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张虹亚治疗慢性荨麻疹用药规律*

2021-05-20吴徐玲王建锋张虹亚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徐长卿白鲜皮蝉蜕

吴徐玲,王建锋,张虹亚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31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临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2大类,病因复杂,其中感染、食物、药物、物理等因素均可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1]。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36%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2]。本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的扩张、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3]。临床表现为鲜红或肤色的风团,大小不等,骤起骤消,发无定处,皮疹退后如常。本文收集整理了张虹亚教授门诊的慢性荨麻疹确诊病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多角度的研究、总结,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

资料与方法

1 纳入标准

纳入病例的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学》[4];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 版)》[5];无其它皮肤科合并病;门诊病历真实、完善;无其它严重基础疾病。

2 处方来源

本研究收录了2019 年7 月—2020 年3 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张虹亚教授门诊处就诊的患者共284 例,纳入治疗的处方284 张。

3 数据库建立及规范化

将从门诊收集的确诊病历信息录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 中,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药物组成等要素,建立《患者病历信息》数据库。将79 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功效参照《中药学》[6]中的标准进行统一规范后录入《病历中药使用表》,数据录入采用二分类变量“0”“1”格式输入,“0”表示未使用,“1”表示使用;在SPSS Modeler 18.0 中,将“1”替换为“T”,“0”替换为“F”。本次研究由两人分开录入数据,使数据更为精确,后各自交换对录入结果进行检查勘对。

4 数据分析

以上中药按照数据库要求格式录入数据库中,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 进行频次、药物类别的统计,以及系统聚类算法中的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 中的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结 果

1 药物使用频次、频率分析

符合纳入标准的方剂共284 首,共包含中药79味,药物共使用3621 次;使用频次≥15 次的中药共27 味,治疗慢性荨麻疹使用频次最高的为徐长卿,共282 次,频率为99.3%;其它排列在前十位的依次为白鲜皮、防风、地肤子、蝉蜕、荆芥、茯苓皮、大腹皮、桑叶、薄荷。见表1。

2 中药类别使用频次、频率分析

按照药物功效统计可分为15 类,将出现频率前10 类药物进行汇总排序。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解表药出现频率最高,达36.34%,以防风、蝉蜕、荆芥、桑叶为代表;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见表2。

3 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借助IBM SPSS Modeler 18.0 程序中的Apriori算法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试究高频药物之间潜在的相关性;在本研究中,支持度表示A 中药与B 中药同时出现的可能性;置信度则说明使用A中药时,再使用B 中药的可能性;首先,建立“源→类型→Apriori 算法”数据流,设置参数:最小支持度≥0.90,最小置信度≥1,选择最大前项数为5,共得出11 条药物关联组合,组合的提升度均大于1,见表3.

表1 慢性荨麻疹患者药物使用频次、频率分析(频次≥15)

表2 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药类别使用频次、频率分析

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慢性荨麻疹中药应用的配伍规律后,再利用Web 网络图将高频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予以直观展示,连接线条越粗表示各中药之间的关联度越高。见图1。

表3 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4 聚类分析结果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 程序中的系统聚类算法对27 味高频药物实行系统聚类分析:系统聚类→组间联接→Pearson 相关系数→Z 得分。结果见树状图,根据药物的功效类别、配伍规律、用药习惯,经过分析认为将其分为7 类聚类效果尚可,分别为:类1:桂枝、白芍、黄芪、乌梅、僵蚕、鸡血藤;类2:党参、白术、陈皮;类3:金银花、连翘;类4:牛蒡子、甘草、皂角刺;类5:荆芥、防风、大腹皮、蝉蜕、徐长卿、茯苓皮、地肤子、白鲜皮;类6:桑叶、薄荷;类7 由五加皮、地骨皮、牡丹皮组成。见图2。

讨 论

因其皮疹时隐时现的特点,中医学将之称为“瘾疹”“风团块”等,“瘾疹”之称早在《素问》中已有比较初步的记述。一般认为,本病总因先天禀赋不足或感受风热寒等外邪而致发病,常用方剂也以消风散、玉屏风散、桂枝汤等经典名方为主。

