过程意识,采取多种督导方式,实施连续性的观察、反馈和指导,才能客观评价教学并有效改进教学,体现“为了发展而督导”的价值取向[16]。

学校可以通过构建分工协作、点面结合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模式,使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由宏观到微观,由共性到个性,对各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实现全覆盖。校级的教学督导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共性的督导,分析人才培养方案,抓典型案例;院级教学督导则应侧重于微观的、个性化的督导,注重对教学过程中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训练等环节的督导,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听课评课方式上,可以将专项评课、跟踪性评课、会诊性评课、分类评课相结合,加强过程诊断和服务指导,重视纠偏与改进、激励与引导,在督导中发展、在发展中督导,有效发挥督导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持续推进作用。

(六)把握督导尺度,尊重教学学术自由

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规定和制度,严格遵守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这是保障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前提。然而,教学的学术性决定了教学是一个充满探究性、创造性和实践智慧的过程。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高深性、教学对象的差异性、教学情境的复杂性,需要融入教师自身对所授知识的消化理解、加工整合和扩展延伸,针对具体教学对象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给予教师足够的拓展和发挥空间。而且,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也不能简单地用一种固定的统一标准去衡量。教师个体的多元性,教学手段呈现的丰富性,课程性质的差别性决定了不同的教师个体、不同的课堂教学应该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

因此,高职院校要本着学术研究的态度去开展督导和评价,理解和尊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差异性,通过建立相对统一的共性教学评价指标,实现整体规范教学行为,维持评价的可比性;通过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方案,以体现教师在能力特长、实践手段、教学风格和学术旨趣等方面的个性特点和特色。同时,要把握好教学督导尺度,抓大放小,不要过分追究细节性的规范要求,少一些检查监督的行政性干预,多一些评价指导的学术性引领;不去推崇某种所谓公认的教学模式、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要让教师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自觉反思意识和内在创造潜能,使他们的教学特色和教学艺术得以充分展现,逐步形成一种尊重差异的、多元的、人文的评价文化和督导文化,营造出包容个性、和谐共生、充满活力和探究的教学氛围。

参 考 文 献

[1]郭学东.建立科学的高校内部教学督导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08-10.

[2]陶晓峰.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科技,2016(1):128-131.

[3]李北群,张新厂.新时期高校开展创新型教学督导工作的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7(3):48-50.

[4]徐爱萍.高校教学督导制度的路径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1):17-22.

[5]王思思,郭麗君.我国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效用分析——基于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8(6):30-35.

[6]黄萍.基于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督导理念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7):116-118.

[7]刘玉.高校教学督导效果影响因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1(6):75-79.

[8]甘罗嘉,王德平,田智辉,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6(3):62-64.

[9]赵勤贤,陈宗丽,彭后生.基于教师视角对高职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8(11):125-128.

[10]王芳亮.教学学术视阈下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62-165.

[11]童康.推进高校内部教学督导制度建设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17(5):64-68.

[12]刘春蕊,费晓玉.完善督导机制,提高教学质量[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25-29.

[13]甘罗嘉.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三个实践层次与五点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7(7-8):115-117.

[14]张东.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督导立场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17(1):40-44.

[15]陈富,李跃飞.高校校内教学督导供给与需求基线调查——基于 S 大学的经验数据[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00-103.

[16]丁明忠.基于教师发展的高校教学督导督教理念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12):3-5.

Realistic Dilemma and Outlet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Operation Mechanis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Fangliang

Abstract  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as an effective form of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within the school, plays a powerful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actical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teaching supervision mechanism still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There are common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supervision, no basis for supervision, fixed content of supervision, single supervision method, and excessive supervision. To get out of the predicament and realize the core value of teaching supervision, we should seek the corresponding way out: reshape the concept of supervision and promote development; reform the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 to ensure that supervision is in place;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the team and ensure that the supervision is based; deepen the content of supervision and highlight academic supervision; enrich supervision methods to achieve gradual development; grasp the supervision standards and respect the academic freedom of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supervision operation mechanis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stitutional reform; specialization; supervision culture

Author  Wang Fangliang, researcher in the Supervision Office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 (Lianyungang 222006)

作者简介

王芳亮(1965- ),女,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督导室研究员(连云港,222006)

基金项目

2020-2021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给侧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20LKT2086),主持人:王芳亮

猜你喜欢

机构改革专业化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反腐支出单列是一招好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