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中籼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Q 两优506 的选育

2021-05-23王传军李朝阳翟春节程谦语肖成亮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父本绿色通道母本

王传军 洪 军 李朝阳 翟春节 程谦语 肖成亮

(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230088)

Q 两优506 是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 年以自育不育系全151S 为母本、恢复系5HR015 为父本配组,经连续多年多点测试后,于2018 年和全资子公司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报审的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20 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组合适宜在安徽省一季稻区推广种植,需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2019-2020 年连续2 年在安徽省霍邱县、肥西县、舒城县、凤阳县以及寿县等多点试种,累计试种面积800 hm2,平均产量9.6 t/hm2。多点种植均表现为米质优、产量高和抗性好,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母本全151S 的选育

全151S 是以两系不育系1892S 为母本、新安S为父本进行杂交,并与1892S 回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图1)。该不育系具有米质优、抗性好、茎秆粗壮、株叶繁茂、异交率高、配合力好等特点[1]。在合肥种植,株高76 cm、穗长26.5 cm、每穗总粒数195 粒、单株分蘖10~13 个,颖尖与柱头紫色,柱头外露率高达73.5%。

1.2 父本5HR015 的选育

5HR015 是以安选6 号为母本,与具有优质、抗稻瘟病性状的YR0822 为父本,采用温汤杀雄的方法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图2),该恢复系具有米质好、抗稻瘟病等优良性状。

1.3 配组情况

2013 年春采用不育系全151S 与父本5HR015人工杂交得杂种F1,2013 年夏季在合肥南岗科研基地种植F1,表现高产优质,相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显著。2014 年、2015 年参加荃银中籼生态测试,3 次重复,均表现高产、稳产、优质、中抗稻瘟病。2015 年在井冈山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穗瘟病损失率3%,病级1 级。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该组合在2018-2019 年参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联合体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Q 两优506 全生育期134.1 d,比对照II 优838 号短2.2 d。株高119.1 cm,平均穗长23.9 cm,有效穗数240.75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90.7 粒,结实率82.5%,千粒重25.8 g。

2.2 品质检测

2018-2019 年经安徽省“金色春禾”联合体中籼迟熟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农村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Q 两优506 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6.6%,长宽比3.0,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5.2%,胶稠度76.0 mm,透明度1.0 级,碱消值6.0 级,米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3 级(NY/T 593-2013)。

图1 全151S 选育系谱

图2 5HR015 选育系谱

2.3 抗性鉴定

2018-2019 年参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联合体中籼迟熟绿色通道区域试验,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抗性鉴定,2018 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性指数5.0),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2019 年中感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5),中感稻曲病(病穗率12.0%),感白叶枯病。

3 产量表现

2018 年参加安徽省“金色春禾”联合体中籼迟熟绿色通道区域试验,Q 两优506 平均产量8.89 t/hm2,比对照II 优838 增产5.93%,达极显著水平;2019 年续试,平均产量9.838 t/hm2,比对照II 优838 增产6.44%,达极显著水平;2 年区试平均产量9.36 t/hm2,比对照II 优838 增产6.25%。2019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04 t/hm2,比对照II 优838 增产5.87%。

4 栽培技术要点

该组合适合在安徽一季稻区推广种植[2-3]。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4.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种植习惯,选择适当的时间播种育秧。

4.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秧苗一般在30 d、6~7 叶时开始移栽,采用壮苗单株、弱苗双株的栽插方法,参照当地栽插行株距栽插,合理密植,一般栽插基本苗22.5 万~25.0 万穴/hm2。

4.3 科学施肥

该品种分蘖性较强、丰产质优、耐肥抗性较好,适宜中高肥力水平土壤,一般施尿素225 kg/hm2、复合肥450 kg/hm2。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时施穗肥。根据土壤情况磷、钾肥适量配合施用。

4.4 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除草,根据当地病虫害情报,适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猜你喜欢

父本绿色通道母本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订单靶向 四位一体——构建面向高安市的物流人才订单培养“绿色通道”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绿色通道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
智慧大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