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2021-05-19王彤

科技资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

王彤

摘  要:在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平台给众多拥有创业梦想的高职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该文以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调研中总结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现有问题,从项目质量、实践經验、培养模式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2(a)-0120-04

An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WANG Tong

(Dalia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116035 China)

Abstract: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advocat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mass innovation", the China "Internet+"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man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dreams to realize their self-value.This article tak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project quality, practical experience, training mode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which offers reference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The Internet+;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tatus of cultivation

1  高职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创新创业的青年力量,与国家经济发展的未来紧密相关,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就是为了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9年19日在天津出席201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时呼吁要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实现包容性增长,推动新动能发展,必须调动中国亿万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020年,这项国家级的创新创业大赛已经举办6届了,不仅有本科院校学生,也有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其中,有特色的项目总能脱颖而出令人印象深刻。

创新创业不是盲目地喊口号,也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宗旨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比赛中一路摸索前行,在持续努力中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逐渐精细化,比赛中能够与国家民族发展紧密结合的项目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项目融入了创业者的家国情怀。此次调研是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生为样本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不仅是在校期间个人综合能力的历练,也是以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去实现个人奋斗的梦想,如果个人的梦想能够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这样创新创业才是最有希望的“青年力量”。

2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现状

2.1 创新创业项目质量有待提高

高职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项目的质量有关。此次调研旨在发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现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从而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项目选择时如果从自己所学专业角度或者自已熟悉并擅长的领域来深入研究,找准好的切入点,成功的几率就大,但是有些学生在最开始未能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入手,反而更多从商业利润的角度出发,失去了最稳妥的创业根基,项目越做到最后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短板,失去专业性的创业行为会导致项目中途搁浅或最终质量不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质量不仅体现在可行性的高低,也体现在项目所属类别的广度与深度,餐饮、文化娱乐、社会服务以及科技等类别分布并不均等,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学生虽然也有很好的创新创业获奖项目,但是整体项目的质量还有待提高,无论是创意期还是创业期,都有更多进步空间。

2.2 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有待丰富

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因缺乏实践经验而让项目缺少核心竞争力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主要源于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在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有过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能够在创新创业的项目中有根基扎实的构想和步骤清晰的实施,这样的项目具备了在现实中梦想成真的可能性;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同学在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有脱离实际纸上谈兵的问题,他们的创新创业只是停留在“创想”环节却不知道如何深入进去。社会实践的经历可以让高职学生从社会广泛的视角出发去考虑问题,集结来自家庭、校园和社会的多方力量支持,降低实施难度。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让很多行业的发展重新面临机遇和挑战,对于创新创业的项目选择也面临更多现实的思考,高职学生只有关注留心关注互联网领域的新商机,才能让创新创业的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有待完善

近几年,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从学生入校开始就注重在职业生涯课程中对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进行规划,虽然学校教育有融入创新创业的内容,但是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创新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参差不齐,另外,在高职学生3年求学生涯中如何分配好有关创新创业的时间和精力还需有更系统的安排。调研中高职学生面对求学期间的创新创业问题主要存在3个年级的情况反馈:一是学生在大一刚入学时接触到创新创业却因自身储备不足而缺少深入研究的能力;二是学生在大二课程繁重时又没有积极性和足够的热情去深度投入;三是学生在大三时面对就业和升学的压力无法更加专注去从事项目的实践。以上3种情况如果从学校教育方面去给予支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有明确的创新创业成长轨迹和奋斗思路,这样的教育就会让学生更有自信去面对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

2.4 创新创业综合能力有待增强

2.4.1 个人素养和文化底蕴方面

高职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研究是否足够深入也取决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积累,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需要有自身专业领域以外的更多知识储备。一个进行创业的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文化底蕴是否强大决定了他的创业眼界开阔程度。在调研中,高职学生也对自身的素养和文化底蕴不够自信,认为自己了解的知识很局限,而创新创业需要的知识很综合,所以非常渴望自己的创业根基能更扎实一些,有强烈愿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自身素质和文化底蕴。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素养和文化底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大幅度提升,这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因此课余时间的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高职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培养自己,让自己成为内在世界丰盈的人,这样去开拓新世界才会更有底气。

2.4.2 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方面

近几年,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省市级政府的扶持以及社会各个职业领域的参与,高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好的项目实际实施后不仅能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压力,也能够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国务院常务会议在2020年7月明确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在创新创业形势一片利好的社会环境中,高职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这种积极性的高涨目前尚不具备普遍性。调研中很多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是班级个别同学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优秀同学的加分项目,自己从未关注过,这种具有偏差性的认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体同学投入到创新创业项目中的积极性。如果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够潜心研究与创新创业有关的内容,踊跃报名,积极参与,相信项目的整体可行性成果也会更喜人。

