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2021-05-21吴青坡孙国绍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8期
关键词:椎板成形术节段

吴青坡 孙国绍 马 龙

(1 平顶山学院医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2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科 )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常用术式,术后脊髓功能改善明显。但研究报道,术后轴性症状有较高的发生率[1],并且恢复周期长,治疗效果差。目前认为手术对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的破坏过多是导致轴性症状的因素之一[2]。传统术式不考虑脊髓受压范围均行C3-C7节段手术。临床上发现,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狭窄部位仅限于C3-C6节段。本研究对这部分病例仅行C3-C6节段手术,并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17年5月-2018年8月手术治疗的41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9例,女22例;年龄 42-67岁,平均(56.5±6.7)岁;病程3-18个月,平均(6.8±2.2)个月。行C3-C7节段手术23例,C3-C6节段手术18例。4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行走不稳、双足踩棉花感、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及单侧或双侧Hoffmann征阳性等典型表现。纳入标准:(1)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符合,诊断明确,无绝对手术禁忌;(2)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3)术前及术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既往有颈椎手术史及术后随访资料不完整的患者。2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2 手术方法:对合并C7节段压迫的病例行C3-C7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3]。全麻后取后正中切口,分离双侧椎旁肌显露C3-C7棘突及双侧椎板,咬除C3-7部分棘突。选择症状较重的一侧用磨钻在关节突与椎板结合处磨出骨槽“开门”,咬骨钳咬除内层皮质骨。同样用磨钻在对侧作“V”形开槽做成“门轴”,保留内层皮质骨。离断C2-3和C7-T1间的黄韧带,向门轴侧完整掀起C3-7椎板,在C3、C5及C7开门侧依次放置3块合适型号的纳米仿生骨支撑椎板。若椎板弹性不足无法嵌紧骨块,则用10号丝线将骨块和椎板缝合固定,确保骨块不移位。对于术前MRI显示C7节段无明显压迫的病例行C3-C6节段手术,切断C6-7间的黄韧带,仿生骨块支撑在C3、C5及C6椎板开门侧。术后颈围保护,给予防感染等对症治疗,伤口引流管放置24-48小时。

3 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轴性症状评估采用日本庆应大学Tsuji T等[4]的评分标准。

5 结果: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JOA评分及轴性症状评分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2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手术后轴性症状评分比较分)

讨 论

传统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包括C3-C7全部节段,但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以颈肩部疼痛、僵硬为主要表现的轴性症状同时也困扰着患者和医生[1,5]。目前认为轴性症状的发生与手术部位肌肉、小关节损伤和颈椎生物力学的改变有关[6]。本研究选择在手术3个月以后进行随访,目的是排除术后切口疼痛对轴性症状评分的干扰。

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范围包括C3-C7全部节段以获得脊髓的充分后移,达到解除脊髓受压目的。然而脊髓后移程度与神经功能改善是否相关尚有争议[7]。传统手术方式不区分脊髓受压节段,对所有患者均进行C3-C7节段手术,造成颈椎后部结构不必要的破坏过多。李鹏飞[8]等比较了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和传统单开门手术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和轴性症状的影响,发现选择性椎板切除术后脊髓后移距离减小,但两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而前者术后轴性症状严重程度却低于传统单开门手术。王昊等[9]的研究也表明:单开门术后脊髓后移距离与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而与神经功能改善无直接相关。脊髓过度后移也引起颈5神经根过分牵拉,影响其所支配的颈半棘肌功能。颈半棘肌功能下降需要靠其它颈后伸肌群来代偿,容易造成后伸肌群疲劳,增加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C3-C6组和C3-C7组在术后12个月内的JOA评分无显著差异,表明和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行C3-C6节段手术并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已有研究证明了C2和C7棘突附着肌肉的破坏是轴性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10]。C7棘突上附着的头夹肌和颈夹肌是维持颈部后伸功能的重要结构。C3-C7节段减压破坏了C7棘突上附着的肌肉和韧带,影响颈椎的后伸功能。研究发现[ 11-12],保留C7节段的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能够明显减少头夹肌和颈夹肌破坏,同时又能避免脊髓过度后移。本研究中对18例C7节段无明显脊髓受压的患者仅行C3-C6节段手术,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C3-C6组的轴性症状严重程度明显低于C3-C7组,但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2组的轴性症状评分趋于一致,可能与患者的功能锻炼及轴性症状随时间延长而自然减轻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表明,临床上根据患者脊髓受压情况行C3-C6节段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不影响术后神经功能恢复,但可以减轻术后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椎板成形术节段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基于3D打印配准模板的脊柱机器人系统在椎板切除中的应用
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人工椎板的研究进展 *
腰椎融合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
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造成颈椎及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