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客流成长特征及启示
2021-05-19邵小冬石凤蓉
邵小冬,代 琦,石凤蓉,丰 富
(1.武汉地铁运营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0;2.武汉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17)
1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演变
1.1 轨道交通建设历程
武汉市轨道交通首条线路1号线一期于2004年7月开通运营,截至目前已投入运营9条线路228座车站,总运营里程339 km。武汉市轨道交通经历了单线运营、双线运营、骨干网形成,目前进入加速网络化阶段。
表1 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阶段总结
1.2 轨道建设期城市发展演变
武汉市秉承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新格局的理念,协同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人口集聚、功能服务关系,强调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廊道组织空间集约布局、带动城市人口集聚增长和服务功能提升。
(1)新城TOD轴向拓展,主城网络化服务。
目前新城区拥有8条轨道线路合计144 km,近十年轨道车站1 km范围内人口增加33.1万,占新城人口增量的34%。主城区拥有9条线轨道线路合计195 km,车站600 m覆盖率45%,车站周边人口密度1.82万人/km2,是主城平均人口密度的1.41倍。轨道交通有效引导人口、岗位向公共交通廊道和车站聚集。
(2)轨道走廊与城市近期建设“双轴”结构高度吻合。
2010年以来,武汉重点以垂江职能轴和沿江产业轴为纽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垂江依托轨道二号线建设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轴线,加强两江四岸与王家墩CBD、鲁巷副中心的联系,首次将轨道走廊与城市中心轴线统一打造。2019年轨道2#线客流日稳定在120万人次左右,成为客流最密集走廊。
(3)6条过江线路高效缝合两江三镇。
武汉拥有6条跨江线路有效缓解“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过江交通压力,促进区域融合和均衡发展。其中轨道2、4、7、8四线穿越长江,承担过长江客流约64.2万人次/日;轨道3、6两线穿越汉江,承担过汉江客流约23.3万人次/日,轨道分担中心城区50%以上的公共交通过江客流。
2 网络客流成长特征
2.1 客流量
单线运营时期,轨道交通站点覆盖范围十分有限,客流量增长缓慢,轨网客流随网络规模增长呈现线性变化。两线运营至骨干网形成期间,一年开通一条轨道线,站点覆盖迅速增加、换乘功能逐步完善,线网客流量迅速攀升,客流强度达到最大值1.63人次/km。加速网络化时期,一批新线路逐步投入运营,线网客流量稳步提升,但随着新城TOD型线路开通,全网客流强度出现下降。2019年底武汉市轨道交通全网日均客流334万人次/日,客流强度1.0万人次/km。其中主城区线路客流强度1.54万人次/km;由于新城区人口密度仅为主城区的21%,新城线路客流强度是主城区客流强度水平的30%。
2.2 换乘特征
随着网络规模增加,换乘客流增长速度较本线客流快;随着周边土地开发入驻,本线客流增长强劲,两者差距呈逐渐减小。网络换乘客流由2013年的7.2万人次增加至2019年的120万人次,换乘系数由2013年的1.11增加至1.52,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换乘系数1.7~1.9,处于较低水平,线路直达便捷性较高。
2.3 断面形态
汉口中心、武昌中心岗位密集区,早高峰线路向心方向客流集聚明显,且进城方向断面较大,方向不均衡系数在1.5~2.8之间。由于线网布局北密南疏,武昌核心区轨道客流压力较大,如4#线中南、中北路段、2#线武珞路段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在3万人次左右。新城独立线路的断面客流较小,如阳逻21#线和11#线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在0.5万人次左右。在全国范围,2019年轨道线路高峰小时断面客流排名前十的均在5万人次/h以上,可见武汉市高峰小时线路客流相对均衡,线路运行配车较经济。