2.4.3 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方面

高职学生在现阶段的创新创业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需要加强。调研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创新意识上欠缺原创的动力,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资源的整合的形式整理创业的参考资料,遇到没有前人经验总结的项目反而让创业者心生焦虑。实际创业中对原创思路的把握力才是项目的优势所在,不可替代的亮点才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实中由于创业者的创新意识不足,很多好点子在启蒙阶段就被学生自我否定掉了。当然,光有好点子是不行的,好的创业能力才是创业成功最有利的保障。谈论创业能力并不是從一个人的能力角度出发,强大的创业团队才是创业能力的集中表现,因此,应该鼓励创业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和互补。在创业初期组建团队的时候要考虑每个成员的知识领域和特色专长,要明确他们在团队中的分工及职责以及团队的创业理念是否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去提升团队的力量来达到创业目标。

3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建议

3.1 提高创新创业项目质量

高质量的创新创业项目才具备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鼓励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近2年的参赛作品中,很多作品能够将创新创业项目与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让人印象深刻。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指导时应该严格把关,多鼓励学生创业起点放眼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个人成功与国家强大息息相关的今天,将创业思路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相结合,认真调研并努力开拓适合本土及国情的项目,以个人奋斗来助力民族振兴是责任,也是使命。

3.2 丰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

高职院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要积极促成更多校企合作的机会,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吃苦耐劳的干劲,才不会在个人创新创业项目中遇到阻碍或困难就轻言放弃。社会实践不仅是磨练创业者意志的好办法,也是开拓创业者眼界和增加创业者行动力的有效方法。创业过程中,高职学生需要将脑海里的想法进行一次次实践,会收获校方、社会企业和家庭的多种综合力量支持,有明确创业目标的学生们会通过自己的实践经历有意识地在生活中主动去了解国情民情,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动态,这样就很容易在创新创业中找到贴合国情与民情的切入点,让自己为之努力的事业更接地气,更容易将理想变为现实。

3.3 完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要给学生更好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课程改革中明确创新创业的意义,制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也要加大宣传创新创业的力度,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也鼓励学生多多参与项目建设中去。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要让学生具备回报国家的使命感,只有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适应未来职场对人才的需要,也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报效国家的愿望。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在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同时也注重教师对创新创业的指导工作,组建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参与到学生项目的全过程,每一次实践后的调整和修改都在促成师生的共同成长。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规范关于创新创业的团队选拔程式、校内辅导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等,如果从学校方面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的教学与指导工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从中受益更多。

3.4 增强创新创业综合能力

高职学生要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以赛促学”是很好的方法。创新创业项目从构思到实施并不看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个团队内各成员间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结果,团队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力量更强大。2020年夏季,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给在校生提供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机会,也给优秀创业团队提供其他级别的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竞赛,比如“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辽宁省产教融合创新创意项目大赛,学生们每一次都认真研究赛项要求并认真准备比赛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学生们在创业项目之初并没有意识到参与创新创业的行为是自己成长的宝贵经验,是团队合作的力量凝聚,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职业前景的发展,后来他们克服了自己的畏难心理去挑战,越来越有自信,也从团队合作中学会更多,这样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是一路体验过来收获的最宝贵的财富。

4  结语

高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过程也是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成长的过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是最好的提升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机会。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专设的高职赛道给高职学生提供了独立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更多高职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不仅是这一项创新创业赛事,近几年,各种规模的创新创业大赛呈现出不同的丰富性,在一次次比赛过程当中,学生的备战训练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扎实基础。创新是可贵的开拓精神,创业是勇敢与智慧完美结合的实践能力,尽管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也更加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师生携手去开拓进取,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共同成长。从最初仅是萌芽阶段的创业梦想到最后启动运转资金的创业实际行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支持总会讓创业者拥有追梦的力量,相信不久的将来,高职学生一定会迎来创新创业的新高潮。

参考文献

[1] 陈占夺.应用型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效果的提升路径——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6(4):80-81.

[2] 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5):23.

[3] 马哲明,辛宏艳.“互联网+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产业与科技坛,2018(1):127-128.

[4] 彭志武.大学生创业制约因素及政策取向[J].中国冶金教育,2019(3):84-87.

[5] 凌万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20(3):88-89.

[6] 姚玉静,邵明英,李少敏.分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2020(4):198-199.

[7] 赵敏.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课程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8):130-131.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创新创业能力高职学生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法庭速录技能的培养现状及前景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