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炭疽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治效果调查

2021-05-20杨飞飞刘得月高小莹

西北园艺(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炭疽叶枯病果农

杨飞飞 刘得月 高小莹

炭疽叶枯病最早于1988 年在巴西发现,我国于2010 年首次报道。2011 年9 月,陕西礼泉苹果产区发现该病,2012 年礼泉部分嘎拉苹果园零星发生,2013 年7 月礼泉平原灌区嘎拉园普遍发生。之后,该病在嘎拉系列早熟品种上常态发生。为掌握该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方法,2020 年我们在礼泉北部山区秦冠苹果主产区进行了炭疽叶枯病防治试验调查。

1 试验调查目的

了解炭疽叶枯病在礼泉不同苹果品种 (早熟、中熟和晚熟)上的发生情况,探索该病在礼泉北部山区秦冠品种上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指导果农科学防治。

2 病害发生情况

据连年观测,苹果炭疽叶枯病具有潜育期短、发病急、与其他病害混合发生等特点。如遇高温高湿,叶片和果实会迅速发病,发病后叶片开始发黄,经3~4 天便大量脱落,有时历期更短。苹果炭疽叶枯病不仅危害叶片,造成树体发育不良,还危害果实,引起“麻面果”样斑点,降低果实商品价值,影响果实产量,并可造成早期落叶,导致秋季2 次开花,削弱树势,引发腐烂病,带来连续多年减产。

3 试验调查地点

试验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北部山区秦冠苹果主产区,海拔870~900 m,往年炭疽叶枯病发生较重的昭陵镇凉马村、东店头村,树龄12 年以上。

4 试验设计

1)设立系统监测点。2020 年 4—9 月,在昭陵镇凉马村设立3 个系统监测点(嘎拉、秦冠、富士各2 亩),进行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用药调查,确定防治关键时期和最佳用药方案。每10天调查1 次,详细记录病株率、病叶率、病果率、发病特点等。

2)调查果园密度、果树不同部位与发病的关系。观察炭疽叶枯病发病特点和周年消长规律。在山区秦冠品种炭疽叶枯病发病期,对不同密度果园及果树不同部位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3)建立苹果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区。3—9月,在昭陵镇凉马村设立“苹果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1 个,并设立对照园(果农自防园)。全年指导核心示范区果树病虫防治工作。

4)做好项目资料收集。在试验示范开展中,及时收集试验示范调查照片及相关资料,并详细记录试验示范区病虫发生情况、危害特点、示范效果等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发病特点 根据系统监测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秦冠苹果发病较晚。2020 年苹果炭疽叶枯病在嘎拉品种上6 月11 日开始发病,发病早且重。秦冠品种6 月30 日开始发病,比嘎拉品种晚19 天,富士品种未发病,试验调查结果证明富士高抗炭疽叶枯病。具体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苹果品种炭疽叶枯病发生情况调查 %

2)病害发生期集中。6 月30 日以后开始发病,高发期为 7 月 20 日至 8 月 29 日。7 月 29日调查,嘎拉品种平均病株率80%,病叶率51%,病果率 12%; 秦冠品种平均病株率60%,病叶率35%,病果率10%,病害暴发期在8 月20 日左右,果农自防果园病叶率达到100%。

8 月31 日调查,示范园病果率5%,落叶率6%;果农自防园(对照园1)病果率30%,落叶率35%;果农自防园(对照园2)病果率95%,落叶率90%,该对照园9 月17 日调查,全园二次开花,开花率高达70%左右,对来年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3)高温高湿是发病条件。2020 年发病盛期为 6 月中旬至 8 月份,气温 23~25 ℃,月降雨量达到100 mm 以上,或有连续2 天以上降雨,会迅速发病。病菌主要依靠雨水传播,降雨量和一定的温度是炭疽叶枯病发生的必要条件。2020年8 月20 日以后病害大发生,此时气温30 ℃左右,雨水充沛,能充分满足苹果炭疽叶枯病菌的传播、侵染和发病条件。

4)病害发生程度与种植密度关系很大。密度大、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果园发病早而重;密度小、通风透光条件好的果园发病晚而轻,发病轻的比发病重的病叶率少10%左右。所以我们提倡稀植,4 m×4 m 栽植最好。

5)树梢部位发病较重。调查发现:在同一品种、同一树上不同部位,发病程度不一样。凡初发生危害的苹果园,危害部位均集中在枝条顶端叶片,而枝条中部及内膛几乎没有或者很轻,即外围发病重,内膛发病轻。由此可见,发病程度与温度密不可分,因为树冠顶端和外围温度较内膛要高。

6)用药不及时造成防效不理想。用药间隔最长的是25 天,一般用药间隔时间都在20 天左右。降雨频繁,用药间隔期应在7 天左右为宜。因为当温度达到25 ℃以上,再遇2 mm 以上有效降雨,病菌就会迅速侵入发病。从侵入到发病到再侵入,基本7 天完成1 个世代。若遇7天以上连阴雨,则会导致病害大流行,雨后10天内造成大量落叶。

7)果园地势不同发病程度不同。同一果园同一品种病害表现差异较大,靠墙向阳处的苹果树发病重,树势弱的发病重,反之则轻。清耕园,排水不良的黏土园,低洼、树冠密闭、日灼与虫伤造成伤口,这些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5.2 病害诱因

高温高湿天气是引起炭疽叶枯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干旱高温环境中,果树遭受局部日灼,或使用质量差的乳油或微乳剂农药,易造成树体局部隐性伤害,从而导致病菌入侵。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感病叶片病斑迅速扩展,枯叶颜色发暗,如同被火燎水烫一样。叶片从感病后10~12 天开始大量发黄脱落。从开始落叶到造成果树二次开花,历期大约45 天。感病果实上会出现直径1~2 mm 枯死斑,不规则存在于果面。

5.3 防控建议

1)雨日多、雨量大,该病侵染快、潜育期短、产孢量大、发病急,每次喷药后7 天内如果有降雨,必须喷药。建议连阴雨前喷保护性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大生、代森锰锌、丙森锌、波尔多液等,记住波尔多液要单喷,不能与其他药剂混用;雨后喷治疗性杀菌剂咪鲜胺、戊唑醇、多抗霉素、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还有一个保护兼治疗的复配药剂是龙灯福卓(40%唑醚·咪鲜胺),这个药剂效果特别好。

2)果树生长前期叶面喷施氨基寡糖素可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免疫力;果树生长后期到成熟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效果较好,若继续喷施氨基寡糖素则会加重该病的发生,因炭疽叶枯病的分生孢子萌发与糖分关系较大,随果实糖分提高而增加。

3)干旱天气注意灌水,减少由日灼或药害造成的叶枯。

4)空气干燥(湿度小于50%)的高温天气(气温28 ℃以上),避免使用质量差的乳油或微乳剂农药,防止产生局部隐性伤害,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机会。

5)对肥水管理和气候因素造成的叶枯,则要在明确其原因的前提下,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这样效果才会好。

猜你喜欢

炭疽叶枯病果农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炭疽病的防控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水稻白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警惕!炭疽疫情来了
红掌帚梗柱孢叶枯病菌的鉴定
再力花叶枯病病原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