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19王交祥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检查组造影准确率

王交祥

(桂平市人民医院,广西 桂平 537200)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对此病进行准确诊断的难度较大[1]。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钡餐造影检查、内窥镜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诊断此病,但效果均不够理想[2]。有研究指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能够准确地判断出其出血位置及病因[3]。近年来,此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桂平市人民医院在2017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接诊的30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桂平市人民医院在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接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被确诊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存在面色苍白、便血、血压下降等临床表现;出血量在200 ~2000 ml 之间。其排除标准是:患有其他器官的严重疾病或精神疾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造影检查组和对照组。造影检查组15 例患者的年龄为25 ~70 岁,平均年龄(47.6±2.6)岁。对照组15 例患者的年龄为26 ~70 岁,平均年龄(48.2±2.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检查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方法是:将内窥镜缓慢地置入患者的上消化道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上消化道。转动内窥镜,寻找出血病灶。对造影检查组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方法是:经患者的右侧股动脉采用Seldinger 穿刺技术对其进行穿刺插管。对患者进行腹腔干动脉造影,以确定其是否存在上消化道出血。然后再对其进行肠系膜上下动脉和左右髂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明确其出血位置和病变性质。对于存在上消化道肿瘤或溃疡等疾病的患者,对其进行栓塞治疗。使用弹簧钢圈和明胶海绵颗粒对患者的出血相关血管进行栓塞。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和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

造影检查组患者中有15 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有10 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66.7%。造影检查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

2.2 两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

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60%。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

3 讨论

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注入造影剂之前的影像与注入之后的影像进行减影合成处理,以获得没有骨骼和造影剂的纯血管影像[4]。采用上述方式所获得影像的分辨率较高,且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造影剂的使用量和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均较小,安全性较高[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造影检查组患者中有15 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者中有10 例患者被检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的检出率为66.7%。造影检查组患者病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为60%。造影检查组患者接受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近年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有研究指出,用此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不会受到非血管组织的影响,可更加清晰地呈现病灶部位的影像,从而能够清晰地显示出一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细节,提高诊断的准确率[7]。此外,此检查的结果对进行介入治疗而言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临床实践表明,在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影响诊断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因。肿瘤性疾病和血管性疾病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较高,炎性疾病或息肉造成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较低。2)出血量。患者的出血量过大,会导致对比剂过于分散,造成检出效果不佳。患者的出血量过小,漏出的对比剂会较少,易导致无法显影的情况,造成诊断的准确率降低。3)造影检查的时间。在出血停止或出血间歇阶段对患者进行检查,效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8]。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例如止血药物的使用情况或患者的运动情况等。为了有效地提升诊断效果,需要在对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同时对其进行其他的辅助检查。可通过结合其他的检查方法初步判定患者的出血点和出血血管,并在这一基础上选择距离出血点最近的血管进行造影检查,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也可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扩血管药物,然后再进行造影检查,以便能够准确地找到病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不仅可以用于诊断上消化道出血,还可以用于指导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后,对其进行介入治疗的优势是, 能通过进行短时间的减流或断流处理,使破裂的血管能够得到恢复,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目前比较常用的介入治疗方式包括动脉栓塞治疗、药物灌注等。相关的研究指出,用介入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适应证如下:1)患者同时存在不同原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且经保守治疗后未获得较好的效果。2)患者发生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无法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3)患者发生由外科手术等医源性操作造成的肝脏损伤、胆道出血,经内科止血治疗后效果不佳。垂体后叶素是临床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药物灌注治疗时常用的药物。此药能够促进小动静脉和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相关的研究指出,垂体后叶素在进入到靶血管之后,能够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并可在局部保持较高的浓度,故其止血效果较好。在用此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药物灌注治疗时,最佳的给药方式是微量泵给药。采用该给药方式能够确保给药速度缓慢,并且可以准确地掌握用药量,因而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进行病情诊断的造影检查组患者其病情的检出率和出血位置诊断的准确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检查组造影准确率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淮河防总检查组赴江苏省开展汛前检查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自治区安委办检查组到三江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