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尿白细胞、红细胞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

2021-05-19张佩华

健康之家 2021年15期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

张佩华

摘要:目的:对采用人工显微镜检查和干化学法检测两种方法检测尿白细胞(WBC) 、红细胞(RBC)结果的差异进行探讨。方法:在上海市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2021年1月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选336例,采集患者尿液,使用人工显微镜以及干化学法对患者尿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后患者尿液当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结果:应用两种方法对尿白细胞进行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 > 0.05) ;应用两种方法对尿红细胞进行检测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采用干化学检测法检测尿液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但是检测结果中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相对较高,所以不能完全代替人工显微镜检查。可在必要时用干化学法与人工显微镜结合检测,进而提高检测的精确度,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人工显微镜;干化学法;白细胞;红细胞;尿液检测

临床检测尿液红细胞(WBC)、白细胞(RBC)的方法相对较多,人工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法检测是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临床普遍应用干化学分析仪有效提升了检验工作的效率,但是部分工作人员因为过度依赖智能仪器而忽视了传统人工显微镜检查,临床误诊、漏诊发生率不断升高。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截止当下尚未出现一台可以将人工显微镜检查完全取代的智能化仪器,智能化仪器只能起到过筛的作用[1]。干化学法检测速度非常快,但是检测中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极易出现检测假阴性、假阳性结果。人工显微镜是检测尿液红细胞、白细胞检查“金标准”,此种检测方式虽然比较复杂,但是检测结果相对准确[2]。合理应用人工显微镜检查与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3]。本次研究主要选取336例尿液进行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上海市合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患者336例,男性患者170例,女性患者166例,年龄2~82岁,平均年龄(38.23±7.00) 岁。给予患者或家属一次性塑料尿杯指导患者在其中留取适量尿液,女性患者需要注意不可在其中混入阴道分泌物、月经血等,需要保证2 h内完成尿液送检和检测工作。

1.2 方法

1.2.1 检验设备

仪器:双目显微镜(日本OLympus制造) ,cobas u 411半自动尿液分析仪(瑞士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 。

试剂:尿液分析仪专门配套试纸条(瑞士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生产) 。

1.2.2 干化学法检测

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操作说明书所书写的标准流程进行检测。首先在患者尿液当中完全浸没试纸,浸泡1 s后将其取出,将滤纸上残留的多余尿液吸取干净,然后将其放入仪器上进行检测。仪器需要在检测前进行校正。注意在检测过程中要与质控标准进行对比,进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3]。

1.2.3 人工显微镜

完成干化学方法检测之后需要切换人工显微镜进行检测。首先使用滴管吸取尿液10 mL,均匀混合之后在带有刻度的试管中滴入尿液,離心操作速度为1 500 r/min,半径15 cm,5分钟/次,然后将上部分清液倒掉,留下尿液0.2 mL,然后均匀混合之后使用滴管吸取1滴尿液滴在载玻片上。先在低倍镜下观察载玻片,再使用高倍镜观察载玻片,其计数为10个视野。白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0~5/HP,红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0~3/HP[4]。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后患者尿液当中白细胞、红细胞结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软件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 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 表示,行t检验,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结果

根据检测可知,应用两种方法检测尿白细胞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 > 0.05) ,检测尿红细胞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 ,见表1。应用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6.85 %、1.19 %;干化学法检测红细胞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分别为1.19 %、8.04 %,见表2。

3 结论

尿液分析是一种常规的检测项目被广泛使用,是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关键反应指标,通过检测患者尿液当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可有效诊断泌尿系肿瘤、结核、结石、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等泌尿系统疾病,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5]。干化学法主要对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利用对患者尿液当中的成分优点等进行准确、快速的分析和检测,一般可作为检查尿液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筛试验。但是应用此种方法进行检测极易受到理化、药物、酸碱度、温度、食物、光线、试纸条质量以及仪器等因素的影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概率相对较高,临床检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工显微镜检验尿液操作比较复杂,可是标准化的显微镜检查仍然是尿沉渣分析的金标准,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6]。