3 轨道2#线客流特征
3.1 用地功能优化,人口加速聚集,沿线客流增长迅猛
轨道2#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27.7 km于2012年开通,二期机场段19.8 km于2016年开通,三期南延段13.4 km于2019年开通。目前轨道2#线全长60.9 km,设站38座,全日客流约120万人次。早高峰客流15.2万人,高峰小时系数12.8%,客流时空分布均衡。
轨道2#线一期工程穿越城市核心地带,2008年站点周边土地使用级差效应不明显,公共设施布局较为松散,多数站点周边开发强度较低。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开通,沿线用地逐步优化,公共设施用地占比增加明显,工业及仓储用地、其他用地占比减少。站点800 m覆盖人口从93.6万人增长至136.4万人,年增长率3.8%(武汉人口年增长率约1.5%)。线路客流从42万人次/日增长至120万人次/日,年增长率15.7%。
表2 轨道2#线沿线用地构成比例对比
3.2 随新线开通,线路全日单向最高断面客流呈下降再上升波动变化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出中,随着本线路延伸、新线加入、换乘车站增加,乘客出行路径选择会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影响断面客流分布形态和客运量。随着过江7号线通车,2#线最高客流断面从过江断面转移至武昌区内,且最高断面客流从20万人次/日下降至16.5万人次/日,随着2#线三期的开通,最高断面客流又上升至23万人次/日。
3.3 轨道换乘站、对外枢纽站、商业办公中心站客流增长最显著
(1)车站乘降客流
除光谷广场站以外,其他站点乘降客流较2012年平均增长64%,其中江汉路站以最高日客流量9.2万人次成为2019年度武汉市客流最大的轨道车站。光谷广场站既位于城市副中心又是线路一期工程末端车站,在三期南延段未开通的6年时间一直保持全网客流最大车站,运行安全风险较高。南延段开通后,该站客流量下降约50%,车站秩序井然。
(2)车站换乘客流
选取2#线第一座换乘车站循礼门站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线开通对换乘站点客流影响。当换乘车站相关线路的平行线路开通时,换乘客流有一定程度下降,6#线、8#线、7#线一期、7号线纸坊线开通前后循礼门站换乘客流经历连续四次下降,由13.7万人次/日降至6.9万人次/日。当换乘车站相关线路延伸时,该站换乘客流有一定程度增长,2#线三期建开通前后循礼门站换乘客流从6.9万人次/日又回升至8.1万人次/日。
4 启示与建议
(1)线路客流特征与线路功能、用地混合度相关,建议明确线路特色、优化沿线用地,同步建设,提升客流吸引力。
根据轨道2#线建设、运营经验,客流强度与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关系密切,公共设施和居住用地比例在用60%以上,线路的客流效益较好。建议结合线路功能定位,突出特色差异,优化用地构成,促进双向客流平衡,保证全线客流稳定。
(2)换乘车站客流在轨道网络化进程中呈现集中到分散的的变化特征。
随着线网规模增加,武汉首座换乘车站循礼门站出现了换乘客流减少趋势。未来中心城区轨网加密,乘客换乘选择路径增加,换乘客流将分布更均衡,客流规模不一定逐年递增,需加强车站规模与客流波动变化的弹性适应;新城线路接入市区线路换乘车站,由于选择路径较少,换乘客流会持续增加,应充分考虑新城线路与主城网络的接入点选择和设计,保证换乘站规模。
(3)新城线路应采取区别主城线路的轨道交通系统制式提供服务,加快沿线土地开发进程。
新城区建设强度、居民出行需求远低于主城。新城线路客流强度低、出行距离较长,早、晚高峰客流集中,但总量不大,适宜发展快速、舒适的中运量轨道系统,实现效益和价值双向协同。在建设进程上保证与沿线土地开发时序协调,加强产业岗位、居住人口的集聚,为轨道线路提供客源。
(4)分段开通线路运营末端站选择需充分考虑城市功能和网络换乘因素。
由于轨道线路建设资金投入大、施工周期长,一般采取分段开通模式。但线路的末端车站的服务范围比中途站大数倍,因此其他机动化交通方式换乘客流较大,若末端站位于城市中心节点,其直接吸引客流也较大,两者叠加将导致车站运营压力巨大。如光谷广场站,在2#线三期开通后运营状态由严重拥挤过渡至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