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探地雷达技术的路面病害分析和控制对策
2021-05-19魏克森韩文扬韦金城
魏克森,陈 凯,韩文扬,韦金城
(1.山东建筑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102)
0 引 言
路面病害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年限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因素,对于沥青路面施工后的病害检验,常规的方法是通过现场取芯的方式,然后在实验室进行检测,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参数,如强度、厚度、压实度等指标。虽然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直观准确的优势,但随机取样缺乏代表性,而且钻芯取样过程会损害路面结构,即使进行修补,随着道路使用年限的增加,取芯部位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坑槽、沉陷等病害。三维探地雷达(Three Dimensional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3D GPR)具有检测速度快、范围广、定位明确的特点,现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厚度检测、密度检测和路面结构层内部病害调查等领域,能够实现实时三维显示,大幅度提高了路面的检测效率。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合安高速公路进行雷达检测,描述了路面病害在雷达图像上的显示特征,进行病害分析进而提出控制措施。
1 三维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维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如下:三维探地雷达利用发射天线向地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在遇到异电界面R0(两种不同介电常数介质的界面,即空气和面层)时,会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角度分别为α1和β0,折射信号作为入射信号向下传播,在R1(面层与基层)界面再次发生反射和折射,分别为角度β1和γ0,折射信号继续向下传播,而反射回来的信号都会由接收天线接收,经过信号处理机等一系列处理,从而得到信号连续的测量剖面,形成雷达剖面图,具体详见图1。
图1 检测原理图
在介电常数发生变化的界面处高频电磁波会发生反射。在路面结构中,裂缝、沉陷等病害区域通常孔隙率大,含水率高。沥青混凝土、空气和水的介电常数明显不同,当信号波到达路面病害区域时,会发生反射,这些电磁波是雷达成像的主要依据。
三维探地雷达系统采用了天线阵技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采用GeoScope-TM探地雷达天线阵,如图2所示,由21对电子扫描天线振子组成,间距为0.075 m,可同时采集21条测线,不仅提高了探测效率,而且实现了三维成像。
图2 三维探地雷达天线内部振子排列图
2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及其雷达图像特征
2.1 裂缝
根据电磁波的垂直叠加原理,裂缝处在探地雷达图像中会形成特殊的垂直特征信号,这是辨别裂缝的主要依据。由于水、空气和沥青混合料三者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因而导致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造成影响,使图像中的形状差异。裂缝在雷达图像上的识别特征如下:(1)裂缝部位介电常数小于正常路面介电常数;(2)同相轴不连续,裂缝位置波形上凸,雷达横断面图上可看到条形强反射区域;(3)若裂缝中为空气,从沥青路面进入裂缝,相位为负,少见明显负峰。
2.2 沉陷
路面沉陷在路面结构中存在明显的竖向位移,在沉陷区域的介电常数和平整路面的介电常数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在探地雷达图像上存在明显的区别。沉陷病害在雷达图像上的识别特征如下:(1)沉陷部位介电常数明显小于正常部位介电常数;(2)同相轴弯曲,多表现为下凹,沉陷严重部位出现同相轴错动;(3)沉陷部位出现强反射振幅。
2.3 松散
由于施工工艺不达标可能导致路面形成离析等。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会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会造成基础的塌陷。松散在雷达图像上的识别特征如下:(1)松散部位介电常数要小于正常部位介电常数;(2)同相轴不连续,波形杂乱,不规则,波形杂乱程度随松散程度加大而加剧;(3)介电常数变化导致振幅增大。
3 工程实例
为进一步研究路面中各种病害在三维探地雷达图像的差异性,通过对安徽省合安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桩号为K68+950~K69+950路段进行探地雷达检测,检测里程1 km,路面结构为4 cm AC-13上面层+6 cm AC-20中面层+6 cm AC-20下面层+18 cm泡沫沥青基层,本检测流程如下。