经过临床检查可知,采用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假阴性率为6.85 %,假阳性率为1.19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干化学分析仪器本身测定尿白细胞原理存在一定的关系。使用仪器检测尿白细胞的主要原理为模块中的吲哚酚酯受到中性粒细胞胞浆内存在的酯酶作用,使其释放出一定量的吲哚酚,其与重氮盐进行反应之后会产生紫色,白细胞指数主要由反应颜色的深浅程度进行换算。但是此种检测原理只能对胞浆内所含的酯酶粒细胞进行检测,无法对酯酶中缺乏的中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所以,当患者尿液当中只存在单核细胞或者是淋巴细胞的时候就会出现假阴性检测结果。与此同时,应用干化学法进行检测还极易受到庆大霉素、大剂量先锋IV、高蛋白尿、高葡萄糖等的影响,出现假阴性结果或者结果偏低。

本次实验采用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假阳性率为1.19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患者尿液长时间在膀胱内储存或者离心速度过快,导致尿液当中的白细胞遭到破坏,尿液中混入中性粒细胞酯酶,最终检测出现假阳性结果。送检的尿液标本当中如果含有呋喃妥因药物或者胆红素浓度过高时临床检测结果也会呈现为假阳性。除此之外,女性患者送检尿液当中可能会存在白带或者大量上皮细胞,这种情况也会导致出现假阳性结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假阴性率为1.10 %,假阳性率为8.04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尿红细胞血红蛋白中存在的亚铁血红素活性与过氧化物酶十分相似,应用干化学法檢测红细胞时需要对这一活性进行利用,所以在检测完整红细胞的同时还可对游离的血红蛋白进行测定。而应用人工显微镜检测主要是通过离心尿液对其沉渣进行提取,在显微镜下直接对红细胞进行计数,对其形态进行观察。不仅如此,尿路感染疾病分泌物与部分氧化物污染也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部分患者患有肾病后尿液中红细胞破碎或者因溶血性疾病而出现血红蛋白尿等情况经过干化学法检测均呈现出假阳性结果。如女性患者的尿液存在过多的上皮细胞或被白带污染,也会对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造成假阳性的呈现。除此之外,长时间放置尿液、尿液比重低、pH值低等会导致尿液当中的红细胞出现溶解情况,最终导致检测结果呈现为假阳性。根据相关报道可知,当患者尿液当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少量新鲜的红细胞会导致出现人工显微镜检查结果阳性而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呈现为阴性的情况[7]。

由此可知,在过筛试验中适合应用干化学法。如果干化学法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结果均呈现阴性则需要与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先查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果患者并未患有溶血性疾病、泌尿、肾脏系统疾病则不需要进行人工显微镜检测;如果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呈现阳性则需要使用人工显微镜再次进行检查,并对干化学法pH值、蛋白质测定、亚硝酸盐试验以及白细胞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如果对结果有所怀疑,还可以使用金标免疫试验对过筛结果进行验证。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为阴性且存在大量维生素C时需要应用人工显微镜再一次进行检测;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呈现阴性结果时需要对患者尿液浑浊度、颜色、pH值、亚硝酸盐试验以及葡萄糖进行注意,了解患者是否使用过大量抗菌药物,使用人工显微镜再一次进行检查,进而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临床不可使用干化学法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检查,但是也无需使用人工显微镜检查每一份标本,干化学法可作为一种过筛试验,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干化学法进行筛选,异样标本再使用人工显微镜进行检查,即可有效提升临床检测效率,降低误诊率,提升准确率。通过干化学法检测与人工显微镜检查互补,科学规范的使用仪器,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提高检测诊断的水平,以更高效能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更为全面和更加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郭丽观.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在检测尿液红细胞及白细胞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1,34(22):37-39.

[2]王帅.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和白细胞结果的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1):157-158.

[3]王晓琳.尿常规检验显微镜手工法和干化学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96-97.

[4]林华.尿沉渣镜检和尿常规干化学法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8):175-177.

[5]顾庆华.尿常规联合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2):68-70.

[6]杜景娇.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检测法在尿液检测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21,27(5):65-67.

[7]董一红,张曦,王雪,等.AVE-772尿全项自动分析仪与人工镜检法检测尿液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76-78.

猜你喜欢

白细胞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白细胞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注射用头孢甲肟致白细胞减少2例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