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下高中历史阅读教学策略
2021-05-23李惠婷
李惠婷
(德化第一中学,福建泉州 362500)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在编写体例和内容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尤其在内容上更是高度浓缩,多以纲要式呈现,这使得历史事件的具体叙述缺乏。在教学课时上表现出压缩状态,把以往不止一个学年的教学内容压缩在一个学期内必须完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着力加强对高中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好地学好用好新教材,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一、仔细研读教材,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利用
新的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进行编写的,重在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贯彻学生的学科素养。因而历史教材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学习教科书,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可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仔细研读教材,把教材当作自主阅读的文本材料。据研究表明,越轻松的学习越是无效的,只有当头脑被迫工作时,才会将所学的东西记得更牢。在检索所学时付出的努力越大,检索就会强化你的所学。[1]所以,教师要布置好预习的任务。例如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或者思维导图,也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只有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历史资料,才能真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获得学习能力和思维的提高。教师也可以在这个环节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理解能力的差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讲透每个知识点,因而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作用。学生尤其要重视教科书中的功能性辅栏,如“历史纵横”“问题探究”“学习拓展”等。教师要利用辅栏提供的材料、信息和要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阅读和研习这些史料,并扩大史料范围,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2]
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一课中,教材最后设置了“学习拓展”:“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近千年来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就此次变法某个方面的措施查找资料,了解其争议所在”。王安石变法是教学难点,又是初中教材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一个知识点。所以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查找并阅读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并且要求每个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的措施深入学习,了解争议所在。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学思之窗”栏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从而较好地突破了该教学的难点。在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历史上重大改革变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这样既加深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又落实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补充阅读材料,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统编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对知识要点高度概括,却缺乏历史情景的分析说明,因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第19课《辛亥革命》第一子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的“学习聚焦”中有这么一句话,“在革命运动高涨之际,立宪运动也造成很大声势”。而在整课的教材甚至初中教材中,对晚清立宪派和立宪运动,都没有详细的说明。然而事实却是这股势力对晚清的政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立宪运动对清末的“新政”、立宪派掀起的“四川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的爆发等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不了解这些历史事件,也就不清楚近代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局势,尤其是改良与革命这两股势力的较量,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复杂性也就没法全面认知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印发了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15章“变革中的两大动力”中的部分节选材料作为补充,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笔者节选的阅读材料主要是“相互交替的两个历史阶段”和“共和与立宪:两种模式的争夺”这两小节,并让学生完成自主阅读作业: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与革命这两股势力的发展关系。这样的作业对高一的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所以也需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甲午战后的改良与革命这两股势力是先后还是同时登场,是平分秋色还是略有不同?戊戌变法失败后,改良势力退出历史舞台了吗,出现逆袭的契机是什么?什么是立宪派,他们与维新派有什么关系,立宪派在晚清起到了哪些作用,他们为什么最终又选择了革命?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引领,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带着任务的驱动和自己的思考,既加深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又大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各显身手,有的用表格式进行纵向梳理,有的用时间轴进行横向的对比,还有的用思维导图、知识树等方式进行提炼,提交了许多优秀的学习心得。
三、布置课外阅读,深化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有实践表明,中学生的史学阅读能够使新知识与旧知识关联整合。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做出分析判断,对于提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3]提供合适的史学材料或者史学论著让学生阅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深化拓展,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时,时间跨度大、内容繁杂,如何厘清历史的演进、前后的联系,对教学的一大挑战。特别在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更要理解“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突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绝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4]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就布置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并要求学生按照“历代政府组织”“历代选举考试制度”“历代经济赋税制度”“历代兵役制度”这四条线索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结构体系。学生在完成自主阅读后,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如指掌,知识体系清晰完整。比如“历代赋税制度”的这个体系,从汉代的租赋制—魏晋租调制—唐代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宋代的差役法和免役钱—明代的一条鞭法—清代的摊丁入亩。学生构建了这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后,再回到教材中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习教材的内容时,就轻而易举地理解掌握了。
四、提供选择阅读,拓展对学科课程的认识
除了教师确定的阅读内容外,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主阅读的材料,自由发挥,增加主动阅读。可以依托课本中的探究题或者借助高考历史试题,延伸课外阅读,发挥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就某些史学问题自主选择阅读,特别是与新教材学科课程联系密切的相关史学论著。当然,在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时,教师也要做适当的引导与说明,提供一定的选择范围,并且对学生选择书目内容的可读性与科学性,还有价值观的定位等严格把关。
为了适应新教材和新高考,拓展学生对整个高中历史课程设置的认识,笔者把近几年全国高考历史卷的主观题材料来源的书目做了一个简要的梳理,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在这个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些书目进行阅读。如排名在前五位的以下史学著作:
而且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还要选择专门的课时进行阅读反馈,即“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可以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也可以是书评、读后感等,对一些较好的阅读成果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指导,让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