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春图》看郭熙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2021-05-21邵雪芳
邵雪芳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00
《早春图》(图1),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画左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笔”,作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钤有“郭熙笔”长方印,是北宋郭熙的代表作,为历代鉴藏家所重视。据《图画见闻志》载:“郭熙,河阳温人(今河南孟县),今为御书院艺学,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时为独绝矣。”[1]也就是说郭熙善画“山水寒林”,在师学李成的同时,更多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并擅长于大幅山水画的创作。《早春图》以富有层次的墨色和圆润的卷云皴塑造了雾气升腾阳光照耀下曲折蜿蜒的山势,形象的再现了北方山野的初春景色,充分体现了郭熙的“林泉之心”,较为完整的呈现了他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为研究其山水画风格的典型之作。
图1 《早春图》
一、独特的“三远”构图
《早春图》在画面中上留天,下留地,采用全景式构图,此画章法严谨,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景。郭熙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2]高远,就是指由山底向上山巅观望,也就是仰视。传统山水画采用移动视点的方式来展现山势的变化,以此构成山水又高又远的气势。在《早春图》的底部,有一块向前延伸平缓的河岸,是用来观察山的高远。在画面的上半部分,主峰高耸入云端,而侧峰也是若隐若现,充分体现了高远的艺术效果。
“自山前而看后山”的深远,有时能见山重水复,有时会遇到一个比前面更高的山,只能见其近山,对其远山根本看不见,以达到窥见“后山”的目的。深远用一般的西方透视法则是解释不了的,因为深远的视点是在不断的移动,是画家在深入观自然之后,对自然山水主观情感自然的表露,也可谓是主观透视。在《早春图》中远景的山笼罩着薄雾,山势蜿蜒曲折,连绵起伏,在薄雾的迷蒙之中,后山若隐若现,从中体现了画家对深远法的娴熟运用,使画面更增加了一种空旷神异的感觉。
“自近山而望远山”的平远,给人平淡天真的感觉,能够把视点引向“深”和“淡”的境地,更加符合文人画所追求山林隐士的思想境界。在《早春图》中,近山的蜿蜒盘旋到远山的朦朦胧胧,水色的清色宁静到远处的飞流之下,充分体现了郭熙对平远的感悟和运用。
《早春图》中“三远法”的运用,是郭熙山水画理论的实践与证明,开启了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新时代。自此以后,“三远法”成为了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法则。所以,“三远法”体现了画家艺术表现的心理真实,并非视觉真实,同时也说明了山水画家的审美观照并不是完全依靠视觉进行,还需要充分发挥画家的才智和想象力,这些都体现了山水画独特的理念与表现方式。
二、丰富的笔墨表现
李成的画法,传到郭熙之时,发展到最为鼎盛的时期。郭熙不但继承了李成“笔势锋利,好用淡墨”的特点,而且还师法造化,发挥自己对水墨的理解将李成的笔墨特点进一步的完善,从而形成了郭熙独特的山水风格,画史也称其为“李郭派”。
在《早春图》中,山石内以小笔侧锋横扫,以卷云皴法兼勾带擦,粗壮圆转,山脚略施淡墨渲染,阴阳明晦自然呈现,丝毫没有大刀阔斧的笔触,但是所表现的山石确是给人一种气势恢宏,宁静旷远的感觉。山石多用淡墨点皴,略加浓墨皴擦,将山石的错落交叠表现了出来。画面当中的树,多采用鹿角、蟹爪枝,这种方法多用来表现北方地区的枣树、槐树等。郭熙画的树外轮廓线浓重粗壮,枝干虬曲多变,与他画山石时粗壮圆转的轮廓线用笔正相互协调。所画树木大小相间,富有变化,而且枝干上面还缠绕着弯曲的藤条,成功的再现了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的地貌特征。
郭熙在画面中运用了多种笔墨表现方法,去表现北方初春的景色。在这些笔墨的运用中既有师承李成,又有自己的独创,正是因为丰富的笔墨表现,才构成了整幅画面春意荡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三、幽远的意境营造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情与景的完美交融。方士庶讲:“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3]因为传统山水画讲究“可行、可望、可居、可游”,[4]所以意境的营造在中国山水画中显得尤为重要。郭熙在《早春图》中敏锐地画出早春时节的细致变化,山间雾气缭绕,阳光和煦,穿插以行旅待渡等活动,表达了一幅天人合一的幽远意境。
这种意境的表达,是画家在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多年以后感情的一种自然的流露。画家在处理这幅大型山水作品的时候,一是在山川林石上注意位置经营、笔墨运用,另一个是注意人文情趣的表现。山川林木的笔墨表现上,画家十分巧妙的表现了自己对山水自然季节变化的真实感受,打破常规,创造性的表现了北方大地初春时节的景色。春天的这一时节,大地开始复苏,万物开始生长活动,但是溪水中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山川上的树木还没有发芽,只是枝头有点绿,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切都处在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中。画家以水墨为主表现了这一景色,虽然用色很少,但是北方初春的感觉却跃在画面上,充分显示了画家对水墨技巧的高超运用。
过往的研究一般认为该图为绢本水墨,没有设色,故王克文指出:“五代、宋初水墨山水大都以淡着色配合墨色,而郭熙全以水墨来表现……”[5]但近年来随着台北故宫博物院高清晰图片的发布,我们可以看到该画也采用了“淡着色配合墨色”,用极其淡的赭石、花青在山石、林木上轻轻拂过,然而经年日久,如今颜彩剥落褪色,仅在中景楼宇处留下微弱的赭色供人怀想,以至于今人常把它作为墨笔绘画来对待。这种“淡着色配合墨色”的画法,不仅与《林泉高致》中的记载相统一,“染就烟色,就缣素本色萦拂以淡水而痕之,不可见笔墨迹。风色用黄土或埃墨而得之,土色用淡墨埃墨而得之,石色用青黛和墨而浅深取之。”[6]而且还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早春时节“春山淡冶而如笑”的幽远意境。
结语
徐复观认为:“以画家而兼理论家,北宋应首推郭熙。”[7]由此可见,郭熙不仅在创作实践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绘画理论上也有新的建树。郭熙作为一名具有文人性质的职业画家,在继承李成画法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实现了古法、造化和心源的统一,《早春图》就是其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该画在布局上,采用了独特的“三远”构图法,兼具高远、深远、平远之景,层次分明。在笔墨表现上,既师法李成,又师法自然,并对二者进行了融合,创造了丰富的笔墨表现技法。在独特的构图和丰富的笔墨表现的基础之上,创造出了北方初春那种深沉幽远的意境。郭熙的山水画风格对北宋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他的“三远法”更成为了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