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本位”:为全面小康提供思想根基

2021-05-21

新传奇 2021年16期
关键词:意涵根基协调性

某种程度上,正是“公本位”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决定了中国始终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社会公平,扶助贫困群体。经过2000多年传承,“公本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根基。

到建党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词汇,也因此被赋予当代意义。

“小康”意涵的历史衍变

“小康”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有安康、安居之意。千百年来,“小康”一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历了漫长的意涵衍变过程。

在儒家先贤看来,所谓“小康”,就是要以“礼”治国,通过“礼义纲纪”的约束和规范来实现和达到“君臣正、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设制度、立田里、知贤勇、为己功”的尊卑有别、秩序井然、和谐安定的“小康”社会图景,倡导统治者要学习和追随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六位明君“未有不谨于礼”的治世之道。此后,“小康”的意涵逐渐被赋予政治清明、经济强盛、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等多重含义。

唐宋元明清时期,我国古典文学先贤们纷纷在辉煌灿烂的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借“小康”抒意,既推动了“小康”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传承和发展,也使得“小康”思想在中国社会中逐渐深入人心。

“公本位”为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公本位”,而不是“私本位”。儒家传统主张“修齐治平”一体,宋代理学家程颢认为,修身之本在于“廓然而大公”。齐家之本在于修身,《大学》批评“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意在指明无公心则不能齐家。治国之本在于以国为家,《礼记》讲“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强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一言以蔽之,“修齐治平”之道在于克私奉公,视家如己、视国如家、视天下如国,与天下人同其忧乐。

“楚王失弓”的寓言更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公本位”的特征。楚王丢失弓箭,左右欲到处寻找,楚王却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对此,孔子认为,去其“楚”则可,应是“人失弓,人得之”;老子认为,去其“人”则可,可为“此失之,彼得之”;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莲池大师认为,去其“得”则可,本无得失可执著。

某种程度上,正是“公本位”使中国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决定了中国始终追求整体性福祉,强调社会公平,扶助贫困群体,“不患寡而患不均”“均無贫,和无寡,安无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黎民不饥不寒”成为“王道”政治理想。经过2000多年传承,“公本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根基。

“小康”的当代意涵

古往今来,“小康”逐渐成为中华儿女对理想社会的精神向往,“小康”社会也成为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有三层当代意涵: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建成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能够共享的全面小康。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正是要让全体中国人民“一个也不落下”地共享全面小康。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紧紧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而携手“共建”的全面小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吹响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主体来看,只有全体中国人民携手“共建小康”,才能最终实现“共享小康”。

再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要在全国城乡各地区建成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小康社会。为此,中国共产党科学布局,在注重“小康”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兼顾“全面”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不断化解发展总量、速度和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之间的内在张力。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努力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协调性”发展。简而言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任务来看,就是要在全国城乡的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各领域、经济社会的各方面,建成“全面性、整体性、协调性”的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新闻网等)

猜你喜欢

意涵根基协调性
“想明白,说清楚”是学好数学的根基*
协调性练习在小学足球训练中的作用
雨来了
浅议小学语文为学生奠定文化根基
各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分析
让养成教育成为德育的根基
官员的操守
环境雕塑在共有空间中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