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PDCA模型构建

2021-05-19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标准专项

陈 蓉

(合肥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2019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人力资源管理学生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着力点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然而,现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专业的强实践性对实践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但目前专业课程教学存在实践和理论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配套教材编写落后、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等情况[1];第二,行业需求对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当前教学模式仍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经常流于形式,制约了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2];第三,尽管当前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都在积极推行各种课程教学改革措施,但是没有形成教改活动规范化管理模式,影响和制约了课程教改活动效果的提升。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又恰逢当前信息及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类型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层出不穷,例如慕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智慧课堂、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等,各类教改计划是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但教改措施过于频繁又会对教学质量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不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切换,降低了教改活动对教学质量提升的效果。因此,如何为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管理设计嵌入式质量管理模式,提升教改活动管理有效性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PDCA循环理论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PDCA循环理论是由美国统计质量控制奠基者休哈特提出的一种质量管理程序工具,它将质量管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计划阶段是确定质量活动的方针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执行阶段根据计划,实施具体的质量活动;检查阶段根据计划执行的结果,进行效果评定,找出存在的问题;处理阶段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处理措施,总结失败教训,推广成功经验,若此阶段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循环。PDAC循环本身是一个闭环过程,但是它还具有大环套小环且呈阶梯式上升趋势的特点。PDCA循环通过这种完整的嵌套和螺旋上升的方式完成质量的点线面持续及全面提升,这完全符合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管理需求,每一个专业课程有总体的质量要求,而课程教学的某一单项项目,又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子质量管理活动,因此,采用PDCA循环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效果非常可行。

在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能持续提高教学质量[3],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将PDCA循环应用到具体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程开艳等提出采用PDCA循环来进行“健康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设计活动[4];傅嬿霖研究采用PDCA循环在“物流成本”课程教学管理中的应用[5]。而且,在一些实践性较强、质量控制难度大的实践实验类课程中使用PDCA循环效果更好,韩勇和刘小兵[6]基于PDAC理论探讨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领导决策”课程中应用。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PDCA循环在一般性课程教学质量诊断、监控以及保障体系构建中的应用。王建云[7]提出构建基于PDCA循环的“8字螺旋”模型实现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目标,“8字螺旋”由静态和动态两个螺旋叠加而成。王敏等[8]将“8字螺旋”应用在专业课程质量诊断中,将实施阶段细化子循环,包含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检测、问题反馈和改进措施等六项。上述研究都将PDCA循环中的D循环细化为一个子循环,然而由于质量活动的复杂性,其它几个阶段P、C以及A也需要采用PDCA循环来控制质量过程,有关其他几个阶段的子循环模式目前还没有详细研究报道。因此,本文以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为对象,研究PDCA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回”字模型及其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教学质量管理内容如图1所示。图1中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内容分为课程常规管理和专项计划管理,常规管理以学校和学院规范化管理为主,专项计划管理包括各类有关教学方法、内容及手段等的教改计划。图1中常规管理和专项计划活动项目数量和类型多且复杂,根据执行逻辑和时间顺序将其配置到课程PDCA循环的不同阶段进行管理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提出了基于PDCA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回”字循环模型,每一门课程作为一个大循环,大循环中的P、D、C和A阶段活动又分别再采用PDCA子循环进行管控,从而形成了以每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大“回”字循环,课程不同阶段的内容为小“回”字循环的子循环结构,如图2所示。通常来说,一次大的PDCA循环为一门核心课程的建设及管理周期,一般在三年左右,若周期太短则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过于频繁,对教师的精力耗散太大,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稳定性;反之若周期太长,则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和手段会落后于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专业知识要求变化。

图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及其主要教学质量管理内容

图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回”字循环模型

“员工关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前身为“劳动关系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主要是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视角,分析企业如何对员工进行规范化管理,属于“员工关系管理”内容的一部分。但是“员工关系管理”课程更强调从企业管理者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如何通过柔性、激励性手段与员工进行沟通,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组织管理目标。根据前文分析将“回”字循环模型应用到该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管理活动中,介绍了其在2016年到2019年的第一轮循环以及2020年至今的第二轮循环的应用。

(一)课程规划阶段P

1. P阶段实施过程

P阶段是课程的规划阶段。这一阶段要对课程进行长期规划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内容为确定课程建设目标和制定课程标准。两项活动也都可以通过PDCA子循环来实现,也即形成包含PP-PD-PC-PA四个阶段的子循环。

