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疗效分析
2021-05-22段飞
文/段飞
踝关节骨折较为常见,属于下肢骨折类,会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相关调查发现,在骨折类疾病中,踝关节骨折占比达到3%-5%[1]。引发踝关节骨折的主要原因就是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踝关节是承载机体重量的重要关节,出现骨折,就是关节内骨折,如果治疗当中未恰当对位,就会引起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本文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现报告整个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选条件:经影像学技术检查确诊,系单侧新鲜闭合骨折。排除标准:有凝血障碍者;精神系统疾病者;肿瘤者;其他骨折种类者;语言障碍者。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3-40岁,平均(31.5±3.2)岁。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1-44岁,平均(32.5±3.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如果踝关节骨折未出现过大移位,肿胀有所消退,可以以受伤机制作为基础,开展复位治疗。复位外踝时,保证同解剖复位相符,对内踝关节面复位时,确保较好复位关节面侧皮质,保持内侧皮质间距1mm以内。对后踝复位时,朝上移位距离低于1mm,在复位之前与完成复位后,都要使用石膏外固定。
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使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使用止血带给患处止血。手术治疗内踝骨折患者时,行踝标准弧行切口,让踝关节前端全部暴露,复位外踝后,暂时使用巾钳固定。如果后踝骨折扩散关节面范围超过25%,就使用复位固定。切开内踝骨折关节关节囊,复位观察骨距,清除掉碎骨,合理确定复位顺序。针对外踝骨折,使用克氏针固定法,或者外部加钢板的方法,对骨折位置进行固定。完成手术后,采用石膏进行外固定,手术后4-6周,指导患者开展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治疗效果,遵循踝关节评分系统,从以下项目进行评分:运动能力、疼痛程度、平稳性、行走能力。满分100分,分数96~100分表示颇佳,分数为91~95分表示良好,分数81~90分表示一般,分数不到80分,甚至为0分表示极为糟糕,总有效率=颇佳率+良好率+一般率[2]。
对比两组康复状况,涉及以下内容:关节位置间距、承载重量时间、住院天数。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远高出对照组不少(P<0.05)。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n(%)]
2.2 两组康复状况
与对照组相比,关节位置间距、住院天数更短,承受重量时间更长(P<0.05)。表2。
表2 两组康复状况(x±s)
3 讨论
踝关节构成部分为距骨、腓骨下端与胫骨,各部分紧密结合。踝关节是支持关节,是承载垂直柱状过渡至弓状平面的机体重力,在运动当中有无可取代的作用。相关文献指出,踝关节承载负荷大约为人体质量的6倍以上,对人类步行起到核心作用[3]。
踝关节骨折主要是遭受外界暴力所致。目前,我国人口中老年群体数量不断增多,这就加大发生踝关节骨折的机率。一般来说,老年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情况,再加上不合理的运动与承受外界暴力,这样以来发生踝关节骨折机率就大幅度提升。发生踝关节骨折,患者就要承受强烈疼痛,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
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主要采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也就是指传统的复位治疗,此疗法短期可以减轻病情,然而没有长时间的突出效果,临床更会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患者。踝关节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对手术操作精密度有着极高的标准,在进行手术时,要求保证精准复位与解剖,如果未对症治疗,就会遗留长期连续性疼痛的后遗症,使关节活动功能受限,从而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去巨大影响。
采取手术治疗,能够直接对受伤踝关节加以修复,减轻疼痛,加快康复进程。使用手术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应当高度关注手术程序,尽最大可能控制引发并发症诱因,避免发生创伤性骨关节炎,踝关节不稳的情况。在治疗当中,要着重修复受伤的韧带,依据距骨的间距,踝穴的完整性,对受伤部位进行修复,以降低并发症出现机率,确保踝关节的稳定性[4]。
本研究,相较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高,康复状况各指标更优(P<0.05)。
总结一下,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促进患者尽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