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距下关节镜和封闭治疗跗骨窦综合征的疗效对比研究

2021-05-21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关节镜踝关节组间

罗 真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

跗骨窦综合征主要指的是踝扭伤以后患者的跗骨窦出现持续性的疼痛,该病目前在临床上尚未给出明确的发病机制,有可能与踝下十字韧带主干或者是距跟骨间韧带表现为部分断裂有所关联[1]。跗骨窦综合征在临床上尚未得出明确的适应证,故而在治疗工作中大多只是以其实际症状作为依据,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不稳定性[2]。为提升跗骨窦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以跗骨窦综合征患者为中心,重点就距下关节镜和封闭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1例跗骨窦综合征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将3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有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2.65±4.12)岁;观察组有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42.32±4.67)岁。2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封闭治疗。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屈膝屈髋,患者足底需在治疗床上平放,于患者患足跗窦部由医生确定压痛点,对压痛点进行常规消毒。应用7号针,注射器选取5ml,抽药以后需将针刺入压痛点,深度约为2cm,当表现出落空感以后即表明已经成功刺入跗骨窦腔,且未发生回血现象。为患者注入利多卡因(生产厂商: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2147)和醋酸曲安奈德(生产厂商: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46),剂量为1.0%利多卡因3-4ml与40mg曲安奈德1ml混合注入,在注入的同时进行缓慢退针,注入以后可以观察到后跗骨窦区出现轻微隆起现象,注射完毕后进行局部揉按[3]。观察组患者给予距下关节镜治疗。麻醉方式选取全麻或者是腰麻,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将患侧膝关节稍稍弯曲,将足内旋内翻。连接好影像采集系统和重力灌流,先将生理盐水注入进患者的跗骨窦内直至皮肤隆起,于外踝尖前方大概2cm处进行前外侧入路,取跟骰关节上方和外踝尖偏下方大概1cm处,向后上方将套管插入并由趾短伸肌穿过,将距下关节镜(来源于美国施乐辉公司)置入进去,从前方开始逐渐过度到后方,对患者的跗骨窦进行探查;于外踝尖偏下方大概1cm处进行后外侧入路,具体位置为跗骨窦外口正中,将射频电凝刀(来源于美国施乐辉公司)或者是刨削器(来源于美国施乐辉公司)置入进去,从浅过度到深对窦腔内纤维条索、组织增生的滑膜和瘢痕进行清理。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肌腱韧带和血管神经避开,另外在被动活动关节的情况下可对手术视野进行调节,必要情况下可以将器械的位置进行交换,以此来对前中关节周围和前外侧部分进行更好的清理[4]。皮下保留部分脂肪及滑膜组织,以免出现切口不愈合。

3 观察指标:术后3个月采取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分值范围为0-10分,分数与疼痛程度成反比例关系[5];采取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对2组患者的踝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与踝关节恢复效果成正比[6];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痊愈的判断标准为治疗以后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活动和负重行走,局部未表现出压痛;好转的判断标准为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患者可进行中等程度的负重行走,局部压痛轻微;无效的判断标准为患者的肿胀和疼痛等症状未消失,局部存在明显性压痛,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7];评估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肌腱损伤、神经损伤等,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率。

5 结果

5.1 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踝关节恢复情况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踝关节后足(AOFAS)评分均基本一致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与对照组的AOFAS评分相比,观察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踝关节恢复情况对比

5.2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偏高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5.3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发生肌腱损伤、神经损伤的患者有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发生肌腱损伤、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偏低且组间差异明显(x2=4.654,P=0.032)。

讨 论

跗骨窦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症状,于足踝部损伤以后的发生率最高,例如由韧带损伤造成的关节不稳定、踝关节扭伤等,该种原因下的跗骨窦综合征发生率可高达70%,而另外30%的原因可能考虑为足踝畸形以及关节炎等因素所引起[8]。距下关节镜是随着科学技术和影像学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诊疗技术,以可直视性和微创性为主要特征,为跗骨窦综合征这一病症的临床治疗注入了新鲜的力量。

距下关节镜诊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对跗骨窦内的病理改变情况进行明确,有助于对不同类型的病变进行更有效的更综合化的处理。对于跗骨窦综合征患者来说,造成其疼痛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滑膜炎这一病变,在应用距下关节镜诊疗过程中能够对嵌顿的纤维组织和增生的炎性滑膜进行更深程度的清除,进而实现患者疼痛程度的缓解。AOFAS评分主要包括2个部分,其一为疼痛,其二为功能,应用距下关节镜技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步行距离,能够促进患者关节更好的恢复,对于促进患者更好更快恢复健康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和踝关节后足(AOFAS)评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的VAS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与对照组的AOFAS评分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P<0.05);与对照组并发症相比,观察组明显偏低(P<0.05)。说明距下关节镜治疗的应用有利于优化跗骨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相对比于封闭治疗来说,给予跗骨窦综合征患者距下关节镜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足踝部功能,临床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关节镜踝关节组间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