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评估基础采用PAC服务对青少年流产女性的干预效果

2021-05-21淮丽

当代医学 2021年14期
关键词:避孕措施人流流产

淮丽

(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科微创治疗中心,浙江 温州 325000;2.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8 500 万例意外妊娠,40%非意愿性,50%以人工流产为结局,我国每年的人工流产在1 300万例以上,并有潜在增长趋势,年轻、未育的人群占比较高,其中:年龄<25岁者约占50%,65%为未婚女性,54.3%是因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导致意外怀孕,反复人流者高达50%[1]。未婚青少年在意外妊娠、人工流产及术后康复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压力较大[2]。为降低我国育龄妇女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1 年内的再次人流,本院于2015 年9 月开始积极开展流产后关爱(post abortion care,PAC)服务,并取得一定的成果。2019年1月,对未婚青少年人工流产女性在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再进行PAC服务,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门诊行人工流产的未婚青少年168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84例。

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婚,首次或多次妊娠,要求人工流产;B超确定宫内早孕,孕周<12 周;年龄16~24 岁。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无法配合临床评估及术后随访者。

1.2 方法

1.2.1 基本评估 由专门的负责人(心理咨询师,受过系统训练的PAC 咨询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单独的一对一评估、宣教和随访。收集年龄、生育史、月经史、流产次数及时间、常用避孕措施、避孕失败原因、联系电话等临床资料。

1.2.2 生殖健康评估 应用医院自制生殖健康知识调查问卷了解青少年避孕知识认知程度,包括目前避孕方法、高效可逆避孕方法、避孕失败补救措施等。总分10 分,得分>8分为优,得分6~8分为良,得分<6分为差[3]。

1.2.3 常规组 单独采用流产后关爱(PAC)服务。服务流程:①单独咨询,由PAC咨询员开展一对一咨询,有固定性伴侣的,鼓励性伴侣参加,了解避孕知识和避孕措施,共同分析此次意外妊娠的原因,改变不正确的避孕理念,介绍高效可逆的避孕措施。说明人流对人体伤害的不可逆性及可能的并发症,重点强调人流后根据个体情况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重要性,避免1年内尤其是6个月内重复流产。完成PAC咨询记录,告知术后随访时间及方式(门诊、电话、微信群、QQ群等);②集体宣教,手术当天,由PAC咨询员召集进行手术的青少年集中接受术前集体宣教。通过模型、图片、PPT、视频等方式向青少年介绍生殖避孕健康知识、人流基本过程及危害、人流后即刻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的重要性,人流后注意事项,随访时间及方式;③术中指导,手术医生再次介绍手术风险及人流危害,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意愿于术后即刻落实高效可逆的避孕措施,如短效口服避孕药3~6个月,避免重复流产;④术后指导,复苏室护士于患者术后密切观察2 h,离院前再次介绍术后注意事项、避孕措施及随访时间和方式;⑤术后随访,建议患者月经恢复后到门诊复查子宫恢复及月经复潮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就诊或工作时间电话咨询。1、3、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也可根据需要门诊复查。了解术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有无再次意外妊娠等[4]。

1.2.4 干预组 在常规PAC服务的基础上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及干预。应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2 个量表均20 个条目,4 级评分制,SAS标准分>50 分,说明存在焦虑状态;SDS 评分>53 分可考虑有抑郁状态[5];同时,通过心理咨询分类总结研究对象的心理特点:①无力无助,一般年龄小,多为单亲或留守青少年,缺乏安全感和生殖避孕知识;②后悔自责,知道避孕知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一次不会怀孕采取低效避孕措施,或无避孕措施;③焦虑紧张恐惧,文化程度越高表现越明显,主要担心社会影响,害怕父母知道,恐惧手术,担心是否影响生育;④自暴自弃,表现为个别多次重复流产女性,缺乏生殖健康和自我保健知识,将流产作为避孕的一种措施,不在乎社会舆论和别人看法,非常自我,对手术漠然,不担心后果,只求尽快完成手术。根据每不同患者的特点,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流产后关爱服务。

