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分析

2021-05-19陈兰益罗世芳伍志贤盘平安陈晓萍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氯米芬曲唑卵泡

陈兰益,孙 芳,罗世芳,伍志贤,盘平安,陈晓萍

(新兴县人民医院,广东 新兴 527400)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是一种由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妇科疾病。育龄女性是此病的高发群体。有报道称,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育龄女性中的发病率高达6% ~10%[1]。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雄激素水平过高、月经紊乱或闭经、多毛、体形肥胖、持续无排卵、不孕、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胰岛素抵抗等[2]。对于有妊娠需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来说,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来曲唑、克罗米酚等药物对其进行治疗,以促进其排卵和妊娠[3]。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 年1 月至2019 年4 月使用氯米芬治疗的24 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的回顾性资料为氯米芬组,另选取2019 年5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24 例使用来曲唑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作为来曲唑组。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2018 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与管理国际指南》中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存在雄激素水平过高、月经紊乱或闭经、多毛、体形肥胖、持续无排卵、不孕、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等表现;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至少有一条输卵管通畅且其伴侣的精液正常;知晓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中途退出本研究;经治疗后糖脂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未见好转。来曲唑组患者的年龄为22 ~35 岁,平均年龄为(28.59±4.57)岁;其病程为1 ~6.5 年,平均病程为(3.54±2.03)年。氯米芬组患者的年龄为23 ~39 岁,平均年龄为(28.64±4.49)岁;其病程为1 ~5 年,平均病程为(3.01±1.8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用氯米芬(生产企业:塞浦路斯高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688)对氯米芬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于月经开始后的第5 天口服此药,每次服50 mg,每天服1 次,连续用药5 d。用来曲唑(生产企业: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597)对来曲唑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于月经开始后的第5 天口服此药,每次服2.5 ~5 mg,每天服1 次,连续用药5 d。当进行B 超监测显示两组患者卵巢内优势卵泡的直径为1.8 ~2 mm 时,为其肌内注射8000 ~10 000 IU 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并指导其与丈夫同房,最后对其进行B 超复查,明确其是否排卵及受孕。

1.3 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发生率、治疗后6 个月内的妊娠率及其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

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与氯米芬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平均数量分别为(2.03±1.12)个与(1.45±0.74)个,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与氯米芬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平均厚度分别为(6.79±0.42)mm 与(8.26±0.19)mm,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 s)

表1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及子宫内膜的厚度(± s)

组别例数 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个)子宫内膜的厚度(mm)氯米芬组241.45±0.748.26±0.19来曲唑组242.03±1.126.79±0.42 t 值2.60816.280 P 值0.014<0.001

2.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率、OHSS 的发生率、妊娠率及其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

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的排卵率高于氯米芬组患者,其OHSS 的发生率低于氯米芬组患者,治疗后6 个月内其妊娠率高于氯米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卵率、OHSS 的发生率、妊娠率及其中妊娠患者的流产率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现阶段,临床上尚不清楚此病的确切病因。有研究指出,女性出现下丘脑- 垂体功能失调及内分泌代谢紊乱可能会导致其发生多囊卵巢综合征。过去,我院一直采用氯米芬对有生育要求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氯米芬是一种抗性激素药,可促进LH 和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进而可促进排卵及妊娠。《2018 年多囊卵巢综合征评估与管理国际指南》将来曲唑作为促排卵的一线药物列入其中。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来曲唑组患者卵巢中成熟卵泡的数量、子宫内膜的厚度、排卵率、OHSS 的发生率及妊娠率均优于氯米芬组患者。这说明,用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妊娠率。这与张小芳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来曲唑是一种新型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可抑制人体内芳香化酶的水平,阻止雄激素向雌激素转化,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和(或)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负反馈作用,进而可促进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及卵泡的发育。

综上所述,用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伴不孕患者进行治疗能改善其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其排卵,提高其妊娠率,且用药后其OHSS 的发生率较低,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氯米芬曲唑卵泡
来曲唑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来曲唑在不明原因不孕中的应用
促排卵会加速 卵巢衰老吗?
小鼠窦前卵泡二维体外培养法的优化研究
大鼠灌胃不同晶型来曲唑的药动学*
壮医针药结合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160例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来曲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临床研究
氯米芬联合绒促性素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
氯米芬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