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

2021-05-21赵志勇

流行色 2021年3期
关键词:雕塑趣味性色彩

赵志勇

北京尚上雕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一、公共艺术概念的阐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与更新,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引起重视。然而,公共艺术一词的词汇是舶来品,在我国应用发展的时间较为短暂。需要我们追溯过往,了解公共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现在,以便能够正确认识公共艺术的发展方向,以此促进公共艺术在我国的良好发展。公共艺术具有开放性和公开性的特点,由公众自由参加并认同的公共开放空间的一种艺术创作和相应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将艺术作品、公共空间和公众进行关联,以确保能够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无边界性的互动化空间,能够给予人们以良好的视觉与精神享受,以便于发挥公共艺术的最大价值。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公共艺术的精神内涵,从美学层面对公共艺术精神进行延伸和概括。

以艺术表现形式上来看,雕塑艺术可以被视为公共艺术中的点睛之笔,是公共空间的焦点,其能够展现城市文化促进城市公共艺术的不断发展。一座好的雕塑作品有利于城市公共艺术格调的展现,为城市文化增添色彩,反映时代生活,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容易被人接受。可见,雕塑在公共艺术中具有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价值,公共艺术和城市空间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推动雕塑和公共艺术的内涵升华。

二、公共雕塑在历史风格中所展现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时段里,大部分雕塑都是作为建筑装饰,缺乏温度、冷峻地让城市居民仰视高高在上的造型艺术。雕塑的模式化,已经被禁锢在陈腐僵硬的规则中,无法和居民产生心理上的链接,居民对雕塑的情感淡弱,导致雕塑逐渐式微。在中国,公共艺术概念的出现具有划时代意义,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设计部分已经深刻意识到城市国际化的不足之处。在以往的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中,大部分的雕塑都缺乏主题性,无地域文化特点。如今,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雕塑呈现形式不适合时代发展,开始注重雕塑呈现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表现形式。

现在,城市建筑开始具有个性化特点,公共雕塑也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雕塑家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里。例如:上海静安区就放置着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Nathalie Decoster的代表作“寸阴是惜”(如图1)。和城市文化和发展相契合的公共雕塑不仅能够给予城市居民美的感受,还能成为城市地标、名片。本图片来自于观潮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1 “存阴是惜”雕塑

我国公共艺术的雕塑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前苏联模式的身影。近年来,我国公共雕塑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部门对公共艺术的认识始终处于初级的阶段,以至于很多城市的雕塑都很单一性,固定模式的翻版雕塑在各个城市都能看到。并且,大部分雕塑都以一种俯瞰众生的姿态立于高高的基座上,和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感,城市居民无法对雕塑产生链接和共鸣。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开始远离自然环境,人类需要一个可以窥探自然、亲近自然的艺术载体。在某种层面上来看,公共艺术承担了这一功能和使命,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创作者开始在公共雕塑上阐明自己的理想和渴望。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会怀疑艺术创作和个人生存之间存在割裂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者应该始终立足于生活实践进行雕塑设计,以个性化的造型语言和造型设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三、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趣味性”表现

(一)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造型趣味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造型趣味主要体现在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公共空间中的相当部分雕塑应该具有可读性与易读性,便于大众理解,甚至为大众代言。雕塑造型是雕塑整体风格的具体展现,在公共艺术的造型趣味设计中,应该明确雕塑题材与视觉、思想表达。通常情况下,在雕塑设计上对雕塑的比例和姿态表情进行夸张,造型的形式语言和视觉语言的要做到极致体现,营造幽默感或心理暗示。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造型的趣味性。在进行造型设计时,为了拉进社会公众和艺术作品的距离,应该优先使用具有良好亲和力的事物进行形象设计,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节处理,使其抽离并符号化,以便于能够雕刻出触动人心的艺术符号。

(二)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色彩趣味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色彩趣味不仅体现在色彩的表现和造型等外观上的适配性,还表现在利用具有强烈冲击色彩提高雕塑的视觉张力,以此确保雕塑主体和色彩之间的适配性。在创作过程中,色彩可以说是雕塑作品的外衣,是雕塑作品视觉核心之一。在色彩运用的过程中,雕塑设计应该重视色彩在室内外环境光线下的明暗变化,注重色彩和造型之间的立体关系,注重雕塑色彩和外部环境的关系。根据不同特点的雕塑作品,选择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色彩强化了作品视觉表现,也是作品情感思想表现。为此,雕塑艺术家应该不断进行艺术尝试与实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提炼,进行良好的归纳整理,找到创作的经验与灵感所在,升华雕塑创作。通过雕塑作品传达丰富情感或传递时代思想,以此发挥雕塑艺术的影响力。

(三)雕塑在公共艺术中的空间趣味性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可以通过创造空间来展现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空间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种是指雕塑自身是体量空间的形体所在,一种是指雕塑在公共空间里的延展性营造出来的趣味性。在雕塑本身的空间上来看,雕塑造型具有一定尺度的体量感,三维观赏能够给人营造一种流动视觉的空间感。立足于雕塑和公共空间的关系上来看,雕塑和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间之间存在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彼此影响。雕塑不会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它的尺度、形态、承载的思想与趣味代表了地域性的思想诉求。她要引起共鸣,她是空间里的焦点所在,她的影响力是持续的跨时空维度的。在公共空间中可以用抽象和重构等方式来体现空间的趣味性。在运用抽象的形式语言时,雕塑采用抽离的符号语言,现代化的工艺及现代科技技术来呈现作者的情感表达,并代言了市民的情感诉求与表达。在这种表达中实现创新过程,避免重复以往,突破模仿,融入创新点。力求变化创新的结果便拥有了趣味性。此时雕塑创作者应该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传统的表达形式打破重构,确保作品的鲜活特性。这样的雕塑艺术,不仅具备良好的空间感,还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存在感,引起社会大众的认同,拉进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距离,提高雕塑的艺术内涵,为城市建立独有的文化符号。

总结

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在外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将目光焦距于内求精神文化生活。面对着这种相对以往进步了的社会风貌,公共艺术的创作者也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提高公共艺术的趣味性。在公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雕塑能够以一种较为亲民的方式出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内,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提高大众的艺术修养,为城市公共空间添彩。

猜你喜欢

雕塑趣味性色彩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