统计中药使用类别频次可以得出,解表类药频次最高,代表药物为防风、蝉蜕、荆芥、桑叶,此四味药同属解表药,性皆辛散清扬,以宣散表邪为主,且善祛风。风邪致病多表现为病位游移不定、发病迅速且病情变化无常,本病发疹先后无定,骤起骤消,痒感甚剧。风为百病之长,寒、热、湿等邪易依附于风邪合而为病。此病临床特点与中医基础理论中风邪致病特性相一致。因此古代医家、现代医家均认为风邪是本病的核心病机[7-8]。《金匮要略·水气病》中云“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故治疗中以祛风解表为大法,辅以利水渗湿、清热、燥湿止痒、补虚之品。

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徐长卿、白鲜皮、防风三味药关联强度最高。徐长卿味辛可助发散,性温可通经散寒,内服外用皆可祛风止痒治皮肤风疹瘙痒诸疾。药理研究发现[9],丹皮酚为徐长卿的主要药理成分,具有很好的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冯鑫[10]等研究证实大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可以被徐长卿的全草水煎液有效抑制,与对照组扑尔敏作用相近,说明该药有确切的抗过敏作用。白鲜皮寒可清热,苦能燥湿,治疗皮肤病有散风祛毒之功,丛欢[11]等实验研究发现白鲜皮含量的高剂量组不仅能提升豚鼠的致痒阈,还对小鼠的皮肤Ⅳ型变态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风轻而上行,功善祛外风,又能息内风,为治风常用之品。药性缓和,风疹瘙痒者不论何型皆可配伍使用。

图1 高频中药网络

图2 系统聚类分析树状图

系统聚类结果显示,类1 由桂枝、白芍、黄芪、乌梅、僵蚕、鸡血藤组成。其中,桂枝性辛散可助卫阳,白芍味酸凉可敛营阴,散中有收,卫气实则腠理致密、开合有司而能抵御外邪。黄芪为常用补气之品,可益气固表补虚,于玲[12]研究发现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过敏和改善机体抵抗力的作用。乌梅酸涩,善敛肺气。僵蚕可祛风通络,疏风散热。鸡血藤活血补血,风药辛温多燥,易伤阴血,故少配伍补血活血之品,既能制约诸风药之燥,又助血行以灭风;类2 由党参、白术、陈皮组成,三药均入脾经,功能补气健脾,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足则肺气足。类3 由金银花、连翘组成,银翘同属清热解毒类,为治风热要药,又为外感风热表证之常用药。类4 由牛蒡子、甘草组成,牛蒡子、甘草皆入肺、胃经,牛蒡子辛能发散,功能疏风散热兼能透疹;甘草调和诸药,补中益气。类5:荆芥、徐长卿、地肤子、防风、蝉蜕、白鲜皮、大腹皮、茯苓皮;荆芥、防风、蝉蜕出自祛风常用之方消风散,散风走表、透邪外达,风去则痒熄。地肤子祛风燥湿止痒,诸药合用,既可止痒治其标,又可祛风解表治其本,标本兼顾。 类6 由桑叶、薄荷组成,桑叶、薄荷二药轻清疏散,功可消风散热,宣肺透疹。类7 由五加皮、地骨皮、牡丹皮组成,与上述诸皮临床搭配使用,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13]中的多皮饮,意取以皮治皮,使皮肤气血调和。皮类中药药理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等多种作用,在中医治疗皮肤病中被广泛应用[14]。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易于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其瘙痒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一般以抗组胺药物来控制临床症状[15],但是,长期应用此类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且易于复发。张虹亚教授系安徽省中医院皮肤科教授、硕士生导师,江淮名医,长期从事于一线科研、临床工作,对本病有着完整的辨证思维体系,临床效果满意。本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张教授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注重标本兼顾,以祛风解表为主要治法,并辅以利水渗湿、清热、燥湿止痒、补虚之法,与张教授临证思维相契合。此次研究不仅可以为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提供新的思路,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而且为我们学习和继承导师的临床经验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猜你喜欢

徐长卿白鲜皮蝉蜕
辽东山区野生白鲜皮种源人工繁育及林下栽培技术
“二白膏”防皲裂
白鲜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讨
El regreso triunfal del alforfón
蝉蜕
白鲜皮及其活性成分抗炎止痒机制研究进展
滴心湖:致蝉蜕
徐长卿作用的古今对比
蝉蜕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运用
徐长卿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