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大学在佳木斯

2021-05-19石悦

新青年 2021年4期
关键词:延安大学周扬东北大学

石悦

东北大学的前身是延安大学。东北解放后,党中央决定,把延安大学搬到东北,改办东北大学。该校搬迁历时3个月,行程3000余里,最后一批师生于1946年6月1日到达佳木斯市。

1945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主席亲自到延安大学,向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传达党中央的决定,要延安大学搬到东北,办东北大学。10月25日深夜,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接见周扬、张如心等延安大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时指示说:“你们去创办东北大学,是新型的东北大学。”

根据毛主席的指示,组织成立了去东北建校的先行队伍。行军的编号是“松江支队第四大队”。周扬任队长,张如心任副队长,刘程云任副队长兼政治部主任。下辖三个中队,鲁艺为第一中队,自然科学院为第二中队,行政学院为第三中队。就这样,延安大学六七百人便告别了延安,开赴东北。到东北后,校址先设于本溪,由中共中央东北局正式决定改名为东北大学。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任副校长,张松如任教育长。在1946年2月20日的《东北日报》上首次刊登招生广告。至此,这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大学,迎着纷飞的战火,在东北的大地上诞生了。学校最初的任务是:“培养为人民服务、献身于新中国、新东北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实业和医学等专业人才,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及艺术创作,致力于国家文化水平之提高。”因国民党军不断向北进犯,该校曾迁至安东(今丹东)、通化、长春等地。1946年5月末,该校迁至佳木斯。

学校定居佳木斯之初,原有1处校址50个房间,总面积为1700平方米。由于合江省和佳木斯市党政领导的支持,校舍陆续扩大到6处,拥有350个房间,总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原来都是破旧房舍,经全校师生夜以继日的修整,使学校的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东北大学在佳木斯,设鲁迅文艺学院、社会科学院、医学院、自然科学院、教育学院。当时东北大学师生边建校边制订学习计划,复课学习。课程设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科学》《解放区建设史》《九·一八以来的中国》《时事》《中国历史》《中国语文》等。主要进行以中国革命理论为中心的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急需的业务知识传授。教学上采取上大课和民主讨论的形式,每个环节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校的党组织由支部改为总支,受中共合江省委领导。张如心到校主持工作后,党总支改为党委,增设了党组。党委书记为张如心,副书记为刘程云,教职员工520名,其中党员有170名。

东北大学在佳木斯的2年中(1946年6月至1948年6月),招收了3届学生1734人,经短期训练,分配到当时的合江省、辽宁省、牡丹江省、嫩江省、黑龙江省、松江省、吉林省等地中学、机关工作。有的还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战争。1948年6月,东北大学迁往吉林,后定址长春,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在党的领导下,东北大学继承和发扬了延安大学的办学经验和革命传统,在斗争的风雨里发展壮大。为东北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输送了大批的人才。她的光荣业绩,将永远载入东北解放區教育的史册。

(编辑·李泽一)

猜你喜欢

延安大学周扬东北大学
延安大学王必成教授书写
Parity–time symmetric acoustic system constructed by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plates with active external circuits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glish Reading Strategie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东北大学成功实现“零污染”低成本制取金属钛粉
Generalized ionospheric dispers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wideband satellite-ground-link radio systems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microstructure of Ni doped with WC particles co-deposition co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