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传统木雕花板的沿革
2021-05-21王昕
王昕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2
木雕花板简称“花板”,其悠久的发展史可以概括为两条线索:其一,木作造物。其二,工艺图案。这两条线索无法割裂,彼此作用且交织并行,组成了花板发展沿革的历史路径。
(一)花板的源流与演变
木雕始终对接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种需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展。江南木雕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木雕产业发轫自商周,发展于秦汉。由于木材为有机材料,容易腐朽,不避焚蛀,早期的木雕文物很少能够保存至今。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曾出土形似礼器的木雕鱼,体现出原始先民对生命繁衍的崇拜;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木雕制品,距今已有七千多年。
据先秦著作《考工记》记载,商周至战国时期,已渐成“攻木”的工种雏形。商周时的木雕以阴刻纹饰为主,多用于礼器、制陶印纹拍板以及可视为花板雏形的雕花椁板,并出现髹漆、镶嵌和雕花等多种表现手法。春秋战国时期,木雕已发展为集雕刻、彩绘、镶嵌于一身的装饰技艺,并且将实用性和装饰性相结合,逐渐分为建筑装饰、生活器具、礼祭木俑、宗教造像等类别。秦汉时期的木雕出现较大发展。在汉墓出土的明器中,已出现直棂窗,还有大量木俑,造型生动、刀法洗练;尤其是施彩木雕的出现,展示出当时艺人将木雕与绘画相结合的高超技艺。魏晋时期,文人造园运动兴起,进一步促进了建筑、门窗木作与自然景观的美学融合。
随着佛教的兴盛,隋唐至两宋的木雕开始广泛应用于庙宇殿堂的装饰和佛教造像等宗教专用物品,这为花板的发展和繁荣创造了条件。雕、琢、镂、刻、剔、嵌等多种手法的运用,成就了圆润饱满、精细写实的木雕风格。唐代的雕刻雍容华贵,宋代的雕刻清秀优雅,颇具艺术观赏性。上海博物馆藏有五代白釉建筑形瓷枕,四面均作“格子门”。可见,装有花板的木作门窗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晚唐至五代时期。经过历代的发展,唐宋以后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木雕匠作专业。这一时期,木刻雕版、印染雕版以及髹漆贴金技艺的出现也促进了木雕花板的成熟。
宋代是手工艺迅速发展的时期,当时的花板已成为建筑、门窗、家具必备的木雕构件,不断提升的木雕技艺也对雕版刻书和印刷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北宋时期的墓葬中,曾出土大量砖石材料的仿木结构明器。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建筑的材料、形制、结构、装饰、施工等规范,其中明确介绍了“华版”,即当时的木雕花板。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及雕饰已经发展到了较高水平,从此开启了木作雕饰的辉煌时代。
此外,宋代的出版业发展迅速。木雕工匠将雕花技艺大量应用于刻版印书,为花板的平面浮雕奠定了技艺基础。清末学者叶德辉《书林清话》所录:“则有岳氏之相台家塾……婺州东阳湖仓王宅桂林堂……等三十二家。”可见,两宋时期的私家刻书,在江南地区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
南宋时,工匠因地制宜,将源于北方格子门的槅扇加以改造,使其在功能和结构上加强通透性,以适应江南地区气候潮湿闷热的特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漏窗、栏杆、藻井等建筑构件也同步流行。相较于中原地区,江南的林木资源丰富,木作建筑、家具、器物的营造与加工行业迅速兴起,花板的装饰也随之得到长足发展。当时与建筑装饰紧密结合的木雕技艺之精湛,图案题材之丰富,同时也显露出南宋的木雕装饰开始呈现精巧华丽的风格趋向。
元代的木雕装饰持续发展,市井文化的兴起使花板图案题材开始趋于多样化、大众化。据《考古》杂志“苏州吴王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1965年第6期):下葬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墓中明器有仿制雕饰木器的银制镜架,其中攒框打槽,内嵌绦环板的样式完全来自于木制家具。浮雕和透雕的龙凤、卷草纹饰精美,寓意吉祥,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江南花板图案的世俗化倾向,也印证了元代的装饰雕刻工艺已达到相当精美的程度。
