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快乐源自何处
——基于武汉样本

2021-05-23吴贤华赵佳欣苏寅春周成进张倩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同伴编码家庭

吴贤华,赵佳欣,苏寅春,周成进,张倩文,王 思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0 引言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是新时代的人文关怀. 国家针对中小学学生群体,提出“健康促进,维护身心健康”的倡议[1]. 小学不同年级的心理健康内容侧重点不同,如适应问题、学习乐趣与成功、人际交往、升学进取与主动参与活动等[2]. 小学阶段是个体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 关注小学生快乐的来源,践行快乐课堂[3],有利于纠正教师和家长的认知偏差,对小学生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

学生发展首先受到自身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天赋、技能等因素影响. 曹飞[4]提到一种享乐幸福观,即满足学生的生理需要和享乐需要,学生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情绪中枢回路处于可塑时期,大脑额叶皮层参与了情绪感知和体验,而额叶皮层的激活又与主观幸福感相关[5]. 保证足够的睡眠和玩耍,有助于脑对新知识的整合,也可以增进小学生快乐的水平[6].

学生发展还会受到家庭与学校环境的影响. 根据Bronfenbrenner 发展心理学的生态系统观点[7],个体与环境会进行有规律的、主动的双向交互. 其中家庭、学校、社会等微观子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潜在关系都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微观系统中社会因素在个体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影响着幸福感体验[8].在学生的社会关系中,最为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家庭、师生、同学(同伴)关系. 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为儿童提供了资源和参考模式,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初始和常态环境. 家庭生活包括了家庭氛围和家庭结构. 充满爱和支持的家庭氛围、传统的家庭结构、有效的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情况都可影响到学生对幸福的感知[6],幸福感则包含了完整和谐的家庭生活[9].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监护人是其最重要他人,对于青春期学生来说,同伴是其重要他人,他们在与同伴交往时,将同伴如何看待自己的印象整合进自我意象之中[10],并与同伴进行相互比较,从而获得更明晰的自我效能感[11]. 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与判断[12],它可以较好预测学生的主观幸福感[13]. 同伴关系不仅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建立,还能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 小学生在同伴中的接纳度越高,越能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和更低的负面情绪[14]. 儿童在家庭中获得的行为会影响其在同伴中的欢迎度[15]. 所以,同伴关系是影响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校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师生关系是学校中重要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情绪.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体验到愉悦情绪,从而使学生感知到更强的主观幸福感[16]. 教师的评价、学校环境、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都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满意度[17].

综上所述,研究学生积极情绪的影响因素上,需要多学科、多因素与多方法开展研究[18]. 然而,从研究对象来看,大学生和中学生群体研究较多,而小学生群体研究较少. 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资料丰富度与深度不够. 基于此,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小学生群体进行研究,以小学生主题作文为分析材料,并从个人、家庭和学校3 个方面着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来分析小学生快乐的来源. 鉴于小学生渐渐从以家庭交往为中心过渡到以学校交往为中心,从满足生理需要向满足精神需要发展,以及人际交往经验与技能还未成熟等现实,因此研究假定: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比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快乐,家庭亲子关系、学校同伴关系等因素是小学生快乐的来源,个人、家庭与学校共同影响着小学生的快乐体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武汉市抽取22 所小学的33 个班级,共有1 336 人参与研究,每人撰写一篇小作文,共1 336 篇,剔除没有填写学生信息的29 篇,得到有效作文1 307 篇,有效率为97.8%;其中一年级59 篇,二年级85 篇,三年级265 篇,四年级302 篇,五年级225 篇,六年级371 篇. 总字数约63 万字,平均每篇作文字数约486 字,其中一年级作文平均字数为95 字,二年级为173 字,三年级为348 字,四年级为503 字,五年级为520 字,六年级为684 字.

1.2 研究方法

受日重建法[19]的启发,研究以《我的烦恼我的乐》为题让学生自由写作,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对文本进行编码和分析. 扎根理论是一种定性研究的范式,其宗旨是从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研究者从原始文本材料中进行经验概括,然后上升理论[20].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首先对纸质作文文本转录成电子文本,并进行编码训练,熟练掌握编码后,再对作文进行逐份逐句编码,提取出的原始信息点构成三级编码,共计142 个;把含义类似的三级编码进行整合,形成二级编码,共计24 个;并进一步编码为一级编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

参考点为每个编码的编码频次,表示编码在原始文本资料中出现的次数. 按照二级编码的参考点数大于120 个的标准进行分析. 由于社会因素下没有编码符合要求,故将其剔除.

2 研究结果

2.1 快乐来源:个人因素

在个人因素中对兴趣/艺术、兴趣/体育、学业/学校、学业/社会和感官刺激5 个二级编码进行统计. 编码结果显示:个人因素的快乐来源主要有33 种,见表1.