首先,课程建设目标是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依据,它制定的依据为当前社会人才需求规格、学科理论发展情况、本课程定位以及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有关课程建设目标的确定,PP阶段是计划课程建设目标确定的依据和制定流程,同时明确教师和专家团队人员及分工;PD阶段根据制定流程和专家团队分工,给出合理时间段,由教师团队制定出课程建设目标初步方案;PC阶段对初步方案由专家团队进行问题诊断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PA阶段根据反馈结果,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多轮循环,直至制定出符合要求的课程建设目标。

其次,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的规定本专业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实施建议等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课程标准制定或修订过程中,PP阶段是确定课程标准制定团队和流程,包括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PD阶段根据任务分配由相应的教师团队合理分工、相互协作,制定出课程标准的初稿;PC阶段由专家团队依据课程标准制定要求,对初稿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PA阶段制定者根据意见进行修改,循环上述过程,直至形成符合要求的课程标准。

2. P阶段应用

上一循环的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在2016年,基于上一循环的经验以及行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以系部为执行单位,学院为管理监督组织,采用子PDCA循环对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标准在2019年底进行了修订。课程目标的修订基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进行课程定位,更强调社会交换理论、心理契约理论以及组织承诺理论对完善员工和组织的情感关系的重要性,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较之原有的课程标准,课程的课时由32课时提升到48课时,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软性沟通管理内容课时,包括心理契约管理、员工参与管理、员工沟通管理、员工压力管理、员工冲突管理、以及员工离职管理,降低了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课时。该教学内容的确定,参考了多种教材,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舍弃了一部分教学内容、保留了与提高员工沟通效率最为相关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中详细介绍了课程性质、基本原则、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建议、教材选用建议、资源开发建议。

(二)课程教学阶段(D)

1. D阶段实施过程

D阶段是课程的教学实施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学院的常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主要依据上一阶段制定的课程标准以及学院有关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要求和规定来展开;二是由教学团队主持的各类有关本课程的专项建设计划,包括各类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以及考核办法等改革项目。这两类活动都可采用PDCA子循环来实现,按照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每一子循环的过程通常为一个学期。

首先,有关常规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在DP阶段,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课程标准和所受班级的学情,制定课堂教学计划,设计出详细的教学方案;DD阶段根据教学方案实施具体课程教学活动;DC阶段检查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检查来自于教师、学生以及教研室、学院乃至学校等多方;DA阶段根据检查反馈信息,在下一次教学循环中进行整改,循环往复,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其次,与课程相关的各类专项计划的开展,是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不可缺少的环节。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是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关键点,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都会设立各类专项教改项目来帮助提升教学效果,这类项目需要依托具体的课程教学活动来进行。DP阶段将专项计划要求和实施要点整合到课程教学计划中,形成新的课程教学计划和方案;在DD阶段,根据新方案实施具体课程教学活动;DC阶段除常规教学检查外,重点加强专项计划中教学效果提升指标检查,指出问题并提出意见;DA阶段根据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活动,如此不断循环,直至教学效果达到专项计划要求,此时也完成了专项计划建设目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师时间和精力限制,一般来说,一个门课程一个学期最多实施一到两项专项计划,且分开执行,否则同时执行会导致教学效果提升原因无法判断。

2.D阶段应用

本阶段除根据要求实施常规教学活动以外,主要采用PDCA子循环对专项计划进行了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在上一轮循环中,本课程依托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省级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包括教师培训、假期企业实践研修、团队课程打磨、集体备课评课等活动,严格按照PDCA循环要求执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反馈等环节,团队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本课程还采用翻转课程法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主要针对课程课时有限的特点,对劳动关系管理的相关法制化管理等内容,包括:企业用工形式、录用审查、劳动合同订立、员工劳动权利保护、培训与保密制度、竞业限制制度、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等,教师为学生提供精选及总结的学习内容和资料供学生课下自学,然后,课上通过师生讨论的方式完成教学效果检查和强化补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子PDCA循环完成了本次教学方法改革任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本课程实践课还专门采用子PDCA循环的方式进行了管控。在本轮循环中,2020年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改革,严格按照子PDCA循环制定了计划,循环当前处于实施阶段。此外,2020到2021学年还实施了课程思政的改革专项计划,根据专项计划要求,选取适当教学内容在其教学计划中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实施方案,例如第一章概论中课程思政主题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历史背景下员工关系管理的特点,感受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发展成熟,坚定党的领导信念”和第二章员工法制化管理中课程思政主题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条款,了解国家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坚持党的领导下的依法治国原则”,根据要求已制定好计划,并对相应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设计了详细的教案,具体教学活动正在实施进行中。

