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为中心的生物课堂
2021-05-23张莹
张莹
摘要:去年12月份,非常有幸,我同几位老师赴烟台参加了手机微课程开发与云平台的培训课程。至今我犹清晰地记得给我们做汇报的雷斌老师,他饱满的授课热情充分地调动了全场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模式让我的团队更具强大的凝聚力;学习过程中,手绘、演示、才艺展示、组间竞争、抢答,寓学于做的互动模式点燃整个会场的学习热情。欢声笑语中我们体验着微课制作,谈笑风生中我们感叹于微课设计。整整两天的学习,在愉快的合作参与式学习中悄然而过,丝毫没有以往那些枯燥的讲座带来的倦意。在领会了微课制作的同时,带给我更深刻反思的是,雷斌老师是如何有效地调动全场学习者的求知欲与积极性,如何在一种轻松、愉悦、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完成知识的传递,如何把被动接受知识的我们变成乐知者的呢?这大概就是《给教师的101条建议》中提及的寓教于乐。
关键词:学位中心;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0-0115
回归日常教学,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当把我们的课堂打造成探究性、互动性、合作性课堂。我们要把每天与孩子玩耍作为一种坚持,让生物课堂由学生被动接受式课堂转变为学生参与式课堂,由教师主体性课堂转变为学生主体式课堂,由教师的教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成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需要是兴趣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只有将知识与能力转化成学生的一種需要方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何才能在生物课堂中持久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问题的产生开始,而让启发性的问题诞生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中,可以点燃学生的探知欲。
在教师新授优质课《生态系统的组成》一节时,为凸显东营地方特色文化,教师选取东营本地生态旅游景点作为导入的切入点,视频展示教师实录的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芦花飞雪与鹅鸣鹤舞之美并以芦苇为奖励,鼓励各小组积极发言。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创设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犹如置身其中,在此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学生产生浓厚的探知欲,被带入到新课学习中。可见设置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有效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实现学为中心。如何有效设置教学中的直观情境呢?
实物创设直观情境。例如《运动系统》一节中,学生容易对“骨”与“骨骼”的概念产生混淆。此时,若将家兔四肢骨骼化石与其中的指骨以实物形式展示于课堂,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直观情境中区分一组易混淆概念。
实验创设直观情境。例如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一节中,采用碘液验证淀粉的存在和采用酒精加热脱去叶绿素均是实验的注意事项与考点。此时,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直观体验,有助于学习目标达成。
多媒体创设直观情境。在讲授《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一课的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当前环境污染带来的鱼虾死亡、青蛙发育畸形等触目惊醒的场景让学生深刻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从而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层层启发,让问题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力抓手
疑问乃思之始,打造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步步设疑、层层启发。当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时,便不能启迪学生有效思考,但当问题过于困难时,又会导致学生思考无从下手。不恰当的问题启发让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被动。因此,如何设置问题,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决定教师启发式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最近发展区。问题的设置应当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例如“顶端优势”这一生物学概念,教材以松树的形状举例讲解。如果教师向学生抛出“通常情况下松树为什么会长成塔形呢”这样的问题,由于问题的抽象,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中,找不到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因而陷于思维的困顿。如何变无效启发为有效启发呢?这要求教师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将抽象而复杂的问题拆分成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串,让学生通过问题扶梯,层层思考,以达成目标。例如我们可以将“通常情况下松树为什么会长成塔形呢”这一问题,拆分成如下问题串:“通常情况下松树都是什么形状呢?”“塔形的形成原因是因为顶芽长得更快还是侧芽长的更快呢?”“那么你能得出顶芽生长和侧芽生长有什么关系呢?可见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化为问题串,会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而愉快,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合作、互动、探究中实现知识升华
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结合耳听、试听、阅读等这类学习方法较为被动,知识的有效掌握程度只能达到5%-20%。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倡导探究、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将教师教为中心的被动学习变为学生学为中心的主动学习。
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学科,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形成理性思维。因此课堂教学中,实物展示优于模型展示,模型展示优于视频展示,视频展示优于图片展示,教师应当尽可能将实物搬入课堂,让学生在合作、互动、探究中通过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完成知识点的升华。
在赴广饶观摩生物学科带头人优质课学习中,尚磊磊教师以关心学生“饿了吗”开场,并向学生分发旺仔小馒头,让学生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观察旺仔小馒头的营养成分清单,使学生直观感受细胞中的物质与能量,这样一种互动参与性极强的导入模式,掀开了一堂活跃的生物课堂。课堂中尚磊磊教师又增加了制作面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检验淀粉与蛋白质、浸泡鱼刺展示无机物溶于水,火焰烧头发感受角蛋白被烧焦的气味,石蕊溶液与红墨水分别浸泡煮熟和未煮熟的鸡蛋黄(卵细胞)的小实验。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小实验丰富、简单而有趣,能够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完成知识的升华。可见,合作、互动、探究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打造一堂寓教于乐的生物课堂。
教学中,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还常常不能跳出传统授课模式的束缚,错误地认为教授与学习是一件严肃的事情。这使得我们上课时表情严肃,让课堂气氛变得紧张,致使学生们产生枯燥厌烦的学习情绪。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设置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串,让学生在合作、互动、探究中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可谓是一种寓教于乐。因此我们要严肃地对待教学,愉快的进行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由“学会”变为“会学”。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做,他们喜欢学习,而我们喜欢讲课,各得其所,这便是一种最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郑文程.先学后教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
[2]张志晖.尝试打造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66-67.
[3]朱美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生物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