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提升专业认同研究

2021-05-19綦恩周朱培锋

科技创业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共育校园文化院校

綦恩周 朱培锋

(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33;2.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一办学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面向社会,与行业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推动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共育,借以提升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曾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要求职业院校主动与行业企业对接和融合,实现办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促进学生对行业、职业、专业的认同。

大批企业用人短缺,亟需大量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批学生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低、就业率低,很多行业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需失衡现象长期得不到解决。究其原因,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所从事行业的认同度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专业认同是学生个体将自身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与自己学习的专业进行匹配并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控制以及自我体验的过程,往往伴有积极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从业意愿、工作时长、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历程,关乎学生未来是否留在该行业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和以后从事职业的认同,成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失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理应引起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必要手段。在不断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水平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校企合作水平,将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有效对接与融合,把职业文化中相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职业素养等纳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借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和以后就业行业的认同感,更好地服务于对口企业,满足其对未来员工的需要,实现学生“零适应期”就业。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共育课题,借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既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共育现状

西方国家很早就重视校园文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有关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则是伴随着工学结合、学徒制上发展起来的。欧美国家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灵活性,主张校园文化与企业、职业文化相融合,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加深对专业、职业的认识和认同,增强在该行业就业的信心。欧美国家十分重视教育的实践性,认为学校应该像是一家企业,而公司应该像是一所学校。因此,无论是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美国的合作教育还是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都十分强调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的结合。政府则通过相应的政策将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职业学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极具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将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尽可能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吴全全[1](2011)研究发现,德国主张打造一个面向未来、专业化、制度灵活且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具有个性化、机会均等的高品质职业教育体系,这使得校园文化的研究参与者多、传播范围广,企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天然主体。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时间相对西方国家较晚。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有关专家和学者经过实际经验的探索,发现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营造与培养、学生专业认同的提升离不开与企业、职业文化的融合。欧阳卫[2](2010)较早关注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问题,通过对江西某职业学院饭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饭店行业工作的认同和社会地位评价较低,提出了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路径、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增加工作体验、发挥教师示范效应、在课程设计上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五点对策。刁爱华[3](2012)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构建具有职业特色校园文化进行了探讨,认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自身的鲜明特色,应体现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人文素质。邱清亮、王艳萍[4](2012)提出,校企双方要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包括校企业合作的评价机制、利益机制、激励机制、互动机制、宣传机制、情感机制等。王艳萍[5](2013)认为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总体上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了高职院校企业文化进校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意识、理念、制度、行动、机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7个方面提出了职业文化进校园的思路与策略。赵洪霞、崔风岐[6](2015)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专业为例,探索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路径,并分析了该专业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效果。倪志明、郑荷芬[7](2018)则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请进来——把职业文化引入校园,走出去——到企业现场学习企业、职业文化两大路径进行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渗透融合。王宏、王海[8](2018)认为,德国职业院校倡导企业元素与校园文化及生活环境的直接融合,注重职业素养,崇尚严谨务实,强调校园文化的实用实效性,实现硬件设施及操作流程的对接,我国职业学校应该学习和借鉴德国职业院校的经验,以校企文化对接为途径,结合民族和学校自身特色,打造出有自身办学特点的校园文化。

纵观国内外有关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国外对校企合作、职业院校校园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和细致,研究视角多元化,且研究成果系统化,从校企合作理论建设、合作教育培养方式、合作创新制度、产学研合作教育等多方面、多角度开展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我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共育继而提升学生专业认同提供了借鉴。目前我国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刚刚起步。从研究对象看,主要集中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共育的研究和实践发展迅速,反映出高职院校逐步重视将职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从研究内容看,大多数将重点放在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的意义探讨、存在问题及融合路径上,尚未针对不同的专业和院校、企业、行业特点,开展更为细致的研究,在二者融合共育提升专业认同方面的研究较为有限。如何针对不同的院校、专业和行业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将校园文化与优秀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行对接、融合、共育,实现办学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进而提升职业认同,培养更多符合企业要求的、深受企业青睐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人才,将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2 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融合共育提升学生专业认同的路径分析

校园文化和职业文化都属于比较稳定的组织文化,两者的融合和共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将两种组织文化进行优势互补,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的融合共育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谋求校企协同发展。

2.1 以物质文化营造为基础

物质文化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职业文化融合共育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部分,往往以校园环境、建设布局、文化景观等直观形式呈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打造,与知名企业相合作,针对具体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校园教学、实训、生活等区域,介绍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愿景、行为准则、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等企业文化内容,突出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创新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风、校训、校歌、实训服装、校史陈列馆、专业成果展、企业文化宣传长廊等媒介,为校园文化和职业文化的融合共育提供时空场所,凸显企业特色和职业要求,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职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随时随地感受到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培养自己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对专业、职业的认同感,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以精神文化塑造为核心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点。高职院校可以吸收、借鉴有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礼仪等职业文化和优秀企业的价值观、企业家精神、经营管理理念等企业文化内容,与自身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校园精神文化想融合,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德技兼备的优秀职业品质。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融汇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职业思想,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职业文化,树立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校训,要求学生立德为先、自信表达、学以致用,强调个人内外修养、内在才情与外在魅力的和谐统一,达到思想与方法、学养与能力的结合,实现育人高度、美度与广度的统一。除此之外,该校还通过了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理念与价值追求的校徽、校歌等,对塑造学校良好的公众形象、增强师生及校友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3 以行为文化培育为抓手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师生长期形成的行为操守、精神面貌和文化品味,它通过日常教学、管理、科研、生活和文体活动等行为表现出来,反映了学校的群体精神风貌和内在价值取向。高等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任务。在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通过校中厂、企业文化宣讲、企业管理者专题知识讲座、在校学生参观企业、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企业实习就业招聘和参与教学、人才培养、学习评价等方式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进企业、行业优秀管理人才和技能大师参与校内外教学,有效整合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保证教师所教、学生所学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及时把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创新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通过各类教学比赛、技能大赛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竞争能力以及职业精神。在科学研究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引进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和选派教师下企业,树立产科教融合意识,以各级科研平台为依托、各类横纵向项目为纽带,建立持续迭代的校企共建、师生共创的教学资源库,促进企业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在社会服务方面,高职院校要对接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紧跟技术前沿,聚焦研究方向,打造科研团队,着力解决企业技术开发难题,实现高职师资队伍“走出去、融进去”,提升学校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能力,校企共同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助推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

2.4 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及在此基础上承载、衍生出的价值观、行为习惯等,广泛渗透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中,为全体师生成认同并遵守。高职院校可以引入、吸收和借鉴相关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形成富有特色的实验实训室管理、顶岗实习、教学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文化,促进学校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建设的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保障条件。如顶岗实习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从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加深学生对顶岗实习企业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信仰、职业价值观、职业精神、职业心理与职业向心力,提高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引导学生提高职业能力。

图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共育路径

3 结语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任,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认知的引导力度,积极探索将职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促进二者的融合共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进学生对职业文化、优秀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学生对从事行业的认同感,明晰学生的职业角色和定位,并通过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学生的就业对口率,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共育校园文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