(三)课程诊断阶段(C)

1. C阶段实施过程

C阶段是课程的检查诊断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包括常规课程诊断和专项课程诊断两类,常规的课程诊断主要是依据学校和学院规范化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要求进行,大都以学期为周期单位;专项课程诊断是依据各级教育主管机构、学校或学院对专业教学质量的评估要求进行课程诊断,这些活动包括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评估、国家及省级一流专业评估以及学校和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自行开展的评估诊断专项活动,在这些活动开展背景下形成了每门课程的专项诊断计划要求。

首先,常规诊断是学院进行专业课程管理的周期性活动,主要依据学院专业核心课程的管理制度和规定进行组织。在CP阶段,根据当前课程教学和建设现状,同时依据学院专业课程诊断管理规定和要点,形成本次课程诊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课程标准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及教辅资料、教学效果、信息化资源建设等各个方面;CD阶段进行实际的诊断活动;CC阶段对前一阶段诊断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当前诊断工作优缺点,指出如何改进诊断工作的意见;在CA阶段,根据前期反馈意见对诊断工作进行改进,根据需要进行循环,最终完成本次诊断工作。

其次,专项诊断活动主要是由于相关部门要求或者学院学校发展需要产生的,每一项专项诊断活动都有其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些活动都可细化为对每一专业核心课程的诊断要求。在CP阶段,根据当前专项诊断活动的要求,制定本课程的诊断计划和实施方案;CD阶段对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管理情况进行详细诊断;CC阶段对前一阶段的诊断过程、方法和结果等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根据需要可循环此过程多次,直至完成本次诊断目标。

2.C阶段应用

本课程在本阶段除了实施常规的教学检查活动以外,还根据各级教育主管单位和学院学校发展要求进行了多轮专项教学检查项目,在上一轮循环中实施了包括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项检查计划,以及为完成教育部教学评估项目开展的多轮学院学校自检查项目及教育厅专业评估活动。此外,包括本轮循环中2020年上半年教育厅有关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检查任务。本门课程以所在系部为依托,以教学团队为主力,依据相关要求严格按照子PDCA循环方法顺利完整了每次专项检查任务。通过多次专项检查项目的执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四)课程提升阶段(A)

1. A阶段实施过程

A阶段是课程的改进提升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前一阶段问题诊断结果中指出的问题,在课程教学中进行整改;二是根据本课程的诊断结果,提出教学团队学习创新目标,以形成学习型教学团队,从而具备持续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的能力。

首先,问题整改主要目标是对前期诊断出的不足进行改进以完善课程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目标。AP阶段根据前期诊断出的不足之处,形成整改计划;AD阶段在教学活动和过程中实施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AC阶段检查整改活动的实施情况,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AA阶段对整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需要重复子循环,直至所有整改问题都整改完毕。

其次,学习创新是对教学团队提出的要求,通过本轮课程质量管理活动的循环,指出本门专业课程教学有哪些经验和方法可供其他教师学习,以及在哪些方面还需本教学团队进行进一步学习和创新。AP阶段结合前期课程教学的诊断结果,由学院组织专家团队根据本课程教学经验和需求制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创新计划;AD阶段在全院和本专业范围内实施学习创新的相关计划和活动;AC阶段检查学习创新活动开展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AA阶段反馈意见和建议,改进学习创新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手段,根据需要进行多次子循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创新机率。

2.A阶段应用

在上一轮循环中,有关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在整个教学团队中得到扩展学习,例如翻转课程教学法,教学团队中教师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通过系部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本课程也吸取了其他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例如多元化教学法及情景教学法。此外,针对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效果还组织了专门研讨活动,分析总结了当前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的手段和方面,明确了下一循环中需要改进的方面。团队的学习和创新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都遵循了子PDCA活动的规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基于PDCA循环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管理“回”字循环模型,详细分析了模型的每个阶段实施要点和程序,并以“员工关系管理”课程为例,介绍了模型的应用情况。使用该模型对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活动进行管理,使得管理思想和流程更为科学和清晰,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质量水平,本研究同时也可以为其他管理类专业以及非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模式借鉴和管理启示。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标准专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