(1)测线员确定测线起终点与测试方向。
(2)每次检测时,雷达检测车自动采集横向1.8 m宽度的数据。
(3)每条测线的数据采集由巡检车跟随,以保证行车安全。
对于实时采集到的数据,现场分析人员进行初步分析。必要时调整频率,进行追加检测再度进行数据采集。用三维雷达对路面结构进行扫描,以了解路面结构的病害范围及深度,典型路段雷达扫描图像描述如下。
图3是通过三维探地雷达最终绘制出的雷达剖面图,可以根据层间的介电常数不同,清楚地测出各个层位(路基、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而进行观察、分析每一层的病害。以下对测得的路面进行病害分析,如图5~图7所示。
图3 路面结构雷达剖面图(K69+572~K69+620)
图4 道路面层横向裂缝雷达剖面图及俯视图(K69+172)
图5 路基沉陷雷达剖面图及俯视图(K69+211~K69+214与K69+244~K69+247)
图6 道路基层内部破损、松散雷达剖面图及俯视图(K69+132~K69+154)
图7 合安高速公路病害汇总图
由图4所示,在K69+172处出现一道横向裂缝,在纵断面图中同相轴中断,波形局部上凸;在横断面图中,有带状异常雷达图像区域。经分析,由于路面的低温收缩或者半刚性基层收缩以及切缝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摊铺、碾压方式不当从而形成横向裂缝。由图5所示,在K69+211~K69+214与K69+244~K69+247两段分别出现了沉陷,基层出现强反射区域,波形杂乱,经分析,由于土路基的密实度不足,地质资料不够全面,对一些影响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如地下沟渠等不了解,导致路基沉陷。由图6所示,在K69+132~K69+154段出现部分松散,基层同相轴不连续,波形杂乱,不规则。经分析,由于基层材料质量不合格以及压实、搅拌工艺不规范,下层施工碾压后的标高低于设计标高,因此上层厚度需要加厚,而加厚之后超过了分层碾压厚度要求,则压实度达不到要求造成松散。
4 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根据对该高速公路路段进行雷达检测,病害个数汇总如图7所示,此路段的面层病害总数有10处,而基层病害总数有76处,可知基层的病害个数远远大于面层的病害个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对基层的质量检验,对于预防路面病害,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有以下几点。
(1)运输过程中的控制。在运输车顶部覆盖篷布,并且采用合理的装料和卸料方式,装料时分三个不同的位置装料,按照在车厢前后中的顺序装料,这样会减小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车中的离析程度。当运输车将料卸入摊铺机料斗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车厢底板应处于良好的封闭状态并内涂润滑剂,实现卸料均匀、快速。
(2)摊铺过程中的控制。合理调整摊铺工艺,尤其注意摊铺机两侧的铺筑质量,避免粒径较大的集料集中在两侧造成离析。尽量减少摊铺机受料斗的受放次数以减少路面出现周期性局部离析。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出现缺料、离析等现象时及时补洒填料。为解决离析和平整度问题,对摊铺过程而言,主要是从螺旋分料器的结构设计和运动学参数来加以控制。
(3)碾压过程中的控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初压、复压和终压遍数。合理调整压路机的压实功,以免在起振、停振过程中造成路面沉陷。压路机不得在碾压过程中随意制动,不得在碾压的路面上加水、加油,避免各种油类物质渗入路面产生病害。禁止压路机停留在已完成但尚未降到自然温度的路面上。
5 结 论
通过运用三维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检测,对测得的路面病害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的结论如下。
通过描述三维探地雷达天线阵技术,解释了探地雷达在路面病害检测中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裂缝、沉陷、松散在雷达图像上的显示特征;
(2)通过三维探地雷达对合安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进行雷达检测,分析了裂缝、沉陷、松散在图像上的表现特征,进而根据施工情况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
(3)通过三维探地雷达检测出来的病害总数,分析了路段产生病害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在施工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的控制措施,为今后新建或改建道路施工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