(1)术前心理疏导。有同理心并受过心理咨询专业训练的人员热情、积极接待青少年,语言亲切,举止得体,消除陌生感,建立信任感,尊重患者隐私,询问病史时避免第三者在场。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期望。指导患者通过放松技巧、改变不合理信念,缓解术前焦虑恐惧情绪,以帮助患者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实,顺利手术。①对于年龄小,缺乏安全感和避孕知识的青少年,理解其行为和感受,关心其身体和心理健康,认真宣教人流的危害、生殖避孕健康知识及性传播疾病知识等;②后悔自责,耐心倾听,给予鼓励,帮助克服悲观情绪;③焦虑紧张恐惧,向青少年解释紧张导致焦虑恐惧,想办法减轻紧张恐惧心理,说明手术成功率高,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顺利手术;④自暴自弃,需有耐心,关心患者,反复详细说明多次人工流产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告诉患者可采取有效的高效避孕措施,不可再将人工流产当成一种避孕措施。

(2)术中心理疏导。术中提供安静温馨的手术环境,医生技术过硬和护士态度亲切,麻醉前给青少年微笑、拍肩、握手等非语言动作,增加患者信心,减轻患者在陌生环境中的恐惧感。

(3)术后心理疏导。术后复苏室护士严密观察患者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注意生命体征。特别关注青少年痛苦、失落、自责的心理,及时予以疏导,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及时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避孕知识知晓程度、术后高效避孕效果及术后1、3、6个月随访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比较 术前,两组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比较(±s,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心理状况评估比较(±s,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比较,bP<0.05

组别干预组常规组例数84 84焦虑自评量表术前58.54±5.38 58.76±5.76术后40.82±4.25ab 47.13±4.84a术后41.89±4.72ab 48.43±5.23a抑郁自评量表术前57.65±5.93 57.27±6.19

2.2 两组手术后避孕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术后,干预组避孕知识认知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后避孕知识认知程度比较[n(%)]

2.3 两组术后1、3、6 个月随访率比较 干预组术后1、3、6个月随访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1、3、6个月随访率比较[n(%)]

2.4 两组术后1、3、6个月随访高效避孕落实情况比较 术后1、3、6个月随访,干预组高效避孕落实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1、3、6个月随访高效避孕落实情况比较

3 讨论

PAC服务是一种应用于人工流产的标准化服务模式,通过在医院建立标准化流产后关爱服务模式(主要服务形式为规范化的一对一咨询和集体宣教),向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宣传避孕知识,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避免重复流产的伤害[6]。为降低我国育龄妇女意外妊娠人工流产率和重复流产率,尤其是流产后1 年内的再次人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于2011 年9 月联合发起了“关爱至伊·流产后关爱(PAC)”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PAC 优质服务医院建设工作[7]。

临床实践中发现,流产女性的年龄更趋于低龄化,最小13岁,且重复流产率不断上升,在咨询调查发现导致青少年意外妊娠的原因包括不了解生理避孕知识、不知道正确的避孕方法,无法从正确途径获得避孕相关消息。未婚青少年意外妊娠只能采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除对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由于未婚先孕受着传统文化、民族习惯和社会舆论等的影响,未婚青少年很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负向情绪,甚至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8]。基于青少年意外妊娠后特殊的心理特点,在心理评估和干预基础下给予流产后关爱服务,取得青少年流产女性的高度信任,使其在手术后的负向情绪较术前明显缓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SAS和SDS评分较术前降低,且干预组优于常规组;术后,干预组避孕知识知晓认知程度、术后随访率和术后6个月内落实高效避孕措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给青少年流产女性心理评估和疏导的基础上提供PAC服务,能有效缓解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能加强青少年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落实高效避孕措施,避免重复流产,提高随访率,及时了解青少年情况,并强化宣教的效果,有效保护青少年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避孕措施人流流产
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高效避孕措施弃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计划生育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的影响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对避孕措施的影响
探讨育龄妇女避孕措施选择及效果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