(二)花板的兴盛与发展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井文化的繁荣,带动了建筑、家具装饰的快速发展,江南地区经济富庶,生活中的装饰需求旺盛,使花板的雕刻技艺日臻纯熟,逐步形成各种独特鲜明的木雕艺术风格。这一时期,花板的应用趋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的吉祥文化盛行于民间,几乎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和人们朝夕相伴,慰藉人们情感,反映出人们对幸福生活多样化的精神追求,并对民间木雕的思想和风格产生深远影响。
明清花板呈现出题材广泛、工艺精美、功能性强、寓意吉祥、民俗味浓的总体特点,各地涌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木雕流派也渐趋成熟,形成空前繁荣之势,极大丰富了木雕艺术的文化内涵。花板被空前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户牖、家具、生活器物以及艺术品上(如图1),达到实用、装饰、祈福、教化、祭祀、赏玩的目的。
图1 明清花版
由于木制品具有怕朽、怕裂、怕蛀、怕火的弱点,不易长期保持,故目前存世的花板文物基本上都是明清及以后的。明清时期大量带有花板的古建筑也保存至今,尤以江南地区最为集中,如东阳的卢宅的肃雍堂、义乌上溪镇的黄山八面厅、安徽黟县卢村的志诚堂、安徽绩溪县的胡氏宗祠、嘉兴桐乡的乌镇、宁波宁海县的前童古镇、杭州富阳的龙门古镇、台州仙居的皤滩古镇、绍兴诸暨的斯宅村等,其中的木雕装饰精美绝伦,反映了当时工艺水平的高度,令人叹为观止。此外,明清传世的家具、器物更是数量丰富,其中的花板也是精品累累。总体而言,明清时期既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发展巅峰,又有丰富的资料遗存,为今天花板及其图案的研究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载体和场域。
明嘉靖以来,商品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隆庆开关”(1567年)以后,对外贸易进一步繁荣,极大刺激了包括木雕在内的手工业的生产。这一时期明式家具的发展渐趋成熟,直接带动了雕花木作技艺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以戏曲、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学的普及,人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诉求变得更加多元和细腻,从而孕育出极其丰富的吉祥、教化、抒情图案题材,并逐渐推广应用于花板的装饰中。
清代早期的建筑、家具基本沿袭了明式的工艺和法度,整体样式与前朝并无大异,仅在花板等构件的图案或局部工艺上展现出当朝的趣味。清代中期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花板图案的形式由粗到细、由简到繁,逐步形成精雕细饰的清式装饰风格;清乾隆年间,中国经济繁荣,国力昌盛,而来自统治者的浮华奢靡之风也不断蔓延。上行下效,民间的木雕装饰也开始追求繁缛细锁、纤巧华丽的风格,木雕装饰中的清式风格开始形成,并迅速发展成为主流装饰美学。发展到嘉庆、道光年间,图案题材和木雕技艺一度达到了鼎盛。此后,清式花板的图案风格流行甚广,展现出满、精、细、繁的装饰审美取向,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代晚期和民国初年。
从民国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木雕行业受连年战乱的摧残而日渐式微。20世纪50年代后,在党和政府引导下,各地公社将木雕艺人组织起来,恢复木雕生产。这一时期为创汇而大量生产出口工艺品,在沿袭传统风格基础上融入了迎合外商口味的异域元素,产量大幅提升,但整体艺术水准有所下降,史称“出口创汇期”。1966年,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爆发。“破四旧”运动再次将这一传统手工艺推向毁灭的边缘,有组织的工艺生产几乎停滞。文革十年间,花板图案形象以模式化的工农兵人物为主,题材基本局限在《红色娘子军》《沙家浜》《红灯记》《白毛女》等“革命样板戏”中,形象刻板,工艺相对粗糙。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十余年间,中国迎来了第二次手工艺品出口创汇的高潮,带动了包括木雕在内的传统工艺的恢复性生产。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开始全面复苏;另一方面,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对传统花板再次造成强烈冲击,花板面临被淘汰的危机。然而,在民间的土壤中,历尽劫波的传统花板韧性不减,始终在顽强地生存。直到2010年前后,花板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其文化艺术魅力越来越被当代人所重识和喜爱。如今,在生活环境和方式的巨变中,传统花板正在创新致用的路上寻求活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