2.1.1 个人因素快乐源的具体内容

对三级编码参考点接近10%的阅读、球类运动、成绩好、考试取得理想分数、吃美食等15 个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在兴趣与艺术中,阅读(37.84%)是小学生快乐的最主要来源. 原始文本材料显示,学习到新知识、有趣的文字内容和增长见识是吸引小学生阅读的原因. 此外,小学生还报告绘画(16.22%)、做手工(9.80%)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能从中得到乐趣. 在兴趣与体育中,球类运动(70.94%)、跑步(12.82%)和游泳(10.26%)位于前列. 在学业方面中,成绩好(31.01%)、成绩进步(22.78%)、取得理想成绩或名次(60.95%)和校外比赛获奖(24.76%)等是小学生的快乐来源. 在感官刺激中,吃美食(59.46%)是主要的快乐来源. 原始文本材料显示,家里的饭菜、零食和市场上的特色食物都是学生心中的美食. 美食能够带来快乐,玩电子游戏(20.95%)次之,还有学生认为玩手机(9.46%)也很快乐.

2.1.2 个人因素快乐源在年级上的趋势

在个人因素中,快乐百分比数值随年级升高上下浮动,整体趋势为波动变化,如图1 所示. 一至三年级学生在个人因素的快乐比值呈现逐渐增加趋势. 四年级的学生在个人因素的快乐比值明显减少,五、六年级比值再次呈现逐渐增加趋势,且变化较为明显. 具体来看,一年级的占比最低(47.69%). 一年级学生受限于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在进行作文写作时未能充分表达自身情况. 此外,二、三年级的比值整体高于其他年级,低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比高年级学生(四至六年级)更快乐,经卡方检验得出:χ2=8.43,P=0.004.

表1 个人因素的编码及参考点(n=1 307)

2.2 快乐来源:家庭因素

根据上文所述标准,通过对亲子活动和亲子关系两个二级编码进行分析,得出小学生在家庭因素方面的快乐来源主要有16 种,如表2 所示.

2.2.1 家庭因素快乐源的具体内容

在家庭因素下,家庭亲子活动能够带给学生更多快乐,其中与母亲户外娱乐(24.64%)、与父母进行户外娱乐(23.71%)、全家去省外旅行(21.80%)、举办生日聚会(12.32%)等是主要的快乐来源. 在亲子关系带来的快乐中,父母陪伴(40.74%)、父母表扬(20.00%)、父母鼓励(17.78%)等为主要的快乐来源.

2.2.2 家庭因素快乐源在年级上的趋势

从家庭因素整体上来看,一年级学生(30.77%)更多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快乐. 二年级学生(19.77%)则更少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快乐. 三至五年级学生从家庭因素中感受到的快乐保持相对平稳,而六年级学生(20.62%)则有明显下降. 一年级学生报告被父母奖励、良好的亲子关系而感到快乐. 二、六年级学生的快乐较少,其中二年级学生的幸福感低于其他年级,在作文中,学生报告睡眠不足,常被父母惩罚. 学生的快乐随年级上升而波动变化,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如图2 所示. 经卡方检验得出:χ2=10.72,P=0.057,呈现边缘性显著.

在亲子活动当中,二与六年级较少,三、四年级占比较多,年级间整体分布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如图3 所示. 经卡方检验得出:χ2=24.75,P<0.001.

在亲子关系中,一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在亲子关系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比其他年级多,经卡方检验得出:χ2=3.91,P=0.048,但年级整体上看并不没有差异,如图4 所示,经卡方检验得出:χ2=5.99,P=0.307.

图1 个人因素的快乐年级分布趋势

2.3 快乐来源: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的快乐来源有同伴关系、课程/课堂、课外活动、师生关系与其他等5 个二级维度. 其中同伴关系二级维度下有10 种快乐来源. 学校因素下的编码如表3 所示,没有被纳入考虑的编码仅在表中保留了占比最大的两个编码,且没有计算对应的百分比.

2.3.1 同伴关系快乐源的具体内容

从表3 中可以看到,引起快乐的因素主要有与同伴玩耍(63.20%)和交到朋友(11.20%),说明引起学生快乐的因素表现为情感交往. 在编码过程中,发现男孩的友谊质量比女孩要差,关系较远.

2.3.2 同伴关系快乐源在年级上的趋势

在同伴关系中,一年级所占比例最高,随年级增长呈波动下降的趋势. 一年级的学生更满意于同伴关系,而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同伴关系上的满意度上无明显差别,如图5 所示. 经卡方检验得出:χ2=11.89,P=0.036.

表2 家庭因素的编码及参考点(n=1 307)

3 讨论

3.1 个人因素的编码内容讨论

在个人因素方面,独特的兴趣、学业表现良好和强烈的感官刺激是小学生快乐的主要来源. 小学生会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快乐,例如阅读、绘画、做手工和进行球类运动等. 同时,在阅读时他们还体现出兴趣自主性、类型多样化和环境优越的特点,这与文献[21,22]的研究一致. 此外,球类运动具有随情境变化的特点,需要多人参与、合作、个体思考与判断[23],因此小学生每次都能获得不同的体验,持续获得趣味性,更能吸引他们投入其中.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人对有兴趣的东西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24]. 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观点,小学生在发展兴趣爱好时,就是在满足自身的认知和审美需要. 他们通过阅读去探索这个世界,获取知识;通过绘画、做手工去增加对不同形式的美的理解.

