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2021-05-19刘艳影陈桂茹陈注有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肌钙蛋白尿酸分级

刘艳影,陈桂茹,陈注有

(阳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阳春 529600)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患者出现心肌损伤,使其心肌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的一种慢性心脏病。老年人是此病的高发群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出现心肌重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系统性慢性炎症激活、免疫活动异常及代谢异常等情况。心肌肌钙蛋白是心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由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心肌肌钙蛋白C 组成。临床实践证实,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可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尿酸作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本文主要是探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尿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 例健康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这29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年龄≥65 岁;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急性心肌炎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历资料缺失。将其中100 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将其中290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198 例,女92 例;其年龄为65 ~78 岁,平均年龄为(74.32±2.31)岁;其中,由冠心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分别有204 例、68 例、13 例和5 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2]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有80 例,为Ⅱ级的患者有70 例,为Ⅲ级的患者有60 例,为Ⅳ级的患者有80 例。在对照组研究对象中,有男62 例,女38 例;其年龄为65 ~80 岁,平均年龄为(74.87±2.5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及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尿酸的水平进行检测的方法是:抽取其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2 mL,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分离出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采用基蛋生物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Getein1600 和尿酸酶- 过氧化物酶欧联法检测血清中尿酸的水平。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Ⅰ级~Ⅳ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正常值为0.02 ~0.13 μg/L。女性血清尿酸的正常值为155 ~357 μmol/L,男性血清尿酸的正常值为155 ~428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

观察组患者血清尿酸的平均水平为(418.84±78.34)μmol/L, 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平均水平为(0.49±0.10)μg/L。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清尿酸的平均水平为(221.84±65.09)μmol/L,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平均水平为(0.07±0.03)μg/L。观察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

在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分级为Ⅳ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或Ⅲ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功能分级为Ⅲ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或Ⅱ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和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 s)

表1 比较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及尿酸的水平(± s)

注:a 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Ⅲ级的患者相比,P <0.05 ;b 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Ⅱ级的患者相比,P <0.05 ;c 与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相比,P <0.05。

心功能分级 例数 血清尿酸(μmol/L)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μg/L)Ⅰ级80324.21±64.380.13±0.02Ⅱ级70369.58±80.78c0.36±0.08cⅢ级60428.97±79.65b0.59±0.11bⅣ级80493.91±86.39a0.72±0.14a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多种慢性心脏病(如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持续进展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老年人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高发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是评价心肌损伤程度的敏感标志物[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心肌纤维溶解、肌浆网被纤维组织取缔或发生畸变、心肌重构、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系统性慢性炎症激活、免疫活动异常及代谢异常等情况,可加重其心肌损伤,进而可导致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的水平升高。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有研究指出,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联系[4]。胡荣权等[5]研究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其血清尿酸的水平越高。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尿酸检测有助于诊断其病情,且能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

猜你喜欢

肌钙蛋白尿酸分级
心肌肌钙蛋白T启动子经两步转录扩增系统提高目的基因表达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构建
喝茶能降尿酸吗?
肌钙蛋白升高也有可能是这些疾病
降尿酸——我是不是吃了假药?
超敏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3,5,2’,4’-四羟基查尔酮对小鼠尿酸及尿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影响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