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缘
2021-05-19尹燕青
我爱唱歌,尤其喜欢克里木的歌。
1986年秋,在新疆石河子工作的我,到甘肃兰州参加西北五省商业经济研讨会。会议期间组织联欢活动,主持人提出每个省的代表至少演唱一支歌曲。新疆参会的只有两人,当点到我们时,那位首府的老兄说自己五音不全,慌忙躲到了我的身后。在各地同行众目睽睽之下,我也紧张得双腿打战。可怎么着也不能丢新疆人的脸呀,我振作一下精神,选了首熟悉的《外婆的澎湖湾》,便云里雾里地唱了起来。
还好,总算顺利交差。擦着额头的汗水刚坐下,一位甘肃省厅的领导便为我做了简短点评:“这位新疆同志唱得好着咧,可美中也有不足,要是能唱个新疆风味的,比如克里木的歌那才叫攒劲儿呢。”听着他中肯的评价,特别是对选唱歌曲的建议,我不由得心里一动。
按照时下的说法,那阵儿我早已是克里木的粉丝。上世纪60 年代时,我就爱听克里木唱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等新疆歌曲,尤其羡慕他载歌载舞的演唱风格。才上中学那阵儿,每当广播里播放《库尔班大叔您上哪儿》,我和小伙伴都会驻足聆听,还常以歌中唱词“聪明伶俐的姑娘们,为什么今天变得这样傻”相互调笑戏闹。改革开放之后,克里木创作并演唱了《阿凡提之歌》《塔里木河,故乡的河》《颂歌献给亲爱的党》等不少宣传新疆的歌曲,多少次听得我激情奔放。
一位外省领导的寥寥数语,犹如醍醐灌顶,我何不多学唱几首克里木的新疆歌曲?从兰州返回石河子,我立即着手,从日常收集的大量新疆歌曲里,整理录制出一盘克里木的演唱磁带。闲暇时间,对着录音机反复练唱,用心领悟歌曲的技艺与韵味,后来水平有了些长进,碰上合适的机会,就不失时机地唱上一曲。同事们听了,纷纷称赞我唱得“挺有克里木的味道”。
一晃过去两年多,我调离新疆,来到汉江流域的湖北襄阳。起初在一家企业从事办公室工作,唱歌就成了一个有效的公关工具。然而初来乍到,不知道当地人喜欢听什么,就随波逐流,和别人一样来几句流行歌曲,可总感觉提不起劲儿来。直到有一天,办公室同志七嘴八舌地闲聊,忽然扯到了新疆,说那里的歌好听。顺理成章地,大家认为我在新疆待过多年,一定会唱,便异口同声地鼓动我“来一个”。见同伴们兴致很高,我随即唱了克里木的《阿凡提之歌》,没想到一炮走红,从此我的新疆歌曲成了企业文艺活动的保留节目。
那年初夏,湖北省机械系统政策研究会在麻城召开,报到当晚,我们应邀去观看一家知名企业的歌手大奖赛。
比赛分上下两场进行,上半场10 名选手演唱结束前,主办方找到政研会带队的省领导,一定要我们在中场休息时出个节目。政研会成员来自全省各地市州,省领导并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可是又不好拒绝主办方的诚意。仓促间想到平时我比别人活跃一些,来不及征求意见就点了将,直接报上我的名。
这时,不明就里的我还在轻松地和邻座说话,猛然间听到主持人甜美悦耳的报幕声:“下面有请省政研会代表尹燕青为我们献歌。”愣怔了片刻,我才在同伴的帮助下整理好着装,被一片热烈的掌声推拥上台。
走上舞台,环顾四周,可以容纳七八百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镇定了一下情绪,我马上想到克里木的歌,心里已然有了底气。于是抓紧时间与乐队进行了沟通,还好,有人演奏过新疆歌曲。很快,礼堂里回荡起悠扬的旋律,我满怀深情地唱道:“塔里木河呀故乡的河,多少回你从我的梦中流过,无论我在什么地方,都要向你倾诉心中的歌……”
唱兴正浓时,忽然台下发出一阵哄笑。我心里一紧:难道是哪里唱错了?想想好像没出什么问题,便把目光瞥向身后。哈,原来是主持人被新疆歌曲打动,欣然上台为我伴舞,不料转了没几圈儿,高跟鞋跟却不争气地被折断了,这一段小插曲,使现场的气氛愈发熱烈起来。
待到掌声鼓励“再来一首”时,我选了大家熟悉的《达坂城的姑娘》。此刻,我的状态更加放松,间或还走到舞台两侧与台下进行一些互动;听众也积极回应,始终合着节拍鼓掌助阵。及至唱到最后一句“赶着马车来”,我仿效克里木,做了一个招手的动作,现场数百人纷纷从座位上站起,呐喊声、呼哨声经久不息,形成了整个赛事的高潮。
在大赛的颁奖环节,当我再次登上舞台,接过主办方增设的特别奖时,不由得从心里感谢克里木先生,是他的歌曲,在关键时刻给了我迎难而上的勇气,使我唱出了从未有过的好效果。
如今,克里木先生虽去,但他的歌犹在,我延续了30多年的“歌缘”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