图2 家庭因素的快乐年级分布趋势

图3 亲子活动因素的快乐年级分布趋势

图4 亲子关系因素的快乐年级分布趋势

此外,部分学生报告了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会快乐,李艳丽[25]指出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有利于逐步建立稳定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这体现出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能让学生获得学业中的快乐. 许娥[26]认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学生学习动机有密切关系. 学习是内生的,学生自身具有内发的成长潜力,学生还会因他人赞许而快乐. 何更生等[17]发现教师和同学评价是影响小学生情绪体验的主要因素,教师的表扬是学生快乐感的主要来源. 表扬和评价与学生的自尊紧密相连,是满足学生对自尊与爱的需要. 而小学生将吃美食视为快乐,认为单纯地享受是一种幸福,不仅体现出学生天真的本性[4],更反映基本生理需要的满足. 黄林娟等[27]发现在虚拟电子游戏中,学生能暂时忘记学习的压力,使心情得到放松和娱乐.

当小学生的生理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审美需求、认知需求等得到满足时,学生会获得快乐,提示可按照需求层次理论来指导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表3 学校因素的编码及参考点(n=1 307)

3.2 家庭因素的编码内容讨论

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陪伴、父母理解、家庭户外娱乐是小学生快乐的主要来源. 家庭环境下,家庭成员关系亲密、情感表达自由、文化生活丰富、娱乐活动多、家庭组织有序等家庭环境变量对家庭环境子系统和儿童发展起正向作用. 父母情感温暖、父母理解与儿童的忧虑性、紧张性显著负相关[28]. 焦秋月[29]研究得出,一年级学生的家庭幸福感高、亲子关系良好、父母相处融洽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适应. 雷晓梅等[30]研究发现,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存在重要影响,学业成绩差的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较消极,如采用责备、惩罚等方式,这与本研究中学生常被父母惩罚、家庭幸福感较低一致.

亲子互动是家庭活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亲子互动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31]和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有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32]和促进儿童同伴关系发展[33]. 从儿童互动情况可以看出,儿童的亲子互动对象更倾向于母亲. 传统观念认为母亲是儿童的主要抚养者,但是父亲与儿童的互动更能够预测儿童的发展[34]. 在家庭生活中,亲子关系互动主要围绕着孩子与母亲展开,而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正处于升学阶段,父母亲的心理支持对于维持其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35].

图5 同伴关系的快乐年级分布趋势

3.3 学校因素的编码内容讨论

在学校因素方面,与同伴玩耍、交到朋友是小学生快乐的主要来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从交友中体会到快乐,通过具体人际交往活动来建立友谊.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并进一步与同学建立友谊. 以往的研究发现,不快乐的学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和更好看的外表[36],高质量的友谊能成为学生快乐的源泉. 然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则可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为小升初做好准备,容易在同学间形成学习竞争关系. Hartup 等[37]认为,学生的友谊概念和相处方式会随着学生的年龄发生变化,因此,小学生对同伴关系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可能会发生改变.

从原始文本资料发现,小学生朋友圈形成圈内外关系,且男孩的友谊质量比女孩要差. 小学生会依照亲密程度与相处时间来区分最好的、一般关系的和非正式的朋友. 最好的朋友往往有一两个,一般关系的朋友有三五个,男生同伴关系相比女孩要更疏远[37].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小学生最常体验的快乐来源于兴趣(体育、艺术)、学业进步(辅导班、学校)、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感官刺激;小学低年级学生快乐度要高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呈现随年级升高而小幅度下降趋势;小学低年级学生要比小学高年级学生从家庭方面、同伴关系方面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小学生在快乐广度与深度方面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加深.

4.2 建议

基于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立场出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个体后续心理发展的基础,因此应从个体、家庭与学校3 个方面提供针对性措施.

第一,重视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 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始重点满足运动需要、生理需要,重视开发与培养阅读、绘画、做手工等特长,而中高年级学生重点满足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阅读、学习编程、提升学业成绩的需求. 整体上来看,从满足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方向发展.

第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高亲子互动频率与提升亲子互动质量. 由于母亲与子女较父亲有更多的互动,因此母亲与子女互动时注重互动质量以及互动的建设性方向;父亲与子女互动时首先要注重互动数量,先积极参与到亲子互动当中,尽量避免父亲家庭教育中的缺位,然后向互动质量上提升,最后达到父母双亲与子女高质量且建设性亲子互动. 同时多开展每周末的户外活动,如采摘、踏青等活动,促进有别于家庭情境下的户外亲子交往模式. 家庭亲子活动是人际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学校内同伴关系质量提升.

第三,学校方面除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之外,还需要创造同伴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创造学生的生活空间,在生活空间里,学生充分利用大量的人际交流机会,积累人际交往经验,建立友谊. 学校通过创设课堂外系列学业与非学业活动,引导学生合作与良性竞争,共同碰撞,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学校可通过实施快乐教学[38](如在体育课等非知识类课堂上,让学生直接体验快乐)的同时,通过具体的、可操作性、有竞争性的交往载体,促进同学间深度交往.

猜你喜欢

同伴编码家庭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生活中的编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家庭“煮”夫
Genome and healthcare
寻找失散的同伴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