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产妇产后出血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5-19朱文娟陈晓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9期
关键词:麦角宫素出血量

朱文娟,陈晓霞

(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妇产科,江苏 南通 226361)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产后死亡的主要因素。有报道称,在我国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占产妇总数的2% ~3%。产后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1-3]。与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相比,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多存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等情况,因此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更高。临床上在对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需为其应用相应的药物,以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4]。本文主要是探讨为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使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足月妊娠;具有进行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病历资料完整且认知功能正常;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或沟通障碍;合并有子宫肌瘤或发生胎盘植入;存在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 例)与对照组(40 例)。观察组产妇的年龄为21 ~42 岁,平均年龄为(31.24±8.65)岁;其孕周为38 ~42 周,平均孕周为(39.24±1.15)周;其中,因胎位不正、羊水过多、所孕胎儿为巨大儿及其他因素而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别有8 例、12 例、14例和6 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为22 ~43 岁,平均年龄为(30.45±7.71)岁;其孕周为37 ~42 周,平均孕周为(38.87±1.67)周;其中,因胎位不正、羊水过多、所孕胎儿为巨大儿及其他因素而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分别有9例、10 例、15 例和6 例。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两组产妇均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将胎儿从母体中取出后,为对照组产妇肌内注射20 U 的缩宫素,为观察组产妇肌内注射0.2 mg 的麦角新碱与20 U 的缩宫素。若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需及时为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氨甲环酸等药物,必要时需对其进行宫腔纱条填塞术、子宫压迫缝合术等手术[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 内的出血量、产后24 h 内的出血量、用药前后的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 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h 内的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 内的出血量和产后24 h 内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 h 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 h 内的出血量(mL,± s)

表1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 h 内的出血量及产后24 h 内的出血量(mL,± s)

组别例数产后2 h 内的出血量产后24 h 内的出血量观察组40282.38±19.85381.29±27.64对照组40378.31±29.64528.29±49.87 t 值20.54938.490 P 值<0.05<0.05

2.2 对比用药前后两组产妇的HR 及SpO2

用药前及用药后,两组产妇的HR 及Sp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2.3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2 对比用药前后两组产妇的HR 及SpO2(± s)

表2 对比用药前后两组产妇的HR 及SpO2(± s)

用药前的SpO2(%)组别例数 用药前的HR(次/min)用药后的HR(次/min)用药后的SpO2(%)观察组 4082.95±11.23 83.24±9.86 96.49±2.06 96.87±2.23对照组 4083.17±12.36 82.73±9.98 96.98±2.12 96.75±2.07 t 值0.0830.2301.0490.249 P 值>0.05>0.05>0.05>0.05

表3 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指进行顺产的产妇在将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阴道的出血量超过500 mL 或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术后24 h 内阴道的出血量超过1000 mL 的一种产后并发症。产后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缩宫素是临床上防治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此药为多肽类激素类促子宫收缩药,可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预防产妇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9]。麦角新碱也叫D- 麦角酸β- 氨基丙醇,是从黑麦麦角菌、麦角酸等物质中提纯出来的一种可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此药对子宫平滑肌有高度的选择性,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促进其收缩,此药的药效强且持久[10-12]。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为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使用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可显著减少其产后的出血量,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且用药较为安全,对其HR 和SpO2的影响较小。

猜你喜欢

麦角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